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这正是本文要深入探讨的主题,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合集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1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谈两个话题
1、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2、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一、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遗传不好。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我们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小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试,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考大学,二是找好工作。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大学生或者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考试。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疼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我们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直接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应和四忌:
1.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2.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迁就,用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对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最好采用家长以身作则、游戏、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发现错误,忌大加斥责、吓唬;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许多家长总习惯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要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却没料到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明知只会失败,但仍应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肯定、鼓励。
各位家长,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学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2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教导,借此机会向学校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在教育方面我并不是专家,只是一名普通的家长,和大家说说我个人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相同,或许有些方法适合这个家庭,对这个孩子有用,但未必适合另一个家庭。我也是在不停地学习,慢慢试用,观察孩子一天天的变化。所以,我在这里谈的只是一个分享,仅供参考。
一、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制订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定计划的习惯。
二、积极配合老师工作。
教育孩子,当然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和精心教育。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可以说在孩子的某些方面老师比我们做家长的都要了解孩子。做家长的一定配合好老师,尽量对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要求是一致的,才能培养出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三、让孩子知道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过程可以让你变聪明,脑子越用越灵活。学到的知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能提高你对人生、事物的认识和见解。学习可以让你今后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你学习好,上名校,等长大了,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相反,如果学习不好,你的选择面就比较窄,就只能将就了。
四、如何去学。
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要保证每堂课老师所讲知识能够认真聆听。确保孩子课上是否认真听讲,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我们就能有所了解。如果遇到困难,先和孩子沟通,解决不了的可以主动找老师再沟通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复习巩固不够扎实的知识。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我觉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真正要做好一个合格的父母,还要付出很多很多,但只要精心培育孩子,方法得当,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以上是我个人在教育我家孩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
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3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你们好!首先感谢大家给我在这里发言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家长的聆听。说实话,让我发言,我内心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我们这里坐着的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比我更有经验也做得更到位,这个班的孩子也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孩子,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某些方面非凡的才能与独一无二的特质,而这些也正体现了我们班各位家长的优秀。因此我很担心我的发言是班门弄斧,不过,今天是家长经验交流会,我也认真地总结了一下我自认为做得还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我先对我家孩子做个自我评价。在学习方面,孩子在初中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50名,我认为学习就算很不错了,不论是当着孩子还是背着孩子如果别人说起学习成绩来我都会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到骄傲,这算是孩子的第一大优点了;在心理健康方面,我觉得孩子很阳光,一直就是个开朗愉快的孩子,在他身上看不到忧郁、悲伤、压抑等负面情绪,每天面对我们的是他的一张可爱稚气的笑脸,令我和他爸爸很欣慰,为有这样的孩子感到无比幸福;在道德品质方面,孩子能做到与人为善、表里如一、讲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总之,我对孩子一直是很满意的。当然孩子也有让我头痛的缺点,比如懒惰、懒散。但瑕不掩玉,孩子还是一个公认的好孩子。当然,我也希望各位家长象我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这么欣赏和满意,我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认同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的优点骄傲!下面我针对我孩子优点方面我所做的努力。
首先,我认为让孩子愉快成长是家庭教育要迈的最重要的一步棋。第一,要让孩子身心愉快、心无块垒,父母要做到相亲相爱,孩子最希望自己的父母彼此相爱,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怎样的亲昵都不过分。比如我们一家出去散步,我和他爸爸勾肩搭背,他自己跟在我们前后,象小狗一样撒欢。我觉得孩子的愉快就是建立在父母的和睦关系上,这一点很重要,给孩子幸福温暖的家。
第二,就是时刻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放在心里,要表现出来。孩子放学回家,我经常在他进门时给他一个拥抱或亲吻,孩子也着实可爱,在家经常就想抱抱他,不时亲亲他细嫩柔滑的脸蛋。孩子也不时抱抱妈妈,特别是有求妈妈时,总是抱一抱亲一亲。称呼上我叫他“宝贝贝”,他回叫我“宝妈妈”。这种肌肤和言语的亲昵,自然拉近着母子之前的关系,即使我有时对他发脾气或气急打他,他也知道妈妈是最爱他的,不会有恨,他眼泪还没干,就笑脸来贴我的冷脸。
第三,经常听孩子说话。孩子在家没有兄弟姐妹,心里又藏不住事儿,班上的事回家就张三李四地倒个没完。我不管有没有兴趣听,都得装出在认真听的样子,有时也确实需要听听,了解孩子们都在做什么想什么。而且在听的同时就当自己和他一样大,将自己放在和他一样的年龄去看问题,不能拿出家长的理论来教育他。比如,今天又套出谁谁的秘密了,谁在他们的引诱下对某某女同学说“我爱你!”了,女同学是什么表现,有多搞笑。他回到家经常说些男孩女孩方面的事,我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能对他说“不要老是将心思放在男生女生问题上”诸如此类的话,因为关注异性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他能与家长说是一种很健康的表现,不说出来并不代表不关注异性。有父母的倾听和无条件接纳,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不需要到外面或者网上去寻找倾听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孩子还感觉父母理解自己就象自己的知己朋友一样,孩子遇到问题也会和父母说。
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4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六年四班xxx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在这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教导,借此机会向学校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我在教育方面并不是专家,就是一名普通家长,和大家谈谈我个人在培养和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相同,或许有些方法适合这个家庭,对这个家庭有用,但未必适合另一个家庭,所以,我今天谈的只是一个分享,仅供各位参考。
一、让孩子认清自己
现在小孩都聪明,你和她讲道理,她是能听懂的。我问她:“你是干什么的?”她说:“我是学生啊。”我说:“学生是干什么的啊?”她说:“学习啊”然后我又问她,“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她说“上班啊”我说:“对,你现在是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爸爸妈妈已经上班了,现在想学习也来不及了,过了学习的阶段了。所以你现在珍惜学习的机会吧,以后长大了,再想学就晚了。”现在小孩学习负担都比较重,我这样讲,就是要告诉她,不要和家长比。
二、让孩子知道学习的目的
我和她讲学习的目的:
1、学习的过程,可以让你变聪明,脑子就是越用越活。学习的过程可以让你更有智慧,它能提高你对人生、事物的认识和见解。
2、学到的知识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你这一生,什么都不是你的,就只有你学到的知识是你自己的。你这一生中,你可能会失去任何东西,但唯有你学到的知识会永远伴随着你,陪你一辈子。
3、学习可以让你今后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你如果学习好,上名校,等你长大后,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相反,如果学习不好,你的选择面就比较窄,就只能将就了。
三、让孩子知道如何去学习
关于如何学习,老师是专家。我认真的研究老师每天的微信,琢磨学习方法,结合我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孩子讲,如何去高效的学习。另外,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四、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平时多鼓励。我们的鼓励和认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育我家孩子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谢谢大家!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这正是本文要深入探讨的主题,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合集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四到五分钟1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谈两个话题
1、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2、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一、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遗传不好。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我们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小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试,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考大学,二是找好工作。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大学生或者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考试。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疼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我们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直接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应和四忌:
1.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2.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迁就,用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对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最好采用家长以身作则、游戏、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发现错误,忌大加斥责、吓唬;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许多家长总习惯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要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却没料到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明知只会失败,但仍应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肯定、鼓励。
各位家长,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学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