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I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饼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所占额(﹪)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海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14.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陈“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师

A.拼击尊孔复古 B.拼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主主义

17.1924年,吉诺维耶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退却”。此后,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18.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到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他与黄金的比价

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22.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I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扬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之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呼?”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饼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所占额(﹪)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