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xx“两路两侧”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部署和今年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任务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2年度XX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省、台州市关于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部署,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抓手,紧盯“村容村貌提美、源头分类提效、体系建设提速、示范创建提质、终端运维提档”等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垃圾治理,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突出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完善长效管理体系,实现处理工艺迭代升级、减量效果不断提升、运营管理不断规范,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质增效,争创2022年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秀县(市、区)。
创建浙江省高标准示范村6个、台州市示范村8个,XX市示范村12个,巩固提升150个分类处理基础薄弱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村达到100%;终端易腐垃圾收集处理量稳步提升。
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成果,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主要任务
(一)农村人居环境提美。
一是清理废弃杂物。
加强“两路两侧”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清理村域特别是农房周边、公路两侧、房前屋后、村内巷道各类堆积物、废旧杂物、破旧网布围护,及时清运村内建筑垃圾。
严禁乱倒乱扔垃圾、乱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加强疫情公共卫生垃圾分类管理,重点做好废弃口罩、防护用具分类管理,防止随意丢弃产生二次污染。
二是治乱美化行动。
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大力整治村内各类违法建筑物,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搭建。
整治村内生产资料、柴草、农机具随意堆放现象,保持物品堆放整洁有序。
整治以村道两旁、背街小巷等为重点,整治墙面上张贴、喷涂的各种非法小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等,进一步规范村内广告牌设置。
加强房前屋后整治、开展庭院美化行动,设立脏乱差曝光台,组织最美村、最差村评比活动。
三是加固薄弱环节。
定期开展保洁员作业常识培训,明确保洁定范围、定区域、定时间、定标准,定期组织保洁员加强河塘,溪、渠、沟和绿化带下的垃圾清理及保洁;动员农户加强房前屋后洁化美化,创建美丽庭院。
坚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坚决杜绝露天垃圾堆放现象,杜绝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巩固提升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的农村环卫保洁体系,提升农村厕所管护水平。
(二)回收体系建设提速。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建设等工作环节,建立和补齐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短板。
解决各村存在的不规范、乱堆乱放的回收乱象,加快农村回收站点规划落地,引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引导帮助回收企业到村布点。
加快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卫保洁、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收运多网融合,一体化市场运作。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实现垃圾“不落地”,第一时间回收。
农村回收站点建设,原则上按2000户村民设置1个回收站,每个镇建立1个回收分中心。
2022年所有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要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
(三)农户源头分类提效。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各地存在重视程度下降,源头分类成效退步的迹象。
垃圾分类只有上下同抓、全民参与,才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抓宣传。
结合贯彻《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各地要建立与《条例》工作内容一致的工作体系。
运用各种载体,借助党群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开展分类常识普及宣传,做到《条例》进思想、见行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二是抓分拣。
严格落实“户源头精准分类、村级二次分拣、处理站三次分拣”闭合工作回路,2022年各行政村均要配备二次分拣员,落实二次分拣制度,提高二次分拣员的工资待遇,提升易腐烂垃圾收集、处理量。
三是抓督查。
市层面,优化制度设计,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实施月暗访、季督查、年考核;镇层面,要加强行政推动,紧抓村级干部的主体作用,垃圾分类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加强督查、通报、排名等行政手段;村层面,落实评比公示和积分兑换等激励制度。
(四)重点创建项目提质。
2018年-2021年创建的各类示范村,要提升创建标准,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村容村貌,完善配套设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已建立分类处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的行政村,要加强后续维护和监管,发挥数字赋能作用,为全市面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发挥标杆作用。
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高标准创建,今年创建的6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8个台州市示范村和12个XX市示范村,在“回收网点建设、源头精准分类、美丽庭院村貌、智治监督管理”等方面,创出亮点和特色经验,以点促面助推分类工作成效。
省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处理示范村创建对象要开展生活垃圾数字化智能收运试点(偏远山区、海岛、人口分散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五)终端运维水平提档。
终端处理站运行管理,严格依据温农水〔2020〕121号文件明确的运维细则,提升运行档次。
一是聚集关键核心技术。
抓好终端处理工艺迭代升级和技改提升,提升易腐垃圾成肥质量,保证质量合格。
督促服务方,突破技术瓶颈尽,尽早办理有机肥认证。
进一步巩固提升尾水成肥技术,实现产业化效益。
进一步改进提升处理设备除臭技术,有效解决资源化处理站内的异味问题。
二是把握废污检测环节。
进一步改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废气处理、污水处理设备。
定期开展相关设施设备检查检测,组织环境评估,确保外排废水、废气、废物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实现废水、废气达标排放。
三是合规服务项目招标。
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购买服务,承包合同到期后,应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下一期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合同内容、细则。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闭合回路。
生活垃圾分类难就难在源头分类,要对照薄弱环节,真抓实干,一环扣一环、环环成闭环,全力以赴抓落实、求突破;强化督查考核。
镇级要定期组织垃圾治理专项工作督查,对所属行政村垃圾分类进行日常监管,通报排名,持之以恒,确保抓出成效;紧盯源头监管。
狠抓村干部的主体责任落实,推广村级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形成上下齐抓合力;指导农家乐(民宿)、便民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率先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二)营造浓厚氛围。
各地要及时部署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垃圾分类“红黑榜”、“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户户比村村赛”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大力开展《条例》学习贯彻,开展“两路两侧”村庄整治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全力营造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引导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落实要素保障。
逐步探索建立垃圾治理收费制度,工作经费市级财政奖补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发放,保洁员工资落实配套资金,镇级每季拨付,村级按月发放。
鼓励各镇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农村环卫保洁、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镇域范围内一体化购买服务。
建立镇级处理站数字化监管网络系统,垃圾分类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方案2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蹄疾步稳、稳步推进工作开展
(一)20XX年下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改革完善日常监管制度,突出日常监督与考核评优双举措,依规、科学、精准推进,因时制宜制定考核机制,明确时间节点,列出整治要求,压实工作职责。
2、深化重点突破。
一是全面加强卫生死角整治攻坚。
1。
组织村庄、物业公司开展卫生大排查行动,对辖区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于问题简单、易整改的,先行进行整治;2。
组织村庄、物业公司对排查出的卫生死角由简到难逐一进行全面清除;3。
村庄、物业公司对辖区“老大难”问题进行集中处置,乡镇的卫生督导小组对村庄、物业公司辖区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新问题及时通知村庄、物业公司限期整改;4。
村庄、物业公司全面完成辖区卫生死角清排工作,日常监管制度落实到位,辖区卫生专人负责,无保洁盲区。
二是深化落实垃圾日产日清。
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完善村庄、物业公司环境卫生考核机制,实现辖区卫生保洁无死角;日常产生垃圾日产日清,禁止一切形式焚烧垃圾现象;加大辖区监管力度,对乱丢乱倒现象及时制止,确保辖区卫生整洁干净。
(二)2022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1、持续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设,大力推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开展,加强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因时制宜制定考核制度,协同人居环境整治与城市品质提升,全面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2、强化环卫队伍建设,坚持重点区域治理,加快卫生死角排查、实施亮点区域打造计划。
调整优化人员层次结构,培育一批专业化环卫骨干。
推进现有条件环卫设施的再利用,确保工作增速提质同时节省资源成本。
健全环卫工作责任体系,做好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机制。
研判环卫工作风险,防止成堆垃圾产生,推进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绿色”做好守卫工作。
二、垃圾分类工作:争先创优,力争垃圾分类示范
(一)20XX年下半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持续开展引导宣传为主导,人人参与为基础,成果巩固取实效的垃圾分类工作。
打造示范村(小区)为引领,展开村庄(小区)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保持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的良好势头。
完善健全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及考核制度。
强化宣传引导领域攻坚,加快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杜绝混投、乱扔等行为,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质。
(二)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强化源头治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加快推进政企的有机融合,形成互惠互利的新形势,提高资源的再利用,为辖区内的优美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展垃圾分类广泛宣传,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提升村民良好生活习惯,让村民熟知垃圾分类是新时代的新风尚,是解决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从而达到垃圾分类能够正确分拣的目的。
(三)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工作整治攻坚,强化垃圾分类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坚持重点区域、重点村庄、重点人群的精准分类,加快薄弱环节排查、实施亮点区域打造计划。
调整优化人员层次结构,培育一批垃圾分类骨干队伍,推进资源再利用,确保工作增速提质。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方案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
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一、作为xx市垃圾分类试点学村,我村专门成立专xx。
组长:xx
副组长:xx
宣传、检查、执行组组长:xx
二、宣传垃圾分类常识
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土地,严重地污染环境。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
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