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1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在演练开始前,首先进行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包括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这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大家要尽快找到最近的安全避难点,如桌子下、墙角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在地震结束后,可能会有余震发生,因此大家要迅速而有序地疏散到指定地点,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这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头部和颈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通过演练总结,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避险的意识和技能。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2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学校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为了有序组织全校师生和社区居民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二、主办单位:
富阳区第七小学、街道社区。
三、活动地点:
富阳区第七小学田径场。
四、人员分工:
1、组长:章某。
2、成员:葛某。
3、现场主持:陈某。现场指挥:章某。
4、人员疏散:第七小学(许某);社区(杨某)。
5、宣传报道:袁某(摄影)、王某(摄像);应急救护:邱某;音响警报:章某。
6、后勤准备:马某(音响、话筒2个)。
五、活动内容:
1、活动准备阶段:
观摩嘉宾到达,各班和居民代表做好准备。
2、疏散实施阶段:
由社区领导宣布:第七小学全体师生和社区代表开始应急避险疏散演练。
(1)警报响起,人员开始疏散。
(2)疏散到操场,各班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3)宣布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结束,解除警报。
(4)进行疏散点评。
3、赠送活动资料:
由社区领导向学生代表和居民代表赠送“5.12防灾减灾日”公民防控防灾宣传教育资料。
4、交通事故救护情景模拟展示:
(1)富阳区消防大队介绍交通事故救护知识并进行拆破救援演示。
(2)区中医骨伤医院医生介绍专业救护知识并进行展示。
5、活动总结和有序退场。
以上是关于“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增强师生和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灾害面前能够应对自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也希望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整个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地震来了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2、让幼儿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准备了以下材料和准备工作:
1、《地震来了我不怕》的课件,用来播放地震的画面。
2、沙发,床,餐桌,卫生间,厨房,窗户的图片各一张,用来让幼儿认识家里不同的地方。
3、地震后的图片三张,用来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坏。
4、地震预警信号录音,用来让幼儿了解地震预警信号的声音。
5、垫子,枕头等,用来模拟被埋在地下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我们播放《地震来了我不怕》中的地震画面。
1、你看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地震来了,你感觉怎么样?你为什么害怕?我们中国和哪一个国家遭受了地震?你看见了什么?
(二)家里的逃生自救
讨论1:地震来时你在家里,你会怎么办?
讨论2:在地震中,我们应当首先保护身体的哪个部位?
教师:地震时我们应当首先保护自己的头部,只有头不受伤害,保持头脑清醒,我们才能想问题。所以要保护头,我们在躲藏时应该怎么做?
(三)教室里的逃生自救:
讨论:地震来了,在家里我们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躲,所以我们还怕不怕?那要是我们在教室里又该怎么办呢?
1、我们说了地震中我们要先保护自己的哪里?怎样保护?教室里我们有什么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头?
2、你会选择躲在教室里的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知道地震来了可以用书包或者书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面,也可以躲在厕所里。
(四)商场内的自救
讨论:地震来了,如果你在商场里,你会怎么办?
地震来了,如果我们在商场里,首先不要慌张,听从商场工作人员的指挥,顺着安全通道,迅速跑到外面,寻找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
(五)假如我们被埋在地下怎么办?
1、讨论:假如被埋在地下怎么办?
2、当我们被埋在地下,首先要大声喊:救命!当我们没有力气喊救命的时候,就用身边的石块或其他的只要是硬的东西,敲击管子之类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来呼救。
(六)我为灾区做什么
我们要让幼儿了解到,当地震发生时,很多人会受到伤害和困扰,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20年的5.12大地震中全国和世界的人们对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们在地震中重建家园,我国的云南盈江遭受了5、8级的地震灾害,日本人民遭受了九级大地震,他们正在经受灾难,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捐款,捐物资,或者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帮助灾区人民。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募捐活动,让幼儿们参与其中,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重要性。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4
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全校师生将能够在突发性地震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和应急保护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将能够正确掌握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危害。
二、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学校课堂和操场
四、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应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指挥部
1、指挥长:
副指挥长:
2、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班主任):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地点”:学校操场。
③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各应急组组长:
(1)信号组:后勤处负责人,负责安排信号人员。
(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教务处负责人,负责安排教学楼层、楼外各类拐角处人员,可按楼指定分负责人。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疏散集中地点指挥组:常洪轩,负责本组人员安排,在疏散集中地点现场指挥。
4、摄影:
5、医护:
六、演练前准备
1、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1)对老师进行培训:了解地震应急避震和自救方法;维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乱;熟悉有序撤离路线和疏散的“安全”地点;熟悉演练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分别以哨音和广播作为启动信号,应急避震启动信号为连续三声急促的哨音,重复3遍,持续约20秒钟,疏散启动信号为广播发出紧急疏散口令。
(2)对学生进行培训:各班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演练程序和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练信号,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和到达地点。
(3)说明本次演练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训,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选定各个班级演练时疏散的路线及集中地点。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集中地点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正式演练前举行一至两次预演,确保正式演练圆满成功。
七、演练要求
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件,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八、演练步骤
1、演练指挥部人员就位,组织指挥。各应急组相关人员就位待命。指挥长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常周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各班演练指导员(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2、演练开始,信号组发出模拟地震警报信号:
(1)应急避震:应急避震启动信号响起后,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立即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1分钟后学生复位,听信号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应急疏散:应急疏散启动信号通知后,各班级疏散演练指导员按照疏散方案和预定路线迅速组织同学们撤离到指定地点(操场),下楼梯时要招呼学生注意安全,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3)清点人数:夏国云下达命令,按照事先划定好的各年级和各班级的方位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分班级向各年级组长报告,各年级组长汇总年级人数后向指挥长报告。
3、演练总结
1、请夏校长总结讲话。
2、请现场指导专家对演练进行点评。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5
为了进一步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提升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进行一次防震减灾逃生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在之前已经进行快速疏散演练的基础上,测试师生应急避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在震后快速疏散的合理性和纪律性。通过让全校师生熟悉教学楼的逃生路线,实现有序、迅速且安全的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防震应急疏散演习,让学生学到防震减灾防护知识,使他们在紧急避震时能够冷静应对、自我保护,并提高其紧急避震的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永乐小学防震疏散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___
副组长:___
成员:___、___、___、______
三、演练时间
演练将于20__年__月__日上午的课间操时间进行。
四、演练地点
演练将在永乐小学校园内进行。
五、演练程序
1. 第一次警报响起时,发布第一次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了地震,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指挥,紧急避震”。演练正式开始。各班教师打开教室门,一楼学生迅速撤离到操场。二楼及以上的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紧急避震,用双手(或书包)护住头部,躲到教室内墙角、课桌旁、课桌之间或下边。
2. 1分钟后,发布第二次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撤离教室”。各班教师和楼层负责人教师各就各位,指导二楼及以上的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
3. 到达应急避难疏散场地后,学生要双手护头迅速蹲下或坐下,避开篮球架和围墙、铁栅栏、教学楼等。各班主任组织学生立即清点人数,并由班主任向操场疏散集结负责人报告。
六、演练组织
1. 疏散演练总指挥:___
2. 教学楼1号楼(西教学楼)
疏散总指挥___,副指挥___负责统一疏散;一年级级部组长___、四年级级部组长___、五年级级部组长___负责本级部的有序疏散;
各班主任职责:强调学生要服从指挥,有序撤离。楼梯拐弯处,各班听从值勤老师的疏导,不推搡、不强行,防止慌乱。
一至二楼楼梯负责人:___
二至三楼楼梯负责人:___
一楼楼梯口负责人:___
职责:指挥疏散,防止拥堵。
3. 教学楼2号楼(东教学楼)
疏散总指挥___,副指挥___负责统一疏散;二年级级部组长___、三年级级部组长___、四年级老师负责本级部的有序疏散;
各班主任职责:强调学生要服从指挥,有序撤离。楼梯拐弯处,各班听从值勤老师的疏导,不推搡、不强行,防止慌乱。
一至二楼楼梯负责人:___
二至三楼楼梯负责人:___
一楼楼梯口负责人:___
职责:指挥疏散,防止拥堵。
4. 办公楼4号楼:
疏散总指挥丛树松,副指挥___,负责统一疏散。二、三层靠近办公楼的班级(4.4、4.3、2.6、1.6)的学生和教师从办公楼楼梯疏散。
各班主任职责:强调学生要服从指挥,有序撤离。楼梯拐弯处,各班听从值勤老师的疏导,不推搡、不强行,防止慌乱。
一至二楼平台负责人:___
二至三楼平台负责人:___
职责:指挥疏散,防止拥堵。
操场疏散集结负责人:___
疏散到操场上各班学生的站位:学生按先后顺序自成两队。各班级要清点人数,如有缺漏,要及时查找,并向分管领导报告。
最后,由李自梅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小结。
注:没有被安排任务的副班主任老师应随学生一起疏散,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疏散工作。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6
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地震时的自救和自护能力,以及提高全校师生的有序逃生和应急能力,学校决定于_年3月29日上午进行地震逃生演练。为此,制定了以下演练活动方案。
一、地震逃生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 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的疏散顺序。通过广播传递地震信息,稳定全校师生的情绪。
2. 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没有课的老师
职责:组织各楼层人员的疏散顺序,协调楼层之间的疏散顺序,稳定学生的情绪,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 班主任(或科任老师)
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的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的情绪,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 安全保卫人员:
职责:发现地震后,发出地震警报,并协助现场指挥。
5. 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
职责:准备医疗急救用品,待命于操场,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送往医院。
二、地震演练准备
1. 由校长张先生进行演习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和逃生技巧。
2. 各班班主任强调演习的注意事项。
下面小编整理了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1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周四上午10:10———10:30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10分钟)
在演练开始前,首先进行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包括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这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大家要尽快找到最近的安全避难点,如桌子下、墙角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在地震结束后,可能会有余震发生,因此大家要迅速而有序地疏散到指定地点,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这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头部和颈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通过演练总结,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避险的意识和技能。
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方案2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学校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为了有序组织全校师生和社区居民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二、主办单位:
富阳区第七小学、街道社区。
三、活动地点:
富阳区第七小学田径场。
四、人员分工:
1、组长:章某。
2、成员:葛某。
3、现场主持:陈某。现场指挥:章某。
4、人员疏散:第七小学(许某);社区(杨某)。
5、宣传报道:袁某(摄影)、王某(摄像);应急救护:邱某;音响警报: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