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方案1
为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我校开学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分期分批错峰返校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我校按照“科学规范、精准有效”的原则,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切实提高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严防疫情在学校爆发扩散,确保教职工和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研判精准施策
1.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
2.教职工和学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二)错时错峰开学
三、具体措施
(一)统筹谋划开学工作
学校按照“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教职工、学生和校园公共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学校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安排班级错时开学,坚持学生错时、错区域、错层次返校。
我校返校具体安排是第一梯队:五六年级,7:00—7:15到校;第二梯队:三四年级,7:15—7:30到校;第三梯队:一二年级,7:30—7:45到校。
具体开学时间确定后提前通知学生,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返校,未经学校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二)落实开学前防控措施
学校各年级各班级要每日掌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学校将对全体教职工开展疫情防控、个人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按规定落实教职工和学生居家观察要求,居家隔离14天后方可返校。
提醒教职工和学生做好返程期间个人防护措施,对正在发热或有疑似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要暂缓返校,绝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教职工和学生返校。
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所有场所设施暂不向社会开放。
开学前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保持教学、生活、工作、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严禁学校各年级各班级在开学前组织集中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严禁在开学前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三)落实开学后防控措施
学校各年级要持续做好教职工和学生员工健康管理,开展晨午检工作,继续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要严格校园出入管理,所有教职工和学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加强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宿舍、食堂、体育活动场所等重点场所地面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
加强餐饮的清洁消毒,做到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
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肥皂等。
要求教职工和学生做好个人卫生防护,落实手卫生措施,接触公用物品、污染物品之后要洗手,预防接触传播。
(四)落实疫情应急处置措施
学校各年级要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到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演练。
教职工和学生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当及时隔离并安排到人民医院就医;发现病例的年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确定防控管理场所,排査甄别密切接触人员,严格采取消毒隔离等针对性防控措施。
(五)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
学校各年级要将疫情防控物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
学校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动态管控,科学使用,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专物专用”。
四、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责任
学校各年级要増强大局意识,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强化举措,突出重点,确保精准防控到位。
必须按照“织牢防控网、阻断传播链”的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实行专人专班负责,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责任。
(二)加强督查指导
学校将对各年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督促各年级落实防控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的年级、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通报,对管控不严、措施不力、不敢担当、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人员漏检漏防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三)强化宣传引导
各年级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张贴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等宣传标识,提醒防疫注意事项,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完善校园家庭沟通渠道,及时通报学校防控情况,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相关信息,加强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确保家长、学生情绪稳定。
学校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方案2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引导高校师生有序返校的通知》要求,确保返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和健康保护,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学生错峰开学方案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错峰开学的基本要求,学校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开学前各项教学准备工作。
学校制定错峰开学工作方案,将在收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开学通知后,分批次安排学生返校。
错峰开学的整体原则如下:
1、对于正处于全国重点疫区(省、市名单按厦门市最新通知认定)的师生,待条件成熟后另行安排延期返校。
2、对于硕士研究生,按所属学院与本科学生一同安排返校。
返校方案如下:
所有年级统一安排,按照4批次(即4天)分批安排,每批次大约4770人/天。
各学院分批安排如下:①(3900人)环工、经管、数学;②(4100人)材料、光电、机汽;③(4900人)电气、计算机、外语、文旅;④(4800人)艺术、土木、视传、国际。
第四天下午,特殊情况遗漏学生可以安排补报到。
特别说明:理软校区(软件学院1330人),根据实际情况与厦门软件学院协商后,另行安排返校日期。
(建议:如果厦软开学时间早于我校,则理软的开学时间与本部同步;如果厦软开学时间晚于我校,则理软的时间与厦软同步)
以上方案如有变动,以教务处的调整为准。
二、教职工错峰开学方案
全校教职工上班时应带好口罩,随身携带校园e通卡,从学校南门进出,配合体温检测。
鼓励自驾上班。
(一)报到当日
1.职能部门、教辅机构及各学院管理人员、辅导员于报到当日上午8:20到校报到;
2.其他人员报到当日下午2:20到校报到。
各单位应在上述要求的范围内,根据教职工上班的交通方式、上班路程安排一半的人员延后30分钟到校报到。
(二)开学后
职能部门、教辅机构及各学院管理人员、辅导员、实验员于每工作日8:20到校上班,各单位应根据实际,安排一半人员延后30分钟到校,原则上不安排科级及以上干部。
专任教师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灵活掌握进校时间。
学校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方案3
按照市教育局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根据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等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坚持“严、紧、细、实”原则,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周密组织。
以最严要求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疫情排查监测,严格执行日常监管制度,加强学校各有关部门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大监测排查的力度,确保师生返校平稳、有序、安全。
科学制定学校错峰返校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应急处置运转高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开学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成里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开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崔国汉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纪检监察室、人事处、学生工作部、教务处、计划财务处、后勤保卫处、质量管理与科研处、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珠海开放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明喆物业公司、校卫生服务站相关负责同志。
三、开学时间
(一)学生返校安排:
1.大三学生外出实习;
2.x月19日,大一学生返校;
3.x月20日,大二学生返校。
(二)全体教职工拟于x月20日正式上班。
全体教职工按要求及时返回珠海,减少外出与聚集,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现阶段全体教职工非必要不离珠,确需离开珠海(含出境)的,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同意方可离珠。
开学前,在中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工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降至低风险等级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全体教职工须在开学前向学校人事处报备返珠情况。
四、工作任务及分工
严格执行落实防控工作"两案八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做好错峰开学各项工作。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到人,现将各项工作分配到具体部门,涉及多个部门的,确定第一个部门为牵头部门,牵头部门的分管校领导为责任领导。
(一)严格摸底排查,落实健康管理
1、摸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经历人数,按教职工和学生分类登记、建立台帐。
精准掌握每一名师生返珠时间、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等。
重点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实行动态监测,建立“日报告”制度。
精准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师生员工有序返校。
二是摸清全体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
2、对全校师生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大起底。
重点做到“四个摸清”:摸清是否来自或滞留疫情较重地区:摸清是否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摸清是否有不适症状:摸清假期活动行踪。
建立师生健康卡管理制度。
逐级汇总形成全校师生健康档案确保师生百分之百安全返校。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二)加强教职工健康管理和服务
1、对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降低至低风险后方可返校。
2、对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粤返粤师生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对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来粤返粤师生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4、对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来粤返粤师生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11天自我健康监测”。
5、对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来粤返粤师生实施“四个一”健康管理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6、对于通报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进行管理。
通报的“有同时空交集”暴露史重点人群,按照“7+7”开展健康管理。
“红码”人员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黄码”人员实行“三天二检”,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粤康码转为绿码。
7、提倡对跨省流动师生抵粤后及时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并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14天内有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到校后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
(责任部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后勤保卫处)
(三)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和服务
1、所有学生开学前14天务必返回居住地(即家庭所在地),减少外出与聚集,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特别是从中高风险区返珠的,要居家(或在校集中区域)隔离14天,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建立检测信息日报告制度,医学观察期间每日早晚测量体温一次,填报相关信息,登记造册,积极配合相关防疫部门排查。
对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肺炎的人员,必须按相关规定处置,待完全康复后方可返校。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2、返校前有身体不适的学生或处于中高风险区域的同学,应暂缓返校,及时向辅导员或班主任说明情况,待审批后方可返校。
做好学生返校情况统计,掌握未返校学生原因和预计返校时间,做好缺勤登记,在x月21日和x月28日上午9时前上报学生返校情况汇总表。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3、根据学院要求向辅导员或班主任申报返校前14天的行程和个人的健康状况.确定好行程后,应及时把返校具体日期及返校交通工具信息报给辅导员或班主任。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4、从x月6日起,全校学生需在易班上逐日进行健康申报,发现学生身体异常,立即督促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防控。
发现学生健康码显示为黄码或红码,要立即报告后勤保卫处。
负责跟进在校临时观察区及隔离宿舍居住学生的健康监测、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导。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四)加强校园卫生和后勤服务工作
1、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好校舍室内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工作。
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等定期按指引进行消毒。
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蚊虫滋生地。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2、备足备齐防控物资,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按要求设置好临时隔离留观室,并设置相对独立的健康观察区域,配备好生活、医疗服务等所需的设施设备及专业人员。
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如口罩、消杀用品等)、设施设备按应急状态2周用量储备,并保证2周用量储备供应渠道。
适量储备体温监测设备。
开学前要对体温仪、消毒设备、洗手池、水龙头等设备进行检查,及时维修更换已损坏的设备。
配足洗手设备、洗手液、皂液器等。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3、做好校园疫情事态突发的应急措施。
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及环境卫生检查,要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确保不使用来源不明食材。
特别是对食材采购、接收验收、留样取样的流程管理,重点加强动物性和水产品的采购加工管理,生、熟食品隔离及加工,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做好食堂、医务室等生活服务场所供应准备工作。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4、开展校园内外安全保卫工作检查,严格落实进出人员查验粤康码与行程码及体温检测和登记措施。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5、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解决好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足、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6、联合属地派出所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校
园周边环境安全。
妥善安排值班值守,各岗值班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五)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1、充分利用各种微信公众号、校讯通平台、微信、短信等大众传播媒介,或可通过官方媒体转发国家和省、市及卫健部门有关疫情的权威信息报道和防控知识。
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
(责任部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2、做好舆情监测,适时适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时传播防控知识,引导师生科学做好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的认知水平。
动员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师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六)加强校园管理工作
1、严控校园进出管理,实施入校粤康码、行程码查验与体温检测制度。
在校门、图书馆、食堂、宿舍楼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红外体温探测器,必要时测量体温后入内,并要求进校人员佩戴口罩.(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2、妥善安排重点人员在校内集中健康观察和管理,安排专人指导和服务,提供生活保障和心理辅导。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心康中心)
3、每日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含食堂从业人员、物业人员等进行晨检、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工作,发现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各单位)
4、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变化,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相关防控措施;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自觉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各项检测监测和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旦发现疫情应按照相关要求,立即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按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疫情防控信息.(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5、完善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6、修订校医务室防控疫情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卫生管理,并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
7、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严格对校内各类会议和各类教学、文体、团学等活动的审批,原则上不举办聚集性的活动。
加强校内安全巡逻,对未经同意的聚集活动要及时制止。
(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后勤保卫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
8、加强与通勤车公司沟通,要求做好通勤车消毒工作和教职工乘坐通勤车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教职工佩戴口罩乘坐通勤班车。
(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
(七)提前做好教学保障工作
1、提前安排好新学校教学计划,排好课表.做好开学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准备。
根据师生返校安排,组织教师做好备课等教学准备工作。
(责任部门:教务处)
2、安排好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第一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协调解决学生返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仍处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暂不能回校的学生,安排专人对接联系,进一步优化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的各项举措,提高学习质量,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做好思想引导,关心关爱师生生活。
(责任部门:教务处、心康中心、各二级学院)
3、开展教学实训、体育运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检查,确保教学场地和设备设施正常使用。
(责任部门:教务处、信息技术中心、公共体育部)
4、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实习管理要求,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工作。
加强与教学点沟通,统筹做好面向社会招生人员春季开学工作。
(责任部门:教务处、相关二级学院)
5、加强对校内外包服务人员(食堂、保卫、保洁等)、校企合作单位的疫情防控监管。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交流合作处)
(八)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学校纪委协助学校党委强化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政治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环节和各部门防控工作落实、执行纪律要求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责任部门:纪检监察审计室)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性和防疫常态化。
要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尤其要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无症状感染者返珠和境外输入等风险的管控,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坚决防止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确保学生返校平稳、有序、安全。
(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强化管理,注重落实。
严格执行落实防控工作"两案八制"。
对于因不重视、防控意识不强、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上报不及时、瞒报漏报等原因,导致疫情暴发流行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三)加强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密切联系,加大部门间协作,获取专业指导,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二级学院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信息报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四个一"即"每日一研判、每日一调度、每日一检查、每日一报告"的工作要求,加强信息报送。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每天师生身体健康状况;疫情报告人要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五)开学后教职工返校情况须报人事处备案;学生返校情况须报学生工作部备案;师生确诊及疑似、观察病例须报后勤保卫处备案.继续教育学院(珠海开放大学)参照相应文件自行制订开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学校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方案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统筹做好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个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同防”,引导全校学生安全有序返校,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做好20xx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皖教防控办[20xx]2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和“一地一策”“一校一策”、“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特制定20xx年秋季学期学生错峰返校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疫情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条块协同联动、师生全面覆盖、家校密切配合的工作原则,以“坚决阻断疫情进校园、确保师生不被感染”为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分时错时错峰返校各项措施,确保学校顺利开学,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领导
为保障学生返校各项工作落实,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学生返校工作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统一指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校所有工作。
各二级学院成立学生返校工作组,负责落实学校实施方案和校指挥部的各项指令。
三、学生返校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学生返校时间安排
1.经学校党委研究,确定秋季学生返校时间为20xx年9月3-5日。
2.分批错峰返校批次安排
(1)第一批:9月3日,20xx级全体学生;
(2)第二批:9月4日,20xx级全体学生;
(3)第三批:9月5日,20xx级全体学生。
3.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教职工不得以任何名义要求学生提前返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要严格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及时将学校返校要求通知到每一名返校学生。
对有竞赛等教育活动需提前返校的,请各学院到学生处申请并备案。
(二)严格返校条件。
1.在皖师生非必要不出省,并做好开学前14天健康监测,身体健康者可正常申请返校报到,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的证明、健康码和行程卡绿码返校报到,并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
2.在省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在学校规定的开学时间,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的证明、健康码和行程卡绿码返校报到,并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
3.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暂缓返校,待滞留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校,并按规定做好健康管理;
4.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不得返校,经属地卫生部门评估同意后方可返校,返校后应继续做好健康监测;
5.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学校批准后,可返校报到。
(三)学生返校前注意事项及相关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