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512: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

【解答】解:A、0﹣2s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1﹣3s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故选:D。

【点评】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2.(6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D.断开电键S

【考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533:电容器专题.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求出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求出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然后根据电场力的表达式分析答题.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电场力减小,小于重力,油滴受到的合力向下,油滴向下运动,故C错误;

D、断开电键S,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场力为零,油滴受到重力作用,油滴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油滴的运动状态问题,分析清楚极板间的电场力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6分)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即可分析同步卫星的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因地球的周期在增大;故未来人类发射的卫星周期也将增大;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向心力公式及同步卫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4.(6分)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A.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板一定带正电荷

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增加

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一定增加

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一定增加

【考点】AE: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AK: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CM: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专题】537: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微粒在平行金属板间受到重力与电场力的作用,根据微粒运动轨迹与微粒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间的关系分析答题.

【解答】解:微粒在极板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与电场力作用,由图示微粒运动轨迹可知,微粒向下运动,说明微粒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下,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竖直向下;

A、如果微粒带正电,A板带正电荷,微粒受到的合力向下,微粒运动轨迹向下,A板带负电,但如果电场力小于重力,微粒受到的合力向下,微粒运动轨迹向下,则A板既可以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故A错误;

B、如果微粒受到的电场力向下,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微粒电势能减小,如果微粒受到的电场力向上,则电势能增加,故B错误;

C、微粒受到的合力向下,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微粒的动能增加,故C正确;

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过程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微粒的运动轨迹判断出微粒受到的合外力,然后根据微粒的受力情况分析答题;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5.(6分)平衡位置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在y轴上振动,产生频率为50Hz的简谐横波向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100m/s,平衡位置在x轴上的P、Q两个质点随波源振动着,P、Q的x轴坐标分别为xP=3.5m,xQ=﹣3m,当S位移为负且向﹣y方向运动时,P、Q两质点的()

A.位移方向相同,速度方向相反

B.位移方向相同,速度方向相同

C.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

D.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同

【考点】F4:横波的图象;F5: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首先据题意和波速公式得出波长、周期;在画出波形图,结合PQ两点的坐标,分析判断两点的振动情况.

故选:D。

【点评】首先找出对称点,使两点都在坐标轴的一半轴,再据其距离和波源的距离分析振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6.(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

【考点】FC:多普勒效应;J3: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JA: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专题】54O:衰变和半衰期专题.

【分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γ射线不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

【解答】解:(1)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利用这一特性对钞票或商标进行有效的防伪措施,故B正确;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γ射线不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故C错误;

D、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间距变大,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紫外线的特征,多普勒效应等知识点,属于熟记内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6分)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2中曲线a,b所示,则()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Hz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考点】E3: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E4: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分析】根据图象可分别求出两个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

【解答】解:A、在t=0时刻,线圈一定处在中性面上;故A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

8.(6分)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b两束,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A.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光所用的时间比b光长

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比b光的小

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

D.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考点】H3:光的折射定律;H5:全反射;IE: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专题】54D:光的折射专题.

【解答】解:由图可知,a光的偏折角大于b光的偏折角,故说明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故说明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的波长小于b光,在介质中a光的波速小于b光;

A、垂直穿过同一块玻璃时,不会发生折射,则经过的距离相同;因a光的波速小;故a光所用的时间长;故A正确;

D、由EK=hγ﹣W0;由于b光的频率小,故b光光子能量小,则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要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充分体现了选修内容的出题原则,一个题目中包含了多个知识点;要注意明确光的干涉、光电效应、全反射等内容的综合应用.

三、实验题

【考点】43:平抛运动;47:匀速圆周运动

【专题】519:匀速圆周运动专题.

【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水平位移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竖直方向求出高度.圆盘转动的时间和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在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n圈.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及知道圆盘转动的周期性.

10.(8分)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D(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做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CD(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512: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

【解答】解:A、0﹣2s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1﹣3s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故选:D。

【点评】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2.(6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D.断开电键S

【考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533:电容器专题.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求出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求出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然后根据电场力的表达式分析答题.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电场力减小,小于重力,油滴受到的合力向下,油滴向下运动,故C错误;

D、断开电键S,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场力为零,油滴受到重力作用,油滴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油滴的运动状态问题,分析清楚极板间的电场力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6分)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即可分析同步卫星的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因地球的周期在增大;故未来人类发射的卫星周期也将增大;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向心力公式及同步卫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4.(6分)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A.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板一定带正电荷

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增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