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1

一、环境卫生

.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

.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每月洗次。

.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能离得太近,高度要适中。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宝用品专用。

.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

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入托,幼儿不混班,不串班。

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2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

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

厕所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三、消毒时间:

每周对校园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整洁干净。

每天应有一定时间(中午12:30时下午学生放学后17:30时)打开教室门窗、寝室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洁员按时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异常情况:

如发现校内出现类似“流感”现象传染病,班主任及教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情节严重的及时联系家长进行隔离治疗。

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五、餐饮具消毒:

1、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晾晒被子。

六、消毒记录:

专人记录消毒情况,消毒人员若贻误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后果,按相应的教师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3

为指导、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一、经常性消毒措施

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300 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

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

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

如用有效氯含量为

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mg/L-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

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4.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5.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二、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时的消毒措施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平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平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

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平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4.对地面、墙壁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对上述

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收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

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庭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三、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空气: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

3.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积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

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小时-2小时。

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

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

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

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分钟-90分钟。

病人的剩余饭菜

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有效氯为5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有效氯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9.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3分钟。

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分钟-3分钟。

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0.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

密闭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

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作用60分钟。

11.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

消毒后深埋。

12.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

每10L污水加入有效氯为10000ml/L的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克。

混匀后作用1.5小时-2小时,余氯大于6.5mg/L时即可排放。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4

为进一步加强对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企业(个体户)的管理,防止疫情输入蔓延,2月12日,自贡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发了《自贡市住宿业单位疫情期间管理规定》,要求我市各区县及市级有关部门,结合《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一并贯彻执行。

《自贡市住宿业单位疫情期间管理规定》原文如下:

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住宿业单位(含宾馆酒店、民宿等,以下简称单位)是本单位疫情防控责任主体,要按照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自疫领〔2020〕4号)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把好“进出关、管理关、经营关”,坚决阻止疫情输入蔓延。

二、严格落实开业标准

对关闭后再营业的单位,必须向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报送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管理机构、储备防控物资及管理情况、体温检测设施设备情况、公共区域通风(换气)和消毒管理情况,经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检查符合防疫要求的,方可营业。

对尚在营业的单位,也须于2020年2月13日前完善相关防控措施,主动接受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检查,符合防疫要求的,可继续经营;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在规定时限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关闭。

三、严格执行登记告知

各单位必须在大堂醒目位置张贴《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和《自贡市住宿业入住客人告知书》,对入住客人严格实行一人一测一登记,签订入住承诺书,做好台账登记,于每日15:00前将汇总统计情况报属地文化广电旅游部门(相关登记表、承诺书、统计表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统一制定,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每日的14:00)。

四、严格落实内控制度

各单位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备齐防控物资,落实人员进出体温检测及登记、公共区域通风消毒并登记制度;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24小时管理人员在岗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加强对经营人员疫情防护知识培训;强化安保巡查和流动人员监测;加强与属地卫生防疫、公安和文化广电旅游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报送,建立联席机制,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一)把好进出关

1.“三分离”。

住宿客人通道和员工通道应分离;有条件的实行车辆进出分离,一道门进、另一道门出;食品原料采购收货储存与使用应分离,采购收货后立即转移至储存区域,使用时按需领取,并做好相关记录。

2.“四必须”。

必须严格实名登记、人证合一,及时上传、报送信息,对疫情重点地区到(返)市未超过14天的住宿人员引导前往市、县设立的爱心酒店住宿;进出人员必须实行一人一测一登记;员工返岗前14天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必须落实居家隔离观察措施;员工每日必须晨检,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的,督促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四不得”。

对未佩戴口罩人员不得接待,体温检测高于37.3度人员不得接待(督促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检测),送外卖人员不得进入住宿区域,不得接待访客。

(二)把好管理关

4.“三个按时”。

每天按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墙面、台面、地面)等公共区域清洁消毒;按时通风换气;按时清理垃圾。

5.“四个做到”。

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做到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做到布草装袋、外包、清洗等环节按程序规范处理,做到设置废弃口罩回收容器。

6.“两个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人员立即隔离,及时报告属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及时按属地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开展接触者排查、消毒等工作。

(三)把好经营关

7.“三个倡导”。

倡导分散就餐(提供分餐、送餐服务),倡导在线销售,倡导非现金结算。

8.“三个尽量少”。

尽量少乘坐电梯,尽量少开空调(不开中央空调),尽量少开会议(倡导视频会议、在线沟通,暂停人员集聚的大型会议)。

9.“三个要”。

安保、保洁等后勤人员工作时要佩戴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保洁人员工作时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工作时要加强流动人员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

当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请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遵守公安机关关于住宿业实名登记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请配合住宿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问询并签订《入住承诺书》。

2.您若是从疫情重点地区到(返)我市未超过14天的客人,请入住我们设置的爱心酒店,不要入住其他酒店。

3.您若是从其他地区到(返)我市的客人,请自觉执行在住宿单位连续登记居住不低于7天的隔离要求。

您在“7天居住隔离”期间,不得擅自离开住宿单位。

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必须向住宿单位总台申报,并由相关单位或行业组织书面提供您出行的防护保障措施、时间、行程安排等,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4.住店期间住宿单位不开中央空调,就餐提供分餐或送餐服务,请您不要随意走动,出房间必须佩戴口罩,并按要求接受体温检测和登记。

请您积极配合我市的防疫措施,对拒不执行以上规定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精选5

一、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以及《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住宿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规范经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提供住宿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酒店)、快捷酒店、普通旅店、招待所、民宿等市场经营主体。

二、基本原则

(一)落实主体责任。

各类宾馆、饭店(酒店)、快捷酒店、普通旅店、招待所、民宿等住宿业市场主体责任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做好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