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解析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解析

一、(1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缜(zhěn)密 商榷(què) 和(huò)稀泥 揆情度(duó)理

B.取缔(tì) 木讷(nè) 档(dàng)案袋 疾风劲(jìn)草

C.栖(qī)息 挟(xiá)持 白炽(chì)灯 戎马倥偬(zǒng)

D.葳蕤(ruí) 豢(huàn)养 软着(zhuó)陆 扣人心弦(xuán)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从多音字、易读错字等角度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如果一眼看不出来答案,也可以选出自己最有把握的,然后结合排除法选择也可.只要仔细多读几遍,相信就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正确。

B.取缔dì,疾风劲jìng草,其中“缔”属于易读错的字,是一个形声字,可以找几个形近字,确定它的声旁,例如蒂、谛等;劲是多音字,应识记积累它几个音常用的组词有哪些。

C.挟xié持,也是考查易读错的字。

D.扣人心弦xián,这个字很容易读错,平时要注意积累。

故选: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识记,在遇到多音字时要把它的几个音进行区分.对于易读错的字要进行积累,归纳.平时多用工具书.字音题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焕发 剽悍 顶力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考点】12:字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我们只有明确词语的意义后才能正确判断书写.

【解答】A、“顶力相助”应该是“鼎力相助”,故不符合题意;

B、“璘选”应该是“遴选”,“流光异彩”应该是“流光溢彩”,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没有错别字,故正确;

D、“天网灰灰”应该是“天网恢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重点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识记.

3.(3分)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感知力,他们可以再安然怡悦中 鸟翼几乎无声的浦东,还有灰板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考点】19:词语(熟语)使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精细:精美细腻;精明能干;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题中侧重“细腻”而非“准确”。

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壮阔的场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搭配不当,“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去掉“看能否”;

B.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

C.表述正确

D.语序不当,应将“仅仅”放在“理解”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5.(3分)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考点】3B:古代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者的生平、评价和贡献联系起来.

【解答】A.“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是歌颂韩愈。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这是表扬韩愈文章做的好,掷地有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

B.“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写了司马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

C.“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

D.“大河百代众浪齐奔陶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红”,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二、(9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則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考点】46:科普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完成科普类实用文阅读要审清题意把握要求,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

【解答】(1)A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不全是隐性知识.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A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B隐性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强加因果.注意题干限定“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3)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答案:

(1)A

(2)D

(3)C

【点评】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三、(12分)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硎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不以科兄弟科:分摊

B.全活甚众全:全部

C.其女字君从子字: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聚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3)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D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 ①②④B. ②③⑤

C. ③④⑥D. ②⑤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②乡里人皆欷欽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乡里的人都叹息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依靠的人了.”

③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选项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错误翻译、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解答】(1)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故B项“全”,使动用法,使…保全.

(2)A.介词,因为;B.介词,在/介词,到;C.连词,表因果,因而/连词,表转折,但是;D.语气副词,推测语气,大概/语气副词,期许语气,一定.故选A.

(3)①说徐谦尊聪明,③是巡抚张公的行为.这两个都不是题干“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方面,故用排除法,选D.

(4)作者说:“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所以C项中说徐谦尊“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这是错的.故答案为C.

(5)①注意“条”译为“逐条列举”;“上”译为“呈给”;“击节”译为“打着拍子”;“此真读书人”判断句的翻译.

②注意“欷歔流涕”译为“叹息流泪”;“斯”译为“这,这个”;“辈”译为“类”、“所恃”所字结构的翻译.

③注意“故”译为“所以”;“救”译为“补救”;“有功于生民”状语后置的翻译:“于生民”“有功”.

答案:

(1)B

(2)A

(3)D

(4)C

(5)①徐君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②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③因此地方上有崇尚节义的人,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参考译文:

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徐谦尊天资聪明反应机敏,读书只了解大概,仰慕古代刚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乐于周济别人,谨守诺言.街坊若有争论,必定登门去验证是非曲直,徐谦尊一句话就能使他们折服.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殷勤周至悉心奉养父亲,所以父亲能够与几个旧友在山野中歌吟长啸,过一种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达二十多年.所有的徭役都是徐谦尊自己承担,从不将它分摊给兄弟.徐谦尊的伯父性格刚强急躁,他侍奉伯父更加谨慎.最小的弟弟读书,徐谦尊没有因为自己家境贫寒的缘故而阻止,而是竭尽力量资助.

明代末年,各种赋税徭役非常沉重,主管这些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从这以后,用增加赡养族人或贫困者的田产的方法来资助这一地区,设立共有土地制度来分配田地给各户丁口,到现在还享受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崇祯末年,天旱蝗灾连续不断,许多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谦尊每年拿出仓库储存的粮食来救济乡亲,又劝说有财力的人家也来资助,赖以保全活命的人很多.他妻子的兄弟有一亲人年老而没有后代,徐谦尊供养他二十年,老人死后徐谦尊安葬了他并且每年都去祭祀.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死在监狱,留下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谦尊尽心救助她们,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儿,所以黄氏寡妇和孤女一生都没有感到寡居孤独的苦闷.朋友黄某的亲家喜欢炫耀,忽然遭受了一场大灾难,徐谦尊为援救他耗尽家产.徐谦尊教育孩子要把亲近贤人,爱慕贤才,对别人亲密友好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改朝换代初年,州郡中有声望的人和侠义之士都到邓尉山、太湖畔开垦土地,徐谦尊为了安置住所资助饮食不知疲倦,不再因为关系到个人利害或受到猜疑而放在心上.到了乙酉丙戌年间,各种盗贼纷纷出现.徐谦尊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每次听说盗贼来了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勇敢的人来防御.盗贼非常恼恨,最后杀了徐谦尊.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有人说:徐谦尊只不过是个古代侠义之辈而已.魏禧说:崇尚侠义的人因为喜爱侠义使国家混乱,而徐谦尊凭借侠义来保护百姓,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朝代兴盛之时,上官保持自身清白励精图治来让百姓得到好处,百姓尽职尽责来供养上官,上下相处平安,那么盗贼也就不会出现.朝代衰落时,大官们贪婪放纵武力威势来监督管理他们的臣民,小的官吏大肆剥削百姓,供养自己又供养上官,弱小的百姓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在这种时候,千户人家的乡里,百户人家的聚集地,假如有豪门巨室的大人物,喜爱侠义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的,那么贫穷百姓饥饿寒冷时有资助的人,战争和盗贼出现时有依靠的地方,就不会失去操守仓促间沦为盗贼.又或者有的人因为畏惧这个人的威力感念恩德,不敢做坏事,不忍心辜负别人.所以地方上有崇尚节义的人,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员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谦尊这样的人,他或许就是在其中的人吧?唉,这篇传记并不是仅仅为徐谦尊所撰写的.

【点评】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13分)

8.(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考点】52:古诗词阅读;53:写景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情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暮春》四句都是写景,景中含情,抒发的是伤春之情,《暮春山间》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说理,抒发的是作者的闲适之情.

此题考查了文学作品的语言、作品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要了解“暮春”的特点;

(2)“怎样描写”从描写方法入手;

(3)比较意象的区别.

【解答】(1)这是一道揣摩语言和内容结合题目.必须在理解关键词“阑珊”“东风老”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来回答.

(2)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结合诗歌描写桃花的诗句具体来分析.不可空泛的分析.

(3)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诗歌的意象的特点,进而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感情.

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解析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真题解析

一、(1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缜(zhěn)密 商榷(què) 和(huò)稀泥 揆情度(duó)理

B.取缔(tì) 木讷(nè) 档(dàng)案袋 疾风劲(jìn)草

C.栖(qī)息 挟(xiá)持 白炽(chì)灯 戎马倥偬(zǒng)

D.葳蕤(ruí) 豢(huàn)养 软着(zhuó)陆 扣人心弦(xuán)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从多音字、易读错字等角度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如果一眼看不出来答案,也可以选出自己最有把握的,然后结合排除法选择也可.只要仔细多读几遍,相信就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正确。

B.取缔dì,疾风劲jìng草,其中“缔”属于易读错的字,是一个形声字,可以找几个形近字,确定它的声旁,例如蒂、谛等;劲是多音字,应识记积累它几个音常用的组词有哪些。

C.挟xié持,也是考查易读错的字。

D.扣人心弦xián,这个字很容易读错,平时要注意积累。

故选: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识记,在遇到多音字时要把它的几个音进行区分.对于易读错的字要进行积累,归纳.平时多用工具书.字音题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焕发 剽悍 顶力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璘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考点】12:字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我们只有明确词语的意义后才能正确判断书写.

【解答】A、“顶力相助”应该是“鼎力相助”,故不符合题意;

B、“璘选”应该是“遴选”,“流光异彩”应该是“流光溢彩”,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没有错别字,故正确;

D、“天网灰灰”应该是“天网恢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重点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识记.

3.(3分)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感知力,他们可以再安然怡悦中 鸟翼几乎无声的浦东,还有灰板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考点】19:词语(熟语)使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精细:精美细腻;精明能干;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题中侧重“细腻”而非“准确”。

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壮阔的场景。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