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含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边长为 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3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考点】D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53C: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注意线圈的有效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感生问题,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要注意要用有效面积求感应电动势.
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5km/s B.5.0km/s C.17.7km/s D.35.2km/s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列出含速率的方程;再研究近地卫星的速度与地球质量的关系,联立即可求解.
【解答】解: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对于近地卫星,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
又近地卫星的速度约为 v近=7.9km/s
故选:A。
【点评】对于卫星类型,关键建立卫星运动的模型,理清其向心力来源: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进行解答.
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I1U1=I22R D.I1U1=I2U2
【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分析】变压器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在远距离输电中,输电导线上功率有损耗
【解答】解:A、升压变压器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故A错误;
B、导线上的电流是电压损失与电阻的比值;故B错误;
C、I1U1是表示输入功率,I22R表示电路损耗的功率,二者不等;故C错误;
D、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故I1U1=I2U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且没有漏磁现象。远距离输电,由于导线通电发热导致能量损失,所以通过提高输送电压,从而实现降低电损
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C:电势
【专题】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根据电场的叠加和对称性,分析O点的场强。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x轴上电场强度的方向,即可判断电势的高低。
【解答】解:
A、B、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各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抵消,合场强为零。圆环上各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x轴有向右的分量,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x轴上电场强度方向向右,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在x轴上O点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B正确;
C、D、O点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所以从O点沿x轴正方向,场强应先增大后减小。x轴上电场强度方向向右,电势降低,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二是运用极限法场强的变化。
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 B.
C. D.
【考点】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512: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列式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解: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
则v2=2a1x
所以图象是单调递增凸函数,
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2,则
v2=2a2x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难度适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4分)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两球应同时落地
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专题】13:实验题.
【分析】本题图源自课本中的演示实验,通过该装置可以判断两球同时落地,可以验证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答】解:根据装置图可知,两球由相同高度同时运动,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将同时落地,由于两球同时落地,因此说明A、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故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需要两球质量相等,要多次实验,观察现象,则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故BC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重点考查了平抛运动特点,平抛是高中所学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要重点加强。
7.(4分)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考点】DG:* 涡流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知电器的工作原理,则根据原理进行分析可得出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本题中是涡流现象的应用;
即采用线圈产生的磁场使金属杯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进行加热的,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增加线圈的匝数、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均可以提高发热功率;则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故AB正确;
C、将杯子换作瓷杯不会产生涡流;则无法加热水;故C错误;
D、取走铁芯磁场减弱,则加热时间变长;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涡流的应用,要注意明确涡流现象其实就是电磁感应的,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涡流现象的强弱。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37: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根据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
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
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
C.IH与I成正比
D.电压表的示数与RL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
【考点】CO: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通电导线产生磁场,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而磁场力的作用下偏转,由左手定则可知,偏转方向,得出电势高低;
B、由电源的正负极变化,导致电子运动方向也变化,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的偏转方向,从而即可求解;
C、根据并联电压相等,可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A、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结合安培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而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再由左手定则可得,电子偏向后表面,导致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故A错误;
B、当电源正负对调后,磁场虽反向,而电子运动方向也反向,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不变,则电压表将不会反偏,故B错误;
故选:CD。
【点评】考查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左手定则与安培定则的应用,注意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理论推理的方法:紧扣提供信息,结合已有的规律.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
10.(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所示的部件B(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0.410mm。
(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7、9(7、8)(选填图中表示连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
【考点】N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专题】13:实验题.
【分析】(1)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固定螺钉B.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注意其精度是0.01mm。
(2)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说明电路中有断路。
(3)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求出合金丝的阻值大约值,与两个电表的内阻进行比较,确定电流表的接法。为减小测量误差,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解答】解:(1)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固定螺钉B。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mm,可动刻度的读数为:0.01mm×41.0=0.410mm,故合金丝的直径为 d=0.410mm。
(2)由图知:电压表的读数接近3V,而电路中电流接近零,说明电路中7、9(7、8)间有断路。
(3)据题: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23V,I=38mA
故为减小测量误差,建议之一:将电流表外接改为内接。
建议之二: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
建议之三: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由本题的限流式改为分压式。
故答案为:(1)B、0.410;(2)7、9(7、8),断路;(3)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
【点评】本题要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根据待测电阻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关系,选择电流的接法,记住口诀“大内小外”。
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考点】M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专题】13:实验题.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先作出F2与F1的合力,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求出合力。
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
根据(2)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解答】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2与F1的合力,作图如下,
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得出F1和F2的合力大小是4.70N。
(2)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方向相同,
由于缓慢地移动N,根据平衡条件得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
(3)A、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故A错误,B正确;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小,故C错误;
D、从开始缓慢地移动N,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增大,从图3中发现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间距在增大,所以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注意事项有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故答案为:(1)如图
(2)Fa=Fb
(3)BD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缓慢地移动可以看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含答案解析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边长为 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3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考点】D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53C: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注意线圈的有效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感生问题,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要注意要用有效面积求感应电动势.
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5km/s B.5.0km/s C.17.7km/s D.35.2km/s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列出含速率的方程;再研究近地卫星的速度与地球质量的关系,联立即可求解.
【解答】解: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对于近地卫星,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
又近地卫星的速度约为 v近=7.9km/s
故选:A。
【点评】对于卫星类型,关键建立卫星运动的模型,理清其向心力来源: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进行解答.
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I1U1=I22R D.I1U1=I2U2
【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分析】变压器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在远距离输电中,输电导线上功率有损耗
【解答】解:A、升压变压器电流之比等于匝数的反比;故A错误;
B、导线上的电流是电压损失与电阻的比值;故B错误;
C、I1U1是表示输入功率,I22R表示电路损耗的功率,二者不等;故C错误;
D、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故I1U1=I2U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且没有漏磁现象。远距离输电,由于导线通电发热导致能量损失,所以通过提高输送电压,从而实现降低电损
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C: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