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博物馆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总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博物馆在发生防火、防盗、防抢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影响,依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博物馆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加大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高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细致排查博物馆存在的各类防火、防盗、防抢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安全专项教育,加强“临战”防范意识。
2、加强安全布控。重点部位进行“定人定责”安全布控;展览期间临时增派值班人员,加强巡查和管理力度,减少或制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依法管理:博物馆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快速反应:博物馆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
在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是博物馆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负责事件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设立“德州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博物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机构。总指挥由市文广新新闻出版局分管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和博物馆馆长担任,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开发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消防大队、市博物馆、开发区新城派出所所有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指挥部设立在市博物馆。
在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领导和指挥下,专门设置一下专业应急小组:
(1)应急行动组:开发区公安局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新城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组长,消防大队、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2)疏散引导组: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
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新城派出所人员任组员。
(3)信息(协调)联络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和市博物馆人员负责。
(4)现场记录组:由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博物馆
人员任组员。
(5)防护救护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人员任组长,局办公室人员和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6)信息报送组: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
(7)若组织机构人员发生变动时,将临时进行调整。
博物馆设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协调本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制定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4)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博物馆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博物馆各类
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警支持系统
博物馆应严格核定人员流量及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在售票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获取信息的值班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当市博物馆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控制事态,同时保护好现场,并第一时间拨打公安“110”或火警“119”电话报警。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应立即向市博物馆应急指挥部报告,反应现场情况,指挥部根据报告人所反应的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行动
接报人将突发事件详细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后,由总指挥下令指挥部成员迅速赶赴指挥部办公室,同时通知各组人员按照责任分工迅速集合,要求各组人员在接报后5分钟内赶到指定集合地点,并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应在事发后15分钟内赶到现场,商定应急方案,投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由于预案启动后指挥和应急人员赶赴现场的时间限制,值班人员应当提前投入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果断采取必要的应急方案和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当总指挥无法履行其职责时按副总指挥排序代理总指挥权。
各个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1)应急行动组:具体实施突发时间的处置,控制事态,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部门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2)信息协调(联络)组: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可靠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寻求支持组织人员救援。按照指挥员的指令协调各小组开展工作,保持通讯工具通畅,随时联络,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信息和相关情况上传下达。
(3)疏散应道组:首先紧急疏散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同时紧急疏散观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观众安置在安全地带,确保人身安全。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等应急交通工具畅通无阻,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防护救护组: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施救。
(5)现场记录组:认真做好现场情况的记录和反馈,及时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和证据。突发事件处置后,对事件作出评估形成书面报告。
(6)信息报送组:对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信息报送,事后将情况上报。
(7)后勤保障组:调集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工具、设备,为完成疏散、抢救等任务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根据应急需要调配车辆,做好一切必须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信息报送
1、基本原则
(1)迅速:突发事件发生后,博物馆及时向县政府及文化局报告,时间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4小时。
(2)真实:报送信息应尽可能客观实际,真实准确。
(3)全面: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喜忧兼报。要防止片面性,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对上报信息截留、过滤。
2、报送时间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首先向省文物局、市文物处和德州市人民政府用电话口头汇报,时间要求最迟不晚于事件发生后1小时;随后写好正式的书面报告上报,时间最迟不晚于事件处置后24小时。
2、报送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的估计。
(3)事件原因分析。
(4)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
(5)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4、报送形式
突发事件信息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报送书面报告
给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政府,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音像摄录的形式。
六、信息发布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向社会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发布信息。
七、后期处理
(一)开展突发事件伤亡群众的医疗救治和善后处理,协助政府处理好突发事件的经济补偿,协助组织对突发事件的社会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
(二)事件处理结束后,及时起草报告报市政府和省文物局。
(三)根据事件暴露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关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提出修改或补充相关规定的意见。
(四)奖惩有关人员。
八、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部门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物资保障
建立突发事件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物资放在交通便利、贮运安全的区域。
(三)人员保障
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根据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在应急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
(四)宣传、培训保障
加强突发事件预案的普及工作,公布应急指挥部和接警电话,宣传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依靠广大群众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和减轻因突发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加强人员消防、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积极组织突发事件预备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博物馆消防应急预案范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处所,是国家必须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为了确保文物标本安全,保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现根据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方针,实行逐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治安管理,积极推进综合治理。
第三条本规定由博物馆的行政领导组织实施,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领导职责
第四条博物馆行政领导的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安全保卫工作的政策法令,以及公安机关有关的规定和部署。
二、加强对保卫工作的领导。要把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全馆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
三、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发动并依靠全馆职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四、定期听取安全保卫工作汇报,组织检查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执行情况。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会同公安机关进行全馆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认真整改,及早消除。
五、对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和案件,应及时果断处置,查明原因。对保护文物有功人员和失职人员给予奖、惩。
第三章保卫组织
第五条博物馆和藏品较多的地、市博物馆,应设立保卫处、科;其他地方的博物馆,应设保卫股或专职保卫干部。
博物馆保卫干部和警卫人员(含技术安全设备管理人员和巡逻人员)总数应占全馆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百人以下的或地点分散的博物馆可超过百分之十的比例。配备保卫干部和警卫人员,必须保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根据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第六条博物馆保卫组织要认真招待国家有关保卫处、科任务的规定。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报请馆领导统一部署。
二、监督检查本单位对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公安机关有关规定部署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危险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对违章作业,有权当场制止。
三、经常检查整顿包括开放路线在内的各重要部位的治安管理情况,配合公安机关认真做好重要内外宾客的安全保卫工作。
四、制订防盗、灭火的应急方案,半年组织一次演习。发生案件、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和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追查原因,组织侦破,对失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单位负责人对失职人员包庇姑息的,保卫干部有权向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检察机关如实反映情况。
五、积极参与对新建、扩建、改建施工项目设计方案中安全防范部份的审查,并监督实施和竣工的.验收。
六、经常了解要害部位人员的情况,发现不适合在要害部位工作的,要建议领导妥善调整。
第四章重点要害部位
第七条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的方针,博物馆应研究确定本馆的重要要害部位,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要害部位是指:
一、文物存放部位,如库房、展厅、修复室等。
二、容易发生火灾部位,如化验室、配电室等。
三、机要部位,如人事档案室、控制室、文献资料室等。
第八条确定重点要害部位由馆领导批准,并报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备案。重点要害部位确定后,有关主管部门要发动职工讨论制订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对职工的审查。保卫组织协助实施,检查落实,建立要害部位档案。
第五章防盗
第九条建立和健全以安全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订防盗措施。各级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监督落实。
第十条文物库房、展厅和其它存放文物场所的建筑必须坚固,门窗尤须保险可靠,并安装报警器。凡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禁止存放文物。技术安全设备不够完善的展厅,不得陈列一级品文物。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博物馆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博物馆消防应急预案范文1
一、总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博物馆在发生防火、防盗、防抢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影响,依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博物馆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加大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高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细致排查博物馆存在的各类防火、防盗、防抢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安全专项教育,加强“临战”防范意识。
2、加强安全布控。重点部位进行“定人定责”安全布控;展览期间临时增派值班人员,加强巡查和管理力度,减少或制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依法管理:博物馆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快速反应:博物馆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
在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是博物馆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负责事件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设立“德州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博物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机构。总指挥由市文广新新闻出版局分管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和博物馆馆长担任,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开发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消防大队、市博物馆、开发区新城派出所所有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指挥部设立在市博物馆。
在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领导和指挥下,专门设置一下专业应急小组:
(1)应急行动组:开发区公安局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新城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组长,消防大队、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2)疏散引导组: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
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新城派出所人员任组员。
(3)信息(协调)联络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和市博物馆人员负责。
(4)现场记录组:由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博物馆
人员任组员。
(5)防护救护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人员任组长,局办公室人员和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6)信息报送组: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
(7)若组织机构人员发生变动时,将临时进行调整。
博物馆设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协调本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制定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4)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博物馆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博物馆各类
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警支持系统
博物馆应严格核定人员流量及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在售票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