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考点】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专题】54N: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

【分析】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 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答】解: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电荷守恒,但会有质量亏损,遵循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而非质量守恒规律; 故A错误。

B、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故B错误。

C、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的相关理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跃迁”过程中要遵循hυ=Em﹣En,故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

D、由光电效应的方程Ek=hυ﹣W0可知,光电子的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相关知识。选项的迷惑性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以及加强训练。

2.(3分)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考点】52:动量定理;53: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量(做功正负判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相关知识,结合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和能量关系展开讨论。

【解答】解:A、因为冲量是矢量,甲对已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

BCD、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追上之前的瞬间甲、乙两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v甲,v乙,根据题意整个交接棒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①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交棒”;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共

②向前推出(人船模型)→“接棒”(m甲+m乙)v共=m甲v’甲+m乙v’乙

由上面两个方程联立可以解得:m甲△v甲=﹣m乙△v乙,即B选项正确。经历了中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 会有动能损失,C、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碰撞的分类: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分)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A.Q1>Q2 q1=q2 B.Q1>Q2 q1>q2

C.Q1=Q2 q1=q2 D.Q1=Q2 q1>q2

【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DD: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专题】538: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lab>lbc,由于两次“穿越”过程均为相同速率穿过,通过比较①③可知Q1>Q2,

通过比较②④可知q1=q2,所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3分)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A.ab接MN、cd接PQ,Iab<Icd

B.ab接MN、cd接PQ,Iab>Icd

C.ab接PQ、cd接MN,Iab<Icd

D.ab接PQ、cd接MN,Iab>Icd

【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解答】解: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使大电流变成小电流,所以Iab>Icd,所以A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和理想变压器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等关系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5.(3分)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

【专题】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拉力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又缓慢推动,故受力平衡,只需变动拉力即可,根据它角度的变化,你可以明显的看到各力的变化。

【解答】解: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FN、拉力F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N方向不变,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β=θ时,FT⊥FN,细绳的拉力F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容易产生的错误是不能准确把握小球的受力特征,特别是FN与FT组夹角的变化,认为拉力F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拉力减小而错选B。

6.(3分)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

【考点】A7:电场线;AA:电场的叠加;AE: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

【专题】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本题要根据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抓住对称性,分析试探电荷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分析其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两等量正电荷周围部分电场线如右图所示,其中P、Q连线的中垂线MN上,从无穷远到O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方向始终指向无穷远方向。

故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是变化的,q由A向O的运动做非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电场力方向与AO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

C、从A到O过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从O到N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故在O点试探电荷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C正确。

D、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从无穷远到O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负值。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关键要了解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运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

7.(3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F4:横波的图象;F5: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16:压轴题;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同一时刻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画出可能的波形,得到距离9m与波长的关系式,求得波长的通项,得到波长的特殊值,即可进行选择。

【解答】解:由振动图象可知,在t=0时刻,a位于波峰,b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代入自然数可知,λ=4m、12m,得AC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波的图象及多解性。a、b两点之间的波形图“余数”可以为解析图中蓝色和红色两种形式。

8.(3分)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瑞砖右侧且垂直于MN.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城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B.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α<θ<β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

【考点】H3: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16:压轴题;54D:光的折射专题.

C、当α<θ<β 时,B光尚未发生全反射现象,故光屏上应该看到2个亮斑,其中包含NP侧的反射光斑(A、B重合)以及NQ一侧的B光的折射光线形成的光斑。故C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关键要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公式进行分析。

二、解答题(满分54分)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注意引力计算中r是与月球球心间距离.

【解答】解: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月球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有:

【点评】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给出的不同物理量求解.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考点】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专题】54N: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

【分析】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 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答】解: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电荷守恒,但会有质量亏损,遵循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而非质量守恒规律; 故A错误。

B、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故B错误。

C、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的相关理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跃迁”过程中要遵循hυ=Em﹣En,故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

D、由光电效应的方程Ek=hυ﹣W0可知,光电子的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相关知识。选项的迷惑性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以及加强训练。

2.(3分)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考点】52:动量定理;53: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量(做功正负判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相关知识,结合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和能量关系展开讨论。

【解答】解:A、因为冲量是矢量,甲对已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

BCD、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追上之前的瞬间甲、乙两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v甲,v乙,根据题意整个交接棒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①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交棒”;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共

②向前推出(人船模型)→“接棒”(m甲+m乙)v共=m甲v’甲+m乙v’乙

由上面两个方程联立可以解得:m甲△v甲=﹣m乙△v乙,即B选项正确。经历了中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 会有动能损失,C、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碰撞的分类: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分)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A.Q1>Q2 q1=q2 B.Q1>Q2 q1>q2

C.Q1=Q2 q1=q2 D.Q1=Q2 q1>q2

【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DD: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专题】538: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lab>lbc,由于两次“穿越”过程均为相同速率穿过,通过比较①③可知Q1>Q2,

通过比较②④可知q1=q2,所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