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方案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方案范文1

为科学、有效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维护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集团公司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结合集团防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楼公共区域、会议室等公共卫生环境及办公室、办公用品及快递件的预防性消杀。

二、消杀原则

(一)公共场所采取环境清洁和消杀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防控,避免过度消杀。

(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坚持人物同防,切实做到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消杀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管理有关要求,并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消杀产品必须在有效期内。

(四)消杀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前提下实施,消杀完成后及时进行记录。

三、消杀剂的选择

(一)环境物体表面消杀。

可选择含氯消杀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杀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杀。

(二)室内空气消杀。

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杀剂喷雾消杀。

(三)手消杀。

可选择速干手消杀剂进行擦拭消杀,也可选择碘伏、过氧化氢等消杀剂。

四、消杀操作流程

(一)室内空气通风操作规范

将门、窗完全打开,自然通风,以空气对流为佳。

(二)喷雾消杀操作规范

1、检查喷雾器性能是否良好,是否可以自由开启和关闭;

2、将消杀原液倒入喷雾器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稀释后,盖上过滤网;

3、背起农用喷雾器,左手拿压杆,右手执喷杆手柄,根据被喷物体(品)或面积的大小调节开关大小,按上下或左右方式进行消杀,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杀剂溶液均匀覆盖表面至全部湿润为度。

4、完成消杀后,给喷雾器再次加入清水,压动压杆,打开开关,清洗喷雾器,并将喷雾器倒立,使剩余清水流出。

同时,操作者应填写《消杀记录表》。

(三)快递外包装消杀操作规范

1、将消杀原液倒入喷雾器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稀释后,拧紧喷壶;

2、右手持喷雾器,对准被喷物品,按上下或左右方式进行消杀,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杀剂溶液均匀覆盖表面湿润为度;

3、消杀完成后,由收货人签字确认并将快递外包装现场拆除,放入指定垃圾桶,再用消杀凝胶洗手,做到无接触式接收快递。

同时,操作者应填写《消杀记录表》。

(四)擦拭消杀操作规范

1、将消杀原液倒入脸盆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稀释后,将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放入消杀溶液中浸湿;

2、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杀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杀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杀剂;

3、擦拭完成后,用清水将抹布等擦拭品洗净,晒干,以便下次使用。

同时,擦拭者应填写《消杀记录表》。

(五)地面消杀操作规范

1、将含氯消杀剂(片)放入拖布桶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稀释后,将拖布放入消杀溶液中浸湿;

2、依次往复拖拭地面,作用至所用消杀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杀剂,等待30分钟开窗通风;

3、然后用清水将拖布投净,晾干,以便下次使用。

同时,擦拭者应填写《消杀记录表》。

五、消杀技术规范

(一)室内空气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办公室、储物室、会议室等;

2、消杀方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且避免在窗户旁边逗留,以免着凉。

(2)在雾霾、沙尘、大风天气,外界空气质量较差时段,不适宜开窗通风。

(二)喷雾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走廊、楼梯、厕所、电梯、会议室、垃圾桶等。

2、消杀剂:采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杀液;

3、消杀时间:每天早、晚上各一次,特殊情况下每隔2小时一次,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消杀后通风30分钟。

4、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杀剂时,消杀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外喷雾时,消杀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三)快递外包装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快寄件外包装;

2、消杀剂:采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杀液;

3、消杀时间:快递进入办公楼后集中定点消杀,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杀剂时,消杀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

(2)室外喷雾时,消杀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四)擦拭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门、窗、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办公家具、办公设备设施、洗手盆、坐便器等;

2、消杀剂:应采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杀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杀。

电梯按钮、办公设备设施等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

3、消杀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作用30分钟以上。

疫情期间,每天可进行多次消杀;

4、注意事项

(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可使用该方法;

(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

(3)污物可导致消杀剂有效浓度下降,应适时更新消杀液。

(五)地面消杀技术规范

1、消杀对象:办公室、储物室等;

2、消杀剂(片):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杀剂拖拭。

3、消杀时间:每天一次,每次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

4、注意事项

(1)做好个人防护,戴上口罩、手套,如不小心沾到消杀液要尽快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以免灼伤皮肤;

(2)消杀剂(片)密封保存,以免氯成分挥发失效;

(3)消杀剂(片)配比符合要求,且不要与洁厕灵、酒精、洗衣液等混用,以免引起氯气中毒。

六、消杀配置剂方法

在通风良好的区域,用常温水配置和使用消杀剂,注意不能用热水。

(一)500mg/L含氯消杀液的配比方法:

1升水加入12.5毫升84消杀剂(稀释80倍左右);

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消杀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杀粉加4.8升水;

优氯净(标识有效氯含量50%,10克/包):1包消杀粉加10升水。

(二)1000mg/L含氯消杀剂的配比方法(最常用)

1升水加入25毫升84消杀剂(稀释40倍左右)。

(三)5000mg/L含氯消杀剂的配比方法

1升水加入125毫升84消杀剂(稀释8倍左右)。

七、责任落实

(一)劳研所:负责对办公楼的消杀工作从技术上进行指导和支持;

(二)集团办公室:负责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消杀设备、消杀用品、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三)生产装备部:负责防疫物资的审批、采购;

(四)物业所:负责消杀工作人员消杀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及对办公楼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杀记录。

(五)集团保卫科:负责快递件的消杀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杀记录。

(六)机关各部室:负责本单位消杀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储备和配发,并督促本单位员工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好本单位的消杀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杀记录。

八、相关要求

(一)消杀工作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杀能力,操作人员应经过消杀专业培训,掌握消杀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杀器械的使用和消杀剂的配制等。

(二)所有现场消杀均应进行过程评价,做好消杀记录并保存。

必要时,进行消杀效果评价。

(三)现场消杀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法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

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方案范文2

一、操作流程

1.先清洁。

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应先彻底清洁,移去不用的物品等。

2.关闭门窗,撤离人员。

3.测量室内面积或体积,配置消毒液。

4.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消毒人员戴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橡胶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

5.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施药方法。

6.对所需消毒对象进行消毒。

施药时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由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到右进行喷雾。

7.作用1-2小时后开窗通风。

8.做好消毒工作记录。

二、施药方法

(一)普通喷雾消毒法

用普通喷雾器(如各种农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喷洒液体雾粒直径多在100μm以上。

1.适用范围。

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

2.使用要求。

到达疫区或疫点后,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表面至全部湿润为度。

3.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它不需消毒的物品收迭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1.适用范围。

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

2.使用要求。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消毒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去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

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应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应使用可靠的喷雾器。

(三)擦拭消毒法

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

2.使用要求。

用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3.注意事项。

不耐湿物品表面不可使用该方法;擦拭时应防止遗漏;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应适时更新消毒液;

(四)浸泡消毒法

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

2.使用要求。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

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3.注意事项。

使用可连续浸泡消毒的消毒液时,消毒物品或器械应洗净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液中。

(五)熏蒸消毒法

指一定密闭空间如密闭的房间或专用消毒柜(或箱)与消毒袋中,用消毒剂气体(如环氧乙烷)对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对医疗器械、衣物、书籍、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畏湿怕热和怕腐蚀物品、器具实施消毒与灭菌。

甲醛熏蒸消毒不适用于包装物品及精密仪器等怕腐蚀物品的消毒。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