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7页,第二部分(综合题)8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图l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l一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效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4.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
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秋风狂
表l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题。
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一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一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一西经130度附近
8.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图4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0 ~11题。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l)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
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
39.(60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l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本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
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荆,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漏卮、求富强“殊有关系”。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3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全国高考四川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7页,第二部分(综合题)8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图l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l一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效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4.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
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