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江苏高考物理答案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江苏高考物理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A.3:1 B.1:3 C.9:1 D.1:9
【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8:点电荷的电场
【专题】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直接根据库伦定律公式计算出试探电荷q所受电场力,然后利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即可求出在M所在处的场强的大小.
【解答】解:引入一个试探电荷q,分别计算它在AB两点受的电场力。
得:F1=9F2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直接考查了库伦定律和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应用,对于这些公式一定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和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2.(3分)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A.C和U均增大 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考点】AQ: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专题】533:电容器专题.
【分析】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判断电容大小,根据定义式判断电压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配合应用.
3.(3分)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52C:功率的计算专题.
【分析】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合力指向圆心,求出水平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根据P=Fvcosα得出拉力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从而判断出拉力瞬时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因为小球是以恒定速率运动,即它是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小球受到的重力G、水平拉力F、绳子拉力T三者的合力必是沿绳子指向O点。
得F=Gtanθ
而水平拉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夹角也是θ,所以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是
P=Fvcosθ
则P=Gvsinθ
显然,从A到B的过程中,θ是不断增大的,所以水平拉力F的瞬时功率是一直增大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Fvcosα,注意α为F与速度的夹角.
4.(3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1N: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16:压轴题;511: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特殊位置(最高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B、D、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受到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根据题意,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有:f=kv
A、C、由于速度不断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到最高点速度为零,阻力为零,加速度为g,不为零,故BD均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结合速度的变化得到阻力变化,最后判断出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5.(3分)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3C:共点力的平衡
【专题】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隔离对木块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的最大加速度,再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F的最大值.
对整体分析得:F﹣(M+m)g=(M+m)a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4分)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发生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大小
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A、B一定能相碰
【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43:平抛运动
【专题】514: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因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该规律抓住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与判断两球能否相碰.
【解答】解:A、若A球经过水平位移为l时,还未落地,则在B球正下方相碰。可知当A的初速度较大时,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发生相碰,故A正确。
B、若A、B在第一次落地前不碰,由于反弹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则以后一定能碰。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根据该规律进行分析.
7.(4分)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L1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L2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从而切断家庭电路。仅考虑L1,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L2中的磁通量为零
B.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L2中的磁通量不变
C.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K将被电磁铁吸起
D.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开关 K 将被电磁铁吸起
【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分析】火线和零线并行绕制,所以在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合磁通量为零,L2中的磁通量为零,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火线的电流突然变大,即L1中的磁场发生变化,导致L2中的磁通量变化,L2中产生感应电流,电磁铁将开关K吸起.
【解答】解:A、由于火线和零线并行绕制,所以在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合磁通量为零,L2中的磁通量为零,A项正确;
B、当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仍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L2中的磁通量不变,B项正确;
C、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同时增大,合磁通量仍然为零,因此开关K不会被电磁铁吸起,C项错误;
D、当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火线的电流突然变大,即L1中的磁场发生变化,导致L2中的磁通量变化,L2中产生感应电流,电磁铁将开关K吸起,D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难点在于火线和零线并行绕制,要理解为什么副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8.(4分)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16:压轴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飞行器靠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v=rω,a=rω2比较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知探测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故A正确。
B、根据a=rω2知,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
C、探测器的向心力由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故C、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应用,题目较为新颖,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及题目中隐含的条件。
9.(4分)如图所示,MN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磁场.若粒子速度为v0,最远能落在边界上的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粒子落在A点的左侧,其速度一定小于v0
B.若粒子落在A点的右侧,其速度一定大于v0
【考点】CI: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16:压轴题;53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解答】解:当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时,OA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2r,如图示
A.当粒子打在A点的左侧,若入射方向不变,半径减小,速度小于v0,若入射方向调整,半径可能比原来大,也可能比原来小,所以其速度可能等于或大于v0,因为速度方向未知,离子的入射方向只要偏左或偏右皆可,故A错误。
B.由于速度等于v0时最远到达A,故要使最远点到达A右侧,速度必须大于v0,故B正确。
C.当粒子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时,若刚好达到A点左侧距离d处,则有
同B项,要满足条件,速度必须大于v,故C正确
D.由于粒子是沿任意方向飞入,所示速度极大的粒子仍可满足条件。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易错点为离子初速度方向未知,若按惯性思维认为垂直射入即出错.
三、简答题:本题必做题(第10、11题)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如图1所示的黑箱中有二只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
(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如图2中多用电表的A(选填“A”、“B”或“C“).
(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短暂(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l”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答题卡的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
两表笔接的接点多用电表的示数
a,b5.0Ω
a,c10.0Ω
b,c15.0Ω
【考点】N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N4: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专题】13:实验题;16:压轴题;535: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1)任何电表使用前都需要机械调零;
(2)由于指针可能反转,故应该短接;
(3)由于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说明无二极管;最简单的电路是两个电阻串联.
【解答】解:(1)电表使用前都需要机械调零,故选A;
(2)由于电流的流向未知,指针可能反转,故不宜长时间通电,故应该短暂接触;
(3)由于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说明无二极管;最简单的电路是两个电阻串联,电路如图;
故答案为:(1)A,(2)短暂,(3)5.0,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黑箱问题判断可以先判断有无电源,然后判断有无二极管,最后判断可能的内部构造.
11.(10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 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20.030.040.050.060.0
s/cm19.528.539.048.056.5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考点】M9: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专题】13:实验题;16:压轴题;524:摩擦力专题.
【分析】(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从而找作答依据.
(2)根据所给数据进行描点、连线作图;
(3)对在B下落至临落地时和在B落地后,A运动到Q,两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得μ的表达式,再结合从s﹣h图象,即可求解μ;
(4)由于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s变小,根据μ的表达式可知误差结果.
【解答】解:(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
(2)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0.4.
故答案为:偏大.
【点评】在判断此类问题时,要深刻理解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要会通过图象分析相关问题.
四、选修3-3
12.(4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江苏高考物理答案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江苏高考物理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A.3:1 B.1:3 C.9:1 D.1:9
【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8:点电荷的电场
【专题】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直接根据库伦定律公式计算出试探电荷q所受电场力,然后利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即可求出在M所在处的场强的大小.
【解答】解:引入一个试探电荷q,分别计算它在AB两点受的电场力。
得:F1=9F2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直接考查了库伦定律和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应用,对于这些公式一定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和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2.(3分)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A.C和U均增大 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考点】AQ: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专题】533:电容器专题.
【分析】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判断电容大小,根据定义式判断电压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配合应用.
3.(3分)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专题】52C:功率的计算专题.
【分析】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合力指向圆心,求出水平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根据P=Fvcosα得出拉力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从而判断出拉力瞬时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因为小球是以恒定速率运动,即它是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小球受到的重力G、水平拉力F、绳子拉力T三者的合力必是沿绳子指向O点。
得F=Gtanθ
而水平拉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夹角也是θ,所以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是
P=Fvcosθ
则P=Gvsinθ
显然,从A到B的过程中,θ是不断增大的,所以水平拉力F的瞬时功率是一直增大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Fvcosα,注意α为F与速度的夹角.
4.(3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1N:竖直上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