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福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和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福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和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3.(6分)(2014•福建)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B.
C.
D.
14.(6分)(2014•福建)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倍B.
倍C.
倍D.
倍
15.(6分)(2014•福建)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
D.
16.(6分)(2014•福建)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17.(6分)(2014•福建)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A.B.
C.
D.
18.(6分)(2014•福建)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二、解答题
19.(6分)(2014•福建)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cm和 mm.
20.(12分)(2014•福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的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100μA、内阻r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 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③某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数12345678
电压表读数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
改装表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60
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行”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 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少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 .
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甲图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量偏大的原因是 .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0的实际阻值比称标值偏大.
21.(15分)(2014•福建)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2.(19分)(2014•福建)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上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F向=m)
23.(20分)(2014•福建)如图,矩形的水平管,管道的长为L、宽为d、高为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N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x周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内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内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v0沿x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
(1)求开关闭合前,M、N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
(2)求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的变化△p;
(3)调整矩形管道的宽和高,但保持其他量和矩形管道的横截面积S=dh不变,求电阻R可获得的最大功率Pn及相应的宽高比的值.
[物理-选修3-3]
30.(6分)(2014•福建)如图,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个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
31.(6分)(2014•福建)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过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过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TA<TB,TB<TCB.TA>TB,TB=TCC.TA>TB,TB<TCD.TA=TB,TB>TC
[物理-选修3-5]
32.(6分)(2014•福建)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33.(6分)(2014•福建)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为()
A.v0﹣v2B.v0+v2
C.v0﹣v2D.v0+
(v0﹣v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3.(6分)(2014•福建)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B.
C.
D.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根据折射定律垂直于射向界面的光线不发生偏折,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折射角变小.
解答:解:A、垂直射向玻璃时,光线不发生偏折,到达玻璃底面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发生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故A有可能,A正确;B、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故B错误;C、若光线到达玻璃的底面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但应该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玻璃中的入射角,故C错误;D、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但应该玻璃中的折射角小于空气中的入射角,故D错误.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求解.
14.(6分)(2014•福建)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倍B.
倍C.
倍D.
倍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卫星的速度的表达式,再相比即可.
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所以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首先要搞懂什么是环绕速度.求宇宙速度往往建立如下模型:卫星绕天体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建立方程,加上数学变换即可求解.
15.(6分)(2014•福建)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
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位移及下降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的;
解答:解:D、在下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mgsinθ﹣μmgcosθ=maa=gsinθ﹣μgcosθ,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故D错误;C、下滑过程中速度大小关系为v=v0+at=v0+(gsinθ﹣μgcosθ)t,速度与时间之间是线性关系,所以速度图线是一条直线.故C错误;A、B、物体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故下滑的位移为s=)t2,位移﹣时间关系的图象是向右弯曲的线.故B正确;同理,下降的高度为h=ssinθ,也是向右弯曲的线.故A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学公式,关键是把s、h、v与时间的表达式表示出来即可;
16.(6分)(2014•福建)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根据变压器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分别列出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表达式,再比较灯泡亮度的关系,根据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两个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即可得到R1与R3消耗的功率的关系.
解答:解:A、B、设变压器副、副线圈数比为K(K>1),A、B端接入的电压为U.则L2两端的电压为U2=,A2表的示数IA2=
,对于变压器电路,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设通过L1的电流为I1,则L1两端的电压为I1RL,A1表的示数为IA1=KI1,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KI1RL,则有:KU﹣2R
=KI1RL,解得I1=
,则IA1=
=
,已知RL>2R,可得IA2>IA1,I1>IA1,故A错误;由于I1=
=
>IA2=
,故B错误;C、电阻R1、R3相等,IA2>IA1,根据公式P=I2R可知,R1消耗的功率小于R3消耗的功率,故C错误;D、电阻R2、R4相等,IA2>IA1,根据欧姆定律知: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故D正确.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变压器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掌握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电压损失和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关系.
17.(6分)(2014•福建)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A.B.
C.
D.
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先根据振动图象判断出波源的起振方向,再根据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判断出波最前列的质点的振动方向,该质点振动方向应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再结合振幅的变化选择图象.
解答:解:由波源O的振动图象可判断出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则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均向下,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AC两图中波最前列的质点起振方向向上,故AC错误.再由振动图象振幅的变化,可知波源的振幅在增大,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机械能的基本特点:介质中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18.(6分)(2014•福建)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考点:功能关系;弹性势能
分析: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则储存的弹性势能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判断最后的重力势能.
解答:解:A、物块受力平衡时具有最大速度,即:mgsinθ=k△x则质量大的物块具有最大速度时弹簧的压缩量比较大,上升的高度比较低,即位移小,而运动过程中质量大的物块平均加速度较小,v2﹣02=2ax加速度小的位移小,则最大速度v较小,故A错误;B、开始时物块具有最大加速度,开始弹簧形变量相同,则弹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可见质量大的最大加速度较小,故B错误;CD、由题意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则储存的弹性势能相等,物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则物块最终的重力势能mgh相等,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等,而两物块质量不同,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问题,注意平衡位置不是弹簧的原长处,而是受力平衡的位置.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福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和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福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和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3.(6分)(2014•福建)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B.
C.
D.
14.(6分)(2014•福建)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倍B.
倍C.
倍D.
倍
15.(6分)(2014•福建)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
D.
16.(6分)(2014•福建)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17.(6分)(2014•福建)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A.B.
C.
D.
18.(6分)(2014•福建)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二、解答题
19.(6分)(2014•福建)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cm和 mm.
20.(12分)(2014•福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的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100μA、内阻r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 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③某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数12345678
电压表读数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
改装表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60
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行”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 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少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 .
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甲图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量偏大的原因是 .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0的实际阻值比称标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