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1
为了确保学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了本方案。
二、应急机构组成
1、领导小组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郑道全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组成,校长室作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挥全系统的防震知识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抗震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
三、临时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预报或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危险场所,关闭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4、加强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照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地震预报或警报,在本地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领导组的成员立即赶赴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学校集结待命。
2、各负责人在校长室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和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以及各种明火,防止震后发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的救护站进行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和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四、其他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和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和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各处室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2
为广泛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营造高度重视、各方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1、充分利用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活动,围绕防洪抗旱、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突发动物疫情、森林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防灾避灾知识等主题,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组织各村、社区干部首先学习,并带领群众学习减灾、自救互救知识,讲述防灾救灾典型经验,让群众从身边鲜活事例学习灾害来临时的生存技能,并宣传和普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中易发常见灾害、事故、疫病等的应急处置方法。
2、做好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社区)工作。按照“广泛动员、人人知晓”的要求,利用公告栏、宣传栏、黑板报、墙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确保应急宣传真正落实在基层、落实到群众,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和参与防灾救灾的氛围。
3、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印刷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册和宣传单。在各村、社区主要区域张贴宣传单,发放宣传册。
4、利用撰写新闻素材向县媒体单位投稿,邀请记者采访等多种方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成果报道。努力营造良好宣传报道氛围,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支持和配合各类防灾救灾工作。
5、充分发挥手机报的优势,及时将重点稿件和重要宣传环节发送至用户,以便更多人了解和掌握防震减灾知识。
6、在乡场镇、乡政府等显要位置、主要道路路口悬挂宣传标语,提醒群众注意防震减灾。
7、利用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流动宣传,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8、开展防灾避灾群众活动。由乡政府牵头,组织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避险自救演练活动,增强群众的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要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尽全力保障防震减灾综合实战演练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3
一、活动原则:
1、安全预防原则。考虑到学校学生数多且楼道狭窄的情况,演练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师生的安全。
2、有序与无序结合原则。有序指在紧急疏散时,教师要根据疏散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疏散次序;无序指在接到警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通道迅速撤离,教师对班级学生并没有强制性地集队等待指示。
3、寓教于乐原则。活动中要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活动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通过讲座、班队课、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安全紧急疏散的必备知识、要点和技能。
2、教师动员会。在演练前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介绍演练的意义、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人员分工。
3、制定安全紧急疏散预案。预案中应包括撤离的次序以及有关教师的职责和要求。
三、活动内容:
1、学生学习紧急警报的辨认。
2、学生学习应对紧急情况的反应。
3、学生学习在紧急撤离时必备的心理和技能反应。
4、教师学习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反应和处理能力。
四、安全紧急疏散预案:
1、演习前每位教师务必认真阅读预案。
2、演习时每位教师务必确保学生有序、迅速且安全地撤离到集合地点。
3、演习时每位教师务必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
4、如果撤离过程中发生意外,岗位教师务必迅速处理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5、全体教师务必确保师生的安全。
五、活动实施步骤:
宣传发动:各班级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演练的目的和意义,意识到安全演练的重要性。
1、学校及各班级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学生集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2、重点进行消防疏散演练。学校将在_月2_日上午9:10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模拟“快速撤离教学楼”演练。具体步骤如下:
(1)班主任在安全演练前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防灾安全逃生方法的指导。
(2)第一阶段广播通知即将进行安全紧急疏散演练(9:05)。
(3)第二阶段听到警报声(9:10)。
当堂课的科任教师听到警报后,要立即停止上课,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班主任要快速进入班级,按照平时集会的线路有序快速撤离教学楼,集中到操场。
(4)第三阶段为检查和总结。
副校长陈__将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
3、本次消防安全演练要求:
(1)班主任必须始终跟班(包括副班主任),撤离时一前一后指挥。
(2)学校领导、后勤组和相关人员要到相应教学楼的楼道参与安全监管。
(3)撤离演练的要点:一是双手抱头,保护头部;二是身体重心尽可能降低;三是撤离动作要快而有序。在演练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让学生正确掌握逃生方法。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4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的效果,以及对破坏性地震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新闻报道工作职责。结合__宣传部工作实际,我们特别拟定了破坏性地震宣传报道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保障
为了有效应对地震事件,我们将成立地震应急宣传报道组,由__宣传部、__广电局等单位组成。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1
为了确保学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了本方案。
二、应急机构组成
1、领导小组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郑道全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组成,校长室作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挥全系统的防震知识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抗震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
三、临时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预报或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危险场所,关闭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4、加强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照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地震预报或警报,在本地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领导组的成员立即赶赴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学校集结待命。
2、各负责人在校长室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和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以及各种明火,防止震后发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的救护站进行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和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四、其他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和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和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各处室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方案优质2
为广泛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营造高度重视、各方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1、充分利用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活动,围绕防洪抗旱、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突发动物疫情、森林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防灾避灾知识等主题,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组织各村、社区干部首先学习,并带领群众学习减灾、自救互救知识,讲述防灾救灾典型经验,让群众从身边鲜活事例学习灾害来临时的生存技能,并宣传和普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中易发常见灾害、事故、疫病等的应急处置方法。
2、做好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社区)工作。按照“广泛动员、人人知晓”的要求,利用公告栏、宣传栏、黑板报、墙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确保应急宣传真正落实在基层、落实到群众,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和参与防灾救灾的氛围。
3、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印刷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册和宣传单。在各村、社区主要区域张贴宣传单,发放宣传册。
4、利用撰写新闻素材向县媒体单位投稿,邀请记者采访等多种方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成果报道。努力营造良好宣传报道氛围,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支持和配合各类防灾救灾工作。
5、充分发挥手机报的优势,及时将重点稿件和重要宣传环节发送至用户,以便更多人了解和掌握防震减灾知识。
6、在乡场镇、乡政府等显要位置、主要道路路口悬挂宣传标语,提醒群众注意防震减灾。
7、利用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流动宣传,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