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根据图1可知,这里应该是水草丰美的绿洲地区,一般在山前冲积扇。

【解答】解:读景观图,该地分布有牛、羊等牲畜,有草原、云杉林等植被,说明此地位于高原的绿洲地区,水源相对比较丰富,读地形图,甲地位于绿洲,有河流流经,符合景观图的地理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B:气候的类型与分布.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降水最多的地带应该是山地的山腰部位,且降水多会导致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更高,植被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解答】解:云杉林所在地为山腰(1400﹣2700米),植被较为丰富,多地形雨,属于该地降水最多的地带,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石灰岩容易被流水侵蚀;砂岩、页岩岩石质地较密,不易侵蚀,由此分析。

【解答】解:读图,石灰岩所在地区地表形态较为破碎,主要是因为其岩石以碳酸钙为主,易被溶蚀;而砂岩和页岩所在地区地表完整,主要是因为其岩石质地较密,不易侵蚀;故三者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岩石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解答】解:读图,乙地区的河床沉积物大致呈一个“Z”字型,即经历了一个先持续沉积,后地壳抬升,然后再不断沉积的一个过程,即该地的地壳经历过间歇性抬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内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71:环境与资源.

【分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在1936年冰川广布,到2015年冰川退缩到面积所剩无几,待之而起的是湖泊,由陆域变成水域;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则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全球气候异常。

【解答】解:A、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年蒸发量增加而不是不变,不符合题意。

B、图示湖泊水来自于冰川,最终冰川消融完,则无水补给,湖泊面积会逐渐萎缩,不符合题意。

C、随着冰川变化为湖泊,水生物种有可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D、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增加,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结合课本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41:海洋与海岸带.

【分析】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砍乱伐森林,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其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膨胀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有可能淹没沿海低地,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

【解答】解: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是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主要依据,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海水受膨胀的幅度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所淹没陆地范围的主要依据之一,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所淹没的陆地范围的主要依据,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是海平面上升的因素,观点错误,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

B.

C.

D.

【考点】7D: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4:可持续发展.

【分析】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根据循环经济的这些特征分析。

【解答】解:A,将废弃物作为肥料,符合循环经济,不符合题意;

B,共享单车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属于在经济活动中的共享单车制造并不能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故符合题意;

C,将废弃物用来制造混合砖材,属于循环经济,不符合题意;

D,利用淡化海水技术,实现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属于循环经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

8.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分析】物体影子的朝向和太阳所在位置的方向相反。根据图2的指向标和地理事物可知,天塔正南的湖泊内有一伸入湖泊的陆地,即天塔位于伸入湖泊内的陆地的正北方向,据此可以确定此时图1的天塔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则太阳位于东南方向。

【解答】解:A、冬季的天津在5:00﹣﹣7:00时太阳还未出,不符合题意。

B、天津市在8:00﹣﹣10:0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故正确。

C、天津市在12:00﹣﹣14:00时太阳位于南偏西方向,不符合题意。

D、天津市在15:00﹣﹣17:00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难度相对大,该题的突破点在图2中的“天塔位于伸入湖泊内的陆地的正北方向”。

9.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物体影子的朝向和太阳所在位置的方位相反;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月大致移动7.8°。

【解答】解:根据图2的指向标和图中地理事物可知,天塔位于伸入湖泊内的陆地的正北方向,据此看图1可知,此时天塔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即太阳位于东南方向,为上午时间。此时天塔的影长比天塔的长度短,说明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应该大于45°,天塔大致位于39°N,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月大致移动7.8°,所以此时的太阳直射但最南应该在北纬6°以北,则日期应该在4月15日后,8月15日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大,该题的关键点在于太阳方位的判读,突破点在于图2中的天塔位于伸入湖泊内的陆地的正北方向。

10.读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根据图1可知,这里应该是水草丰美的绿洲地区,一般在山前冲积扇。

【解答】解:读景观图,该地分布有牛、羊等牲畜,有草原、云杉林等植被,说明此地位于高原的绿洲地区,水源相对比较丰富,读地形图,甲地位于绿洲,有河流流经,符合景观图的地理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B:气候的类型与分布.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降水最多的地带应该是山地的山腰部位,且降水多会导致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更高,植被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解答】解:云杉林所在地为山腰(1400﹣2700米),植被较为丰富,多地形雨,属于该地降水最多的地带,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石灰岩容易被流水侵蚀;砂岩、页岩岩石质地较密,不易侵蚀,由此分析。

【解答】解:读图,石灰岩所在地区地表形态较为破碎,主要是因为其岩石以碳酸钙为主,易被溶蚀;而砂岩和页岩所在地区地表完整,主要是因为其岩石质地较密,不易侵蚀;故三者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岩石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