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也就是新冠病毒传播,及时消毒的可以很好的制止,下面小编整理了疫情期间社区消毒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社区消毒方案篇1
为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消灭传染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宜昌市社区(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点(疫区)社区消毒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为做好本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点(疫区)社区消毒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镇处卫生院负责本辖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点(疫区)社区消毒处置工作(玉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村消毒工作,城区由市疾控中心负责),可以采取具体实施消毒、指导病家消毒等方式进行。同时开展消毒宣教,培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等,指导其实施公共区域消毒。
二、消毒时限要求
各镇处卫生院接到上级下发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名单后,及时启动消毒处置工作,在24小时内完成。
三、消毒处置原则
应主动取得相关人员配合,尽量采用物理方法消毒,在选用化学消毒时应选用对物品、环境影响小的高效消毒剂。
四、消毒工作流程
(一)出发前的消毒药品准备
从事消毒的单位应准备常用的器械、国家规定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杀灭有效的消毒剂、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及其它辅助用品。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的药品器械是否正确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1、消毒药械常量充电式或手压喷雾器1台,消毒液(16-18过氧乙酸或84消毒液、含氯泡腾片,到达现场后现配),量筒或量杯、消毒桶。
2、个人防护用品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长袖橡胶手套、长筒胶鞋、手消毒液。
3、其他用品疫点消毒记录表、硬板夹、笔、卷尺、警戒带、现场消杀作业警示牌。
(二)消毒现场准备
1、2名消毒人员(1人作业、1人协助)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设置警戒带,摆放消杀作业警示牌。
2、脱掉外衣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按穿防护品顺序着二级防护,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圆帽→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
3、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物表和地面使用常量喷雾器,测量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液体积,现场配置消毒液,使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消毒药品简易配制方法
以84消毒液为例
500mg/L=5%原液10ml
水1000ml1000mg/L=5%原液20ml
水1000ml
(10ml约为消毒液的1个瓶盖量,1000ml可用市售矿泉水瓶估量)
(三)现场作业
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1、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以自然通风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空调等机械通风措施。
2、地面、墙壁可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min。
3、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0min,或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min。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min后清理。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0min,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6、家用物品、家具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作用1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7、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或使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8、运输工具可用有效氯为200mg/L-4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5min。
9、垃圾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至表面湿润保持4h以上。
五、结束工作后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为脱鞋套→摘掉手套→手卫生→脱防护服→手卫生→摘下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卫生→摘一次性圆帽→手卫生→摘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
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表,并上报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疫情期间社区消毒方案篇2
按照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加强中心城区环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有效遏制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结合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规范地做好环卫消杀应急处置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杜绝疫情危害,打造健康环境,做到疫情防控和环卫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贡献环卫力量,进一步提升环卫系统疫情防控“闭环式”管理工作水平,做到“小循环、小闭合;大循环、大闭合”,实现无缝衔接管控,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科学防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宣传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整治,集中治理,区分重点,常态防疫;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加强监管,严格奖惩的工作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做好环卫系统新冠病毒防控,切实加强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置和环卫工作人员防疫工作的领导,成立商丘市城市管理局新冠病毒防控环卫系统保洁消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环卫科,刘丹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洪杰、李洪涛兼任办公副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城区新冠病毒防控环卫保洁消杀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考评奖惩。各责任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防疫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专班专人负责,及时传达落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的各类调度信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防控任务及标准
(一)清扫保洁中的防疫消杀工作。
1、道路消杀。
(1)集中消杀。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严格落实道路集中消杀制度。消杀时间为:当天22:00至次日凌晨5:00采用喷雾车辆对全域道路进行喷雾消杀,
(2)日常消杀。人流量较大的主次干道、商业步行街、十字路口等重点区域三区环卫部门按辖区对所属区域每天消杀2次。
(3)特殊区域消杀。三区环卫部门结合市防疫指挥部的疫情通报,对高风险小区、城中村、医院周边进行每天进行早中晚3次消杀。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2、公厕消杀。公共厕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保洁员每天要对公厕全面清洗1次,并随时保洁;每天用消毒剂溶液对公厕全面喷洒消毒2次,全天开放公厕每天不少于3次,或采用消毒剂对公厕地面、蹲位、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拖,并采用消毒剂对清洁工具进行浸泡消毒;环卫工驿站、管理房应保持通风,内部及周边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3、中转站消杀。
(1)做好中转站日常卫生保洁、垃圾收集、垃圾转运正常,彻底清理站内外垃圾死角。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才能上岗,上岗期间做好垃圾收集来源记录,各垃圾收集车辆和收集运送人员、三区环卫部门必须建立台账,记录在案,垃圾中转站对收运人员实行“扫码、测量体温”合格进站,凡是倾倒垃圾的车辆必须先消杀再倾倒,转运车辆每天进出站要进行全面消杀,收运人员实行定人、定车、定站、定时运送,车辆离站对车辆后尾部进行冲洗,再进行消毒,各片区、小区、单位收运车辆和人不得中途停靠、下车等行为,确保收运垃圾从收集点直接运到指定中转站中转。
(2)对于疫情管控区域、医院、疫情封闭小区的生活垃圾采取设置生活垃圾收运管控点、垃圾分类投放箱体定点定时投放,定人专门管理。睢阳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把君台南路中转站作为疫情管控重点区域垃圾中转站,梁园区确定三玻中转站、一体化示范区确定黄河路与商鼎路交叉口东南角中转站作为疫情管控重点区域垃圾收集中转站,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对接各办事处管理人员,商定垃圾倾倒时间,第一时间疏散中转站周边环卫工人和社会人员,对重点区域中转站收集现场只留一名管理人员,一名监管队长,穿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做好全部防护措施后,对车辆进行全方位酒精消毒,84消毒,随后进行倾倒,倾倒完毕后在对垃圾表面进行两次消毒,对车辆进行消毒,随后压缩进箱体,由司机直运至焚烧厂进行焚烧,严禁中途停留,返回后再对箱体车辆进行两次消毒冲洗,对于参与人员全方位酒精消毒,对于防护用品一次性处理,密切观察参与人身体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隔离。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4、果皮箱消杀。果皮箱、垃圾箱(桶)等城市家具定期擦洗。果皮箱、垃圾箱(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实行分片分段定时定人清掏擦拭,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周边及箱体干净整洁,无积存垃圾;工具箱、交通护栏等城市家具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明确任务,消杀管理,保持干净整洁,每天消杀1次;对社(小)区垃圾收集点,明确社区、物业防疫任务、责任和具体负责人,做到日产日清。收集容器每天用水清洗一次,并用消毒剂溶液消毒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5、废弃口罩收集。各办事处负责在辖区各交通路口、各执勤卡点、居民生活区;市区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各营业场所在本单位门口;小区物业在每个楼道口及小区各大门口均应设置不同容量“废弃口罩回收桶”(套袋),由三区环卫部门、各小区物业、各单位等每日消毒收集后,密闭运输,统一转运市区120个垃圾中转站,各垃圾中转站根据日常垃圾处理量,合理设置废弃口罩单独收集装置。经再次消毒后,统一密闭运送至市医疗垃圾处置厂处置。市医疗垃圾处置厂应无条件接收和处置废弃口罩。市环卫处负责督查督导。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6、环卫工人服务站管理。一是要建立扫码和体温检测制度。各站点要有专人负责为环卫工人进行体温测量,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疑似症状,立即上报处理;二是要完善人员防护。各站点管理层要督导一线作业人员作业时带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三是要加强室内消杀。各站要配足配齐消杀药品和器具,对站内设备要进行高频次全方位消杀。四是做好台账管理。建立环卫工人进行和日常消杀的工作台账,做到消杀物品有人管、台账有人记、防疫工作有人查的机制。五是要禁止环卫工人扎堆聊天。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监督单位及责任人:
7、环卫车辆消杀。建立环卫作业车辆定位、定时、定人、消杀清洗制度,清扫保洁类车辆必须做到每天冲洗消杀保证车体干净整洁,垃圾运输类车辆除每天清洗外,每次进出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必须用消毒剂溶液对车辆进行消杀,原则上未按要求消杀、车体脏污的车辆不允许进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