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1

亲爱的同学、家长,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早上我看到了一个视频《想看你笑的样子》,是一位我非常崇敬的老师发的,他去年曾来我们四中,做过《好人才有好教育》的讲座。

相信有不少老师和同学还记得他,他就是王开东老师。

王开东老师是我们无为人,是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主要编写者,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著有《王开东与深度语文》《非常语文课堂》《我行我素教语文》等10多种著作,现任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

“王开东”微信公众号拥有近百万粉丝,有无数的人把每天阅读他公众号上的文章当成一项必修课,这其中也包括我。

而他多年来坚持日更一文,就是每天更新一篇文章,在我们眼里他成了神一样的存在。

我曾看过他写的这一段文字“写博客,我坚持了10年之久,写公号又坚持了6年。

整整6年,日更一文,2000多个夜晚,夤夜无人,一灯如豆。

除了朋友们的鼓励,使得我不离不弃”他说“累一点苦一点,反正是累不死人的,苦不死人的,于是把日更一文的习惯坚持下来了。

”他说坚持会养成习惯,“习惯实际上是把依靠教育或者意志力保持的良好行为,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最终成为我们生活和呼吸的一部分。

”谈起这一切,是缘于他和学生之间的一次打赌,是激励,也是承诺。

那一年,他还要完成极为繁重的高三教学任务,还要写专栏、开讲座等等。

但他做到了,而且这一坚持,就是六年多之久。

因为机缘,有幸得与他相识,更有幸邀请他来到无为四中。

我曾说我是他忠实的粉丝,他的文章,和他的为人,都让我钦佩不已,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有光的人。

一个农家孩子用勤奋智慧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这一切,和他超越常人的认真自律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试问:我能为了遵守和学生的一个承诺,做到日更一文吗?你们能吗?(有的同学说最怕写作文了。

)我连一周一文、一月一文都难以做到。

当然,我可以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作为校长,我很忙,忙于管理,还忙于教学,诸如此类,但扪心自问,我真得比他忙吗?远远不是,我没有他忙得百分之一,但我所做得不到他的百分之一,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事实是,一天24小时,除了睡眠,我浪费了太多时间,或者是我不知道怎么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安排时间。

任何一行,优秀的人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他们自律,他们专注,他们认真,所以优秀,所以卓越。

而我呢?会给自己的不勤奋不坚持去找各种理由,并且能成功地说服自己:我没有荒废每一天啊,我也在认真的工作,努力的学习,我已经做得不错了啊?真是这样吗?不是的,那是我们给自己设立的标准太低,对自己的要求太低。

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如井底之蛙,只会坐井观天,还会给自己的懈怠懒散找太多借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是光一样的存在,走近他们,会汲取到源源不竭的温暖和力量。

在我松懈的时候,王老师曾告诉我“越努力,越幸运”,在我迷茫的时候,我在他的文字里看到:怀揣梦想,努力奔跑,传递热量!勤奋是为了爱自己,认真是为了爱别人。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去做有光的人,懂得爱,付出爱。

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时刻,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社会、对国家最好的支持。

云端两边,我们看不见老师,老师看不见学生,我们都在“看不见”的地方学习、做事,只能靠认真和自律。

教育是良心工程。

我相信我们四中的教师都是负责任的好老师,我们会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畏困难,勇挑重担,想发设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把教学效果最大化运用。

这考验我们的务实和细致,还有智慧水平,要做到让学校放心,学生喜欢,家长满意。

作为家长,您要切实担负起陪伴和监督的责任。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请珍惜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孩子线上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陪伴和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在这里我推荐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希望您能和孩子共同阅读并互相分享,也可以让孩子写日记,记录下每一天。

作为学生,我想最关键还是靠你自己,你是否给自己的每一天制定了计划,并踏踏实实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你是否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管理得很好?我想告诉你,真正的高手都是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的人。

你要让老师放心、家长安心。

在这里,我想特别对九年级的同学说,还有84天就要中考了,你,准备好了吗?

二、养成良好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1、上课,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因此要抓好课堂管理,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很卖力的讲自己的课,而不管学生听不听、学不学,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讲课时学生必须认真听讲。

当讲到一些公式、概念、典型练习,归纳的解题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数我就提醒学生及时的记录下来,有些还要熟背。

例如,像简便运算25与4;8与125这是特殊的朋友,还有一位偶数都与末尾是5的数成一般朋友,15、25、35、45的几倍数是多少;再像1/4,3/4,4/5,1/8,这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还有像2π,3π,4π等这些数的值,要求学生熟记。

这样为今后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以及准确性打下良好基础。

2、做作业,会做作业:在平时我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先把题目最少读五遍,特别是感觉不会做的题。

审清题目再做,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家长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于是我每次只让学生做8道计算题,一天一次,要求书写规范每题做一遍,订正一遍,力争全对,这样量少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每次做完我都批改,表扬全对的学生,慢慢的学生逐步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计算出错率也大大降低了。

从小养成做作业习惯,哪怕是一年级每天也要布置作业,但作业量特别小,有时只有5分钟时间的作业量。

在作业方面老师跟的紧,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老师也必须做到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批改完,改错时必须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进行面批,每节课间订5,6个学生,先订最差的,这样以此类推,到下午放学全部订完,师生从不拖作业。

3、总结复习,养成认真总结及复习的习惯,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会引领学生捋顺知识脉络,归纳总结。

针对某一知识点,分析可以如何出题。

例如: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如何求,那半圆的面积呢?四分之一圆的面积呢?环形面积呢?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半径,而是告诉周长,如何算面积。

算圆的面积是否必须知道半径,直径,周长,还有一类题型知道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算面积。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的比较归纳等。

三、学会倾注爱心。

大家不难发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影响,因此无论哪一学科都要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作为老师,应该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我们要舍得在后进生上多做文章。

每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闪光的事迹,要耐心帮助他们。

平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题与人对应的单独辅导,针对学困生理解分析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最基础的计算题,简单应用题入手。

除此之外,还在班里实行"学困生承包制",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负责一个学困生,我们班共分了这样的10对学生,学生教会后老师再出题检查,防止忘记对特困生的计算题过几天重复检查。

这样有目标,有针对性的从最基础的计算题,简单应用题做起,鼓励学困生不断进步。

只要哪一对的帮扶对象有一点进步,就在全班进行表扬,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转差工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对待学困生我们更应该敞开心扉,以情暖人,以情动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触动他们的心弦,点燃他们的心灯!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他们肯定会有所进步。

只要我们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再近些",他们也可成为好学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良好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明天有待于我加倍努力。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严、信、实、恒"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踏实地学习,务实地工作,争取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教学中平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3

大家好!

很荣幸,我今天能够代表新教师在这里发言。

一起庆祝新学年的开始。

告别炎夏,凉爽的秋天向我们展开了笑颜;告别了假期的安静,沉寂的官小校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九月一日,对于学校,对于教师,对于同学们都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新学期的开始,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怀着激动,怀着兴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