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消防安全知识考试试卷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C)。
A.火焰
B.温度
C.引火源
D.热源
2、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3、《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C)申请安全许可。
A.公安机关
B.人民防空办公室
C.公安机关
D.城管大队
4、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D)。
A.流动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5、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
下列(D)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枪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打开门窗通风
6、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
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是(B)。
A.18%
B.21%
C.28%
D.3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D)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进行疏散。
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
B.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C.该场所的管理人员
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8、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D)功能。
A.自检
B.复位
C.现场警报
D.信号反馈
9、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受灾人员可通过下列(A)方式逃生。
A.疏散楼梯
B.普通电梯
C.跳楼
D.货梯
10、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由于接触面处理不好,接头松动,造成连接处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的现象,称为(B)。
A.短路
B.接触不良
C.过载
D.漏电
11、关于疏散走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允许堆放杂物
B.可以不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C.可以设置屏风,选用不燃烧材料就行
D.不能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12、下列(B)灭火器在使用前需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A.手提式清水灭火器
B.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C.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
D.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13、下面(D)行为既是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又是治安违法行为。
A.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设计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B.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C.违反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D.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14、防火巡查的部位一般包括企业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确定的重点部位,下列(B)不是防火巡查的部位。
A.配电室
B.办公室
C.消防控制室
D.厨房
15、以下(B)方面属于造成过载的原因。
A.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构强度下降
B.设计有缺陷,使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载运行
C.过电压使绝缘层击穿,由于拖拉、摩擦、挤压使绝缘层造成机械损伤
D.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
16、常闭防火门平时在(D)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火灾发生时能起到阻止火势及烟气的蔓延。
A.报警器
B.释放器
C.顺序器
D.闭门器
17、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D)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进行疏散。
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
B.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C.该场所的管理人员
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19、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
下列(D)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枪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打开门窗通风
20、高层建筑火灾,由于(B)的作用,火势通过电梯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途径迅速向着火层上层蔓延,甚至出现跳跃式燃烧。
A.火风压
B.烟囱效应
C.热传播
D.风力
21、火灾报警电话是(B)。
A.110
B.119
C.120
D.122
22、下列(C)情况下不会产生电火花。
A.电气设备漏电
B.电路短路
C.使用防爆电气和设备
D.电气开关启闭时
23、《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C)申请安全许可。
A.公安机关
B.人民防空办公室
C.公安机关
D.城管大队
24、《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B)。
A.考核上岗
B.持证上岗
C.培训上岗
D.定期上岗
25、《消防法》规定,消防通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C)米。
A.2
B.3
C.4
D.5
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通知消防控制室,火灾现场需启动消火栓灭火的设备是(D)。
A.感烟探测器
B.手动报警按钮
C.声光警报器
D.消火栓按钮
27、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一点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造成相碰或相接,引起电气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A)。
A.短路
B.接触不良
C.过载
D.漏电
28、关于防火卷帘的巡查要点,下列(B)表述不正确。
A.是否处于正常升起状态
B.只要防火卷帘下堆放的杂物不是易燃物就行
C.所对应的烟感、温感探头是否完好
D.控制面板、门框是否完好
29、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应列入(B)。
A.保护范围
B.现场保护范围
C.长期保护范围
D.永久保护范围
30、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D)。
A.流动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31、下列(B)灭火器在使用前需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A.手提式清水灭火器
B.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C.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
D.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3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A)的方针。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消防安全知识考试试卷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C)。
A.火焰
B.温度
C.引火源
D.热源
2、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3、《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C)申请安全许可。
A.公安机关
B.人民防空办公室
C.公安机关
D.城管大队
4、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D)。
A.流动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5、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
下列(D)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枪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打开门窗通风
6、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
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是(B)。
A.18%
B.21%
C.28%
D.3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D)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进行疏散。
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
B.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C.该场所的管理人员
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
8、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D)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