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师发言稿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教师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在教学上,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天我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经验,实在是有些班门弄斧,下面我只是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以及学生教育上的几点做法,还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一、认真备课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不备好课不敢进课堂,害怕一不小心讲错误导了学生。

所以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定常备字典和各种辅导资料,有了疑问赶紧查阅,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的指导学生。

我在备课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

1、知识设计。

课堂教学不可忽视能力培养,但是离开了知识谈能力也是空谈。

所以每次备课我都会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合理圈定出所要传授的内容,分出哪些是重点,易点,难点。

2、方法设计。

圈定了学习的目标,还要想办法把这些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大脑中。

就像厨师可以把相同的菜做出不同的花样吸引顾客,那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也应该因材施教。

3、活动设计。

寓教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设计好哪些需要学生质疑,哪些需要学生讨论,哪些需要老师点拨等

4、时间设计。

一节课设计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才能紧凑,课堂才会高效。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使孩子们终生受益。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我要求学生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一笔一画认认真真的写,自己监督是否占了格子的八分满,笔画是不是该连就连,当分就分。

一开始确实会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坚持下去,学生自己也发现由于写字时比之前更专注所以出错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2、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但预习也要讲究方法,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采取的预习方法:(1)标好自然段。

这样既有利于理清__的脉络,又有利于课上的交流。

(2)读准生字词。

生字是课文的“拦路虎”,如果生字不能读准,课文就无法朗读。

(3)读通课文。

要求学生至少读三遍,只有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

(4)标出字词和疑难处。

学贵有疑,心中有了疑问学生上课会更专心听讲。

3、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我认为既然成立了小组,就要多多利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越多,小组凝聚力就越强。

但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要明确分工,讨论问题轮流发言,别人发言认真倾听。

(老师们在分配小组任务时可能会把重要任务分配给助长,时间一长,组长分管五科的任务就会感觉力不从心。

五二班有一个小组,他们根据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协商出五名组长分管五门学科,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优秀教师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前辈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代表青年教师发言。

自从去年八月入职至今,已有九个月时间,一个半学期很快就过去了。

都说新老师的前三年是手忙脚乱的三年,尤其是头一年。

我算是真切体会到了。

繁重的教学任务、早起晚睡的工作模式、繁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等都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老师心力憔悴。

在每天的忙碌过后,静下心来总结一段时间的得失,往往有很多遗憾和困惑。

所以今天我发言的主要内容,一是谈谈自己入职以来的工作状态和问题,谈谈对于学校、对于工作的一些感受;二是提出一些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想法,希望前辈老师们能指点迷津。

发言稿写的仓促,不够系统,多有不足,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一、入职以来的体验与感受

去年八月,我正式成为十中大家庭的一员,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

看到崭新、美丽的新十中,心情不必说,是无比激动。

但真正让我感觉亲切、兴奋的,是十中教师团队和谐友爱的氛围。

这里没有过于拘谨的上下级关系,没有敢怒不敢言的严肃氛围,这里的同事亲如一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们有话直说,领导们也乐于倾听基层老师的呼声。

一句话,十中的前辈老师们营造了一个不压抑、正能量、充满爱的校园氛围。

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而且这种认识越来越坚定。

但实话实说,当校长在新学期大会上说到十中的一本录取情况时,我是有些失望的。

等到自己真正接触到这些学生时,我才意识到,生源质量,是制约我们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是说我有多优秀多心高气傲,但现在所教的孩子们和我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些差距的。

所以在入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对自己是否会有职业幸福感产生怀疑,以至于有段时间少了些许斗志。

作为新老师,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扮演新的身份,一切都显得无所适从。

特别感谢学校安排的青蓝工程,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安排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这对于新老师来说可谓至关重要,教师这个行当注重经验,好的师傅领进门,徒弟才能更快成长。

我的指导教师张晓静老师就是一名既有突出教学能力的合肥市骨干教师,也是一位享誉全校的优秀班主任

从备课到上课,从批阅作业到设计板书,从家长谈话到批阅班级日志,张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我起着模范作用,无奈徒弟学艺不精,只学到皮毛,没有学到张老师认真严谨、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自己教学问题的检讨

这里要检讨自己的一些问题。

入职以来,绝大部分时间都对自己的备课、教学状态很不满意。

首先是备课,备课最初还比较深入地就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内涵和外延进行仔细的挖掘,要么阅读书籍,要么下载论文查看。

但后来,往往借口自己没时间,忽略了阅读,对于知识点只是浅尝辄止,停留在学生所要了解甚至是普通学生所要了解的层面,渐渐地发觉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所下降。

这对于老师来说是攸关生涯发展的危险,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自己太懒,没有约束就不愿意耗费精力去钻研。

其次是备课本撰写的过于草率,只重视知识点的堆砌,却忽视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根本谈不上合格的教学设计

再次是作业批改,八个班级的作业,往往改的我精疲力竭,耗费了大量时间,久而久之又产生了麻痹大意的心理,出现了批阅作业不认真不仔细的现象。

最后是上课时往往忽视学情,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灌给学生,不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主体性,一言堂的问题十分严重,造成课程容量偏大,学生听课压力大。

可以看出,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批阅作业,新老教师之间的差异较大,评判标准不严格,有的甚至缺乏检查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对于各项教学环节的松懈,长此以往,绝对是在断送新教师的教学生涯。

三、自己遇到的困惑

针对上述我的这些问题,我有以下这些困惑,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前辈们的解答。

一是如何处理备课与批阅作业两者的时间分配问题?我有时候一上午没课却只能陷入茫茫作业之中,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了批阅作业上,而这些作业却没有时间讲解,效果其实很差。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