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答案】D

【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YZ

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

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

③O2N2H2

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

【答案】B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 )+c(CO32 -)

D.温度升高,c(HCO3- )增大

【答案】B

【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 )+2c(CO32 -),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答案】D.

【解析】正极反应为氯气得电子与银离子变成氯化银沉淀,A错误;放电时交换膜右侧不会出现大量沉淀,B错误;氯化钠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变,C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左侧溶液中减少0.02mol离子,D正确。

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

(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 1、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1<2)

A B

C D

【答案】A

【解析】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A正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B错误;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C错误;浓度越大,物质的转化率不一定变大,D错误。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5分)

(1)

(2)b、c

(3)① 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

②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4)①ClO4—

②3 ClO—()==ClO3—()+2Cl—() △H=117KJ·mol—1

【解析】(1)与氯元素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位F,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能作为非金属性判断的依据是单质之间的氧化性顺序,b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c正确;单质的熔沸点和氢化物的酸性不是判断依据。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氯酸钠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能析出晶体的原因是氯酸钾的溶解度小于其他晶体。

根据图像,D物质中化合价为+7,则D是ClO4—则根据化合价可得反应方程式为:3 ClO—()==ClO3—()+2Cl—() △H=63+0-3×60=-117 KJ·mol—1。

24.(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答案】D

【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YZ

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

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

③O2N2H2

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

【答案】B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 )+c(CO32 -)

D.温度升高,c(HCO3- )增大

【答案】B

【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 )+2c(CO32 -),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答案】D.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