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A.A∩B=∅ B.A∪B=R C.B⊆A D.A⊆B

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

A.﹣4 B. C.4 D.

3.(5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的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A.y= B.y= C.y=±x D.y=

5.(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A.[﹣3,4] B.[﹣5,2] C.[﹣4,3] D.[﹣2,5]

6.(5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 B. C. D.

7.(5分)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m﹣1=﹣2,Sm=0,Sm+1=3,则m=()

A.3 B.4 C.5 D.6

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8π B.8+8π C.16+16π D.8+16π

9.(5分)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

A.5 B.6 C.7 D.8

10.(5分)已知椭圆E: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

A. B.

C. D.

11.(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2,1] D.[﹣2,0]

12.(5分)设△AnBnCn的三边长分别为an,bn,cn,△AnBnCn的面积为Sn,n=1,2,3…若b1>c1,b1+c1=2a1,an+1=an,,则()

A.{Sn}为递减数列

B.{Sn}为递增数列

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

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 .

14.(5分)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 .

15.(5分)设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 .

16.(5分)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

(1)若PB=,求PA;

(2)若∠APB=150°,求tan∠PBA.

18.(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Ⅰ)证明AB⊥A1C;

(Ⅱ)若平面ABC⊥平面AA1B1B,AB=CB=2,求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

19.(12分)一批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案是:先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这4件产品中优质品的件数记为n.如果n=3,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若都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如果n=4,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1件作检验,若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其他情况下,这批产品都不能通过检验.假设这批产品的优质品率为50%,即取出的产品是优质品的概率都为,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优质品相互独立.

(Ⅰ)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

(Ⅱ)已知每件产品检验费用为100元,凡抽取的每件产品都需要检验,对这批产品作质量检验所需的费用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0.(12分)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

(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

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b,g(x)=ex(cx+d),若曲线y=f(x)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

(Ⅰ)求a,b,c,d的值;

(Ⅱ)若x≥﹣2时,f(x)≤kg(x),求k的取值范围.

四、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的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22.(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D.

(Ⅰ)证明:DB=DC;

(Ⅱ)设圆的半径为1,BC=,延长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

23.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

(1)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24.已知函数f(x)=|2x﹣1|+|2x+a|,g(x)=x+3.

(Ⅰ)当a=﹣2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

(Ⅱ)设a>﹣1,且当x∈[﹣]时,f(x)≤g(x),求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A.A∩B=∅ B.A∪B=R C.B⊆A D.A⊆B

【考点】1D:并集及其运算;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专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5J:集合.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集合A,再根据的定义求出A∩B和A∪B.

【解答】解:∵集合A={x|x2﹣2x>0}={x|x>2或x<0},

∴A∩B={x|2<x<或﹣<x<0},A∪B=R,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并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

A.﹣4 B. C.4 D.

【考点】A5:复数的运算

【专题】5N: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由题意可得 z==,再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化简为 +i,由此可得z的虚部.

【解答】解:∵复数z满足(3﹣4i)z=|4+3i|,∴z====+i,

故z的虚部等于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3.(5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的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考点】B3: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21:阅读型.

【分析】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经常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而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

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按学段分层抽样,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比较合理.

故选:C.

【点评】本小题考查抽样方法,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属基本题.

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A.y= B.y= C.y=±x D.y=

【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

【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由离心率和abc的关系可得b2=4a2,而渐近线方程为y=±x,代入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双曲线C:(a>0,b>0),

则离心率e===,即4b2=a2,

故渐近线方程为y=±x=x,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涉及的渐近线方程,属基础题.

5.(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A.[﹣3,4] B.[﹣5,2] C.[﹣4,3] D.[﹣2,5]

【考点】3B: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EF:程序框图

【专题】27:图表型;5K: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一个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由条件为t<1我们可得,分段函数的分类标准,由分支结构中是否两条分支上对应的语句行,我们易得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解:由判断框中的条件为t<1,可得:

函数分为两段,即t<1与t≥1,

又由满足条件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3t;

不满足条件时,即t≥1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4t﹣t2

故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为:s=

如果输入的t∈[﹣1,3],画出此分段函数在t∈[﹣1,3]时的图象,

则输出的s属于[﹣3,4].

故选:A.

【点评】要求条件结构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要分如下几个步骤:①分析流程图的结构,分析条件结构是如何嵌套的,以确定函数所分的段数;②根据判断框中的条件,设置分类标准;③根据判断框的“是”与“否”分支对应的操作,分析函数各段的解析式;④对前面的分类进行总结,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6.(5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 B. C. D.

【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专题】11:计算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设正方体上底面所在平面截球得小圆M,可得圆心M为正方体上底面正方形的中心.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球心到上底面的距离等于(R﹣2)cm,而圆M的半径为4,由球的截面圆性质建立关于R的方程并解出R=5,用球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该球的体积.

【解答】解:设正方体上底面所在平面截球得小圆M,

则圆心M为正方体上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如图.

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球心到上底面的距离等于(R﹣2)cm,

而圆M的半径为4,由球的截面圆性质,得R2=(R﹣2)2+42,

解出R=5,

∴根据球的体积公式,该球的体积V===

故选:A.

【点评】本题给出球与正方体相切的问题,求球的体积,着重考查了正方体的性质、球的截面圆性质和球的体积公式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7.(5分)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m﹣1=﹣2,Sm=0,Sm+1=3,则m=()

A.3 B.4 C.5 D.6

【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由an与Sn的关系可求得am+1与am,进而得到公差d,由前n项和公式及Sm=0可求得a1,再由通项公式及am=2可得m值.

【解答】解:am=Sm﹣Sm﹣1=2,am+1=Sm+1﹣Sm=3,

所以公差d=am+1﹣am=1,

Sm==0,

m﹣1>0,m>1,因此m不能为0,

得a1=﹣2,

所以am=﹣2+(m﹣1)•1=2,解得m=5,

另解: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即有数列{}成等差数列,

成等差数列,

可得2•=+

即有0=+

解得m=5.

又一解: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m﹣1)(a1+am﹣1)=﹣2,

m(a1+am)=0,(m+1)(a1+am+1)=3,

可得a1=﹣am,﹣2am+am+1+am+1=+=0,

解得m=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通项an与Sn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8π B.8+8π C.16+16π D.8+16π

【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16:压轴题;27:图表型.

【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依据三视图的数据,得出组合体长、宽、高,即可求出几何体的体积.

【解答】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如图,其中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4,2,2,半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

∴长方体的体积=4×2×2=16,

半个圆柱的体积=×22×π×4=8π

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8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直观图的画法,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关系,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空间想象能力

9.(5分)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

A.5 B.6 C.7 D.8

【考点】DA:二项式定理

【专题】5P:二项式定理.

【分析】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a和b,再利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解方程13a=7b求得m的值.

【解答】解:∵m为正整数,由(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以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得a=

同理,由(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可得b==

再由13a=7b,可得13=7,即 13×=7×

即 13=7×,即 13(m+1)=7(2m+1),解得m=6,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的应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属于中档题.

10.(5分)已知椭圆E: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

A. B.

C. D.

【考点】K3:椭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设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得,利用“点差法”可得.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x1+x2=2,y1+y2=﹣2,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可得==.于是得到,化为a2=2b2,再利用c=3=,即可解得a2,b2.进而得到椭圆的方程.

【解答】解:设A(x1,y1),B(x2,y2),

代入椭圆方程得

相减得

∵x1+x2=2,y1+y2=﹣2,==

化为a2=2b2,又c=3=,解得a2=18,b2=9.

∴椭圆E的方程为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点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斜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1.(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2,1] D.[﹣2,0]

【考点】7E: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16:压轴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由函数图象的变换,结合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由导数求切线斜率可得l的斜率,进而数形结合可得a的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函数y=ax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当直线介于l和x轴之间符合题意,直线l为曲线的切线,且此时函数y=|f(x)|在第二象限的部分解析式为y=x2﹣2x,

求其导数可得y′=2x﹣2,因为x≤0,故y′≤﹣2,故直线l的斜率为﹣2,

故只需直线y=ax的斜率a介于﹣2与0之间即可,即a∈[﹣2,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其它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

12.(5分)设△AnBnCn的三边长分别为an,bn,cn,△AnBnCn的面积为Sn,n=1,2,3…若b1>c1,b1+c1=2a1,an+1=an,,则()

A.{Sn}为递减数列

B.{Sn}为递增数列

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

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

【考点】82:数列的函数特性;8H:数列递推式

【专题】16:压轴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55: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分析】由an+1=an可知△AnBnCn的边BnCn为定值a1,由bn+1+cn+1﹣2a1=及b1+c1=2a1得bn+cn=2a1,则在△AnBnCn中边长BnCn=a1为定值,另两边AnCn、AnBn的长度之和bn+cn=2a1为定值,

由此可知顶点An在以Bn、Cn为焦点的椭圆上,根据bn+1﹣cn+1=,得bn﹣cn=,可知n→+∞时bn→cn,据此可判断△AnBnCn的边BnCn的高hn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b1=2a1﹣c1且b1>c1,∴2a1﹣c1>c1,∴a1>c1,

∴b1﹣a1=2a1﹣c1﹣a1=a1﹣c1>0,∴b1>a1>c1,

又b1﹣c1<a1,∴2a1﹣c1﹣c1<a1,∴2c1>a1,∴

由题意,+an,∴bn+1+cn+1﹣2an=(bn+cn﹣2an),

∴bn+cn﹣2an=0,∴bn+cn=2an=2a1,∴bn+cn=2a1,

由此可知顶点An在以Bn、Cn为焦点的椭圆上,

又由题意,bn+1﹣cn+1=,∴=a1﹣bn,

∴bn+1﹣a1=,∴bn﹣a1=

,cn=2a1﹣bn=

[][]

=[]单调递增(可证当n=1时>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数列递推式求数列通项、三角形面积海伦公式,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思维抽象度,是本年度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亮点”之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2.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A.A∩B=∅ B.A∪B=R C.B⊆A D.A⊆B

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

A.﹣4 B. C.4 D.

3.(5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的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A.y= B.y= C.y=±x D.y=

5.(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A.[﹣3,4] B.[﹣5,2] C.[﹣4,3] D.[﹣2,5]

6.(5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 B. C. D.

7.(5分)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m﹣1=﹣2,Sm=0,Sm+1=3,则m=()

A.3 B.4 C.5 D.6

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8π B.8+8π C.16+16π D.8+16π

9.(5分)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

A.5 B.6 C.7 D.8

10.(5分)已知椭圆E: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

A. B.

C. D.

11.(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2,1] D.[﹣2,0]

12.(5分)设△AnBnCn的三边长分别为an,bn,cn,△AnBnCn的面积为Sn,n=1,2,3…若b1>c1,b1+c1=2a1,an+1=an,,则()

A.{Sn}为递减数列

B.{Sn}为递增数列

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

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 .

14.(5分)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 .

15.(5分)设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 .

16.(5分)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 .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