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12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 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 来。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 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
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
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
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
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
(1)D
(2)B
【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错误的答案。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结构混乱,“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由“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与“《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两个句子构成,将“写作了”改为“写作的”;
B.搭配不当,“解开”与“本质”搭配不当,将“解开”改为“确定”;
C.表述正确;
D.语序不当,“一批”为数量短语,应该放在动词性定语的前面,将“一批”放至“支持”的前面。
故选:C。
【点评】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
(1)举棋不定: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2)藕断丝连: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4)反客为主: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3.(3分)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
B《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
C《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
D《哈姆莱特》悲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
A.A B.B C.C D.D
【考点】61:名著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者的生平、评价和贡献联系起来。
【解答】A.“舍生取义”是《孟子》中体现的思想;
B.“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C.表述正确;
D.“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二、(9分)
4.(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C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B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D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入哈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推断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缺少前提,见原文第三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原文第三段为“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2)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第四段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C.“已经完全被”绝对化,原文第五段为“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以及倒数第二段为“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D.“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于文无据,原文最后一段为“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3)D.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指“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D选项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故不能体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答案:
(1)C
(2)B
(3)D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15分)
5.(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狎:亲近
B.万象迭入迭: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赍:送
D.成胜概概:景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A.因以为名也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②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③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课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文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2)此类题的每个选项的第二句一般为课内的句子,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将后一个句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前一个句子中进行解释,看是否合理。
(3)此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在平时要加强理解记忆。
(4)从断句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5)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A.句意为:靠近泛着波纹的清澈水面的,称它为碧波亭。狎,亲近,靠近。解释正确。B.句意为:众多景象交替映入眼帘。迭,交替地,轮流地。解释不正确。C.句意为:杨君寄来书信图纸。赍,送。解释正确。D.句意为:成就美好的景象。概,景象。解释正确。
(2)A.前句句意为:因而用白蘋作为名字。因,连词,因而。后句句意为: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因,通过,经由。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前句句意为:建起八角亭来供游玩和休憩。以,连词,用来。后句句意为: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用来使百姓愚蠢。以,连词,用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前句句意为:安康的原因,是(杨君)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革除各种弊害。之,结构助词,的。后句句意为: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之,音节助词,无实意。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D.前句句意为:如改茶法、变税法这类。若,动词,像。后句句意为: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若,代词,你。选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3)A.“本文是一篇游记”错误,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原文第二段“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意为“杨君寄来书信图纸,请我对此作一篇记”,由此可见,作者并没能亲历白蘋洲的山水名胜自然,所以本文自然算不上游记。选项解说不正确。
(4)句意为:每当到了汀风像春风般和煦,溪中月色如秋月般温柔,白天众多鸟儿鸣叫,傍晚水莲花盛开,水汽夹杂着香气袭来的时候,宾客友人集聚,歌咏吹奏创作,船桨缓缓地摇动,(人们)饮酒诵诗,半醉半醒,飘飘悠悠,茫然迷糊。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每至汀风春”和“溪月秋”作状语表条件,且“春”与“秋”相对应,中间应断开;“花繁鸟啼之旦”和“莲开水香之夕”表时间,“旦”“夕”相对,中间应断开;“宾友集”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宾客友人聚集,“歌吹作”是聚集后宾客们所做的事,中间应断开;“舟棹徐动”的主语发生转换,由“宾客”转为“舟”,故应断开;“觞咏半酣”和“飘然恍然”的主语又回到“宾客”,分说宾客们半醉半醒,茫然迷糊,故应断开。故本句断句为“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与A项相符。
(5)C.选项“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表述有误,根据文章可知,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是以“柳、龚、黄”没有良好的政绩来对比突出杨汉公在职期间的实干功绩。选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6)①列:排列。岫:峰峦。句意为: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②牧:统治,治理。治:管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句意为: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
③兼:同时具有。句意为: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答案:
(1)B
(2)B
(3)A
(4)A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12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 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 来。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 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
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
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
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
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
(1)D
(2)B
【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错误的答案。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