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本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浙江高考地理试卷答案内容,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浙江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 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收入水平 B. 舒适程度 C. 交通条件 D. 区域差距
2. 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 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 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 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 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1. A 2. D
【解析】
1. 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家庭的收入提高,汽车的能力提高,故答案选A。
2. 春运期间,大量农民工驾驶小汽车返乡,会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对。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生产成本相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故答案选D项。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3. C 4. A
【解析】
3. 甲地位于美国的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4.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5.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6. 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5. B 6. C
【解析】
5. 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故答案选B项。
6. 乙处等压线比较稀疏,丙处等压线密集,因此丙处风力较大,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②③项。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
A. 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 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 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 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7. B 8. B
【解析】
7. 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而且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答案选B项。
8. 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答案选B项。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下列各题。
9. 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9. D 10. C
【解析】
9. 由材料可知,读图分析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因此判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故答案选D项。
10. 读图分析可知,③和④在创新带动能力指标上是最高的,说明两城市在高科技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下列各题。
11.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12. 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 生物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柴薪和太阳能、沼气所占的比重最大,故答案选D项。
12. 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正确;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②错误;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误;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漢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 农业生产 B. 工业生产 C. 交通建设 D. 居民生活
14. 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 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A 14. C
【解析】
13.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主要有在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放牧;在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过度农垦;
由于农业规模的扩大,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当,这些都属于农业生产活动,故答案选A。
14. 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会破坏自然环境,①错误;可以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②正确;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③正确;塔里木盆地中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废弃油田复垦不适宜,④错误。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近年来,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瞽单层厂房,完成下列各题。
15. 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是( )
A. 用地规模 B. 用地类型 C. 功能分区 D. 自然属性
16. 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的主要理由有( )
①环保标准提高 ②土地供应紧张 ③工业集聚发展 ④重化工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多层厂房迅速发展起来。多层厂房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用地的特点。故答案选A。
16. 浙江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较快,人口较多,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集聚,加剧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紧张的状况,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17.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
A. B.
C. D.
【答案】D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该日为(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19. 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西向东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东向西
【答案】18. D 19. B
【解析】
18. 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顺时针方向为东经经度增大的方向,说明地球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所在半球为南半球,由图中可知,赤道附近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所在位置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此时应该为冬至日,故答案选D项。
19.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所在纬度为南纬50°,处在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下列各题。
20. 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
A. 青海省 B. 河南省 C. 湖南省 D. 广东省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 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非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该厂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的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正确。因此①②对,故答案选A。
以下文本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浙江高考地理试卷答案内容,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浙江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 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收入水平 B. 舒适程度 C. 交通条件 D. 区域差距
2. 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 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 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 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 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1. A 2. D
【解析】
1. 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家庭的收入提高,汽车的能力提高,故答案选A。
2. 春运期间,大量农民工驾驶小汽车返乡,会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对。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生产成本相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故答案选D项。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3. C 4. A
【解析】
3. 甲地位于美国的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4.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5.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6. 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5. B 6. C
【解析】
5. 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故答案选B项。
6. 乙处等压线比较稀疏,丙处等压线密集,因此丙处风力较大,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②③项。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
A. 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 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 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 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