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1

为指导全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科学有序开放各级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根据《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制定本防控措施指南。

一、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1、成立疫情防控机构。公共文化体育场馆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制,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工作方案,完善各项防控措施,明确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

2、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负责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要建立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到部门,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生活保障、治安保卫等各项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送。各地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科学、有序、分区逐步开放。

二、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

3、严格返岗员工管理。准确掌握所有返岗人员外出情况、返程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按照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确保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上岗。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按照要求进行报备和分区分类进行健康管理。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

4、开展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对全体员工培训,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指导员工正确使用消毒药物、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体温检测仪等设备。

5、做好日常体温检测。实行员工进出场馆登记和体温检测,对员工每日进行上下班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指定专人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向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6、加强个人防护。员工进入场馆后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手部卫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后,应及时洗手;现场没有洗手设施时,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进行消毒;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三、入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7、按照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场馆开放运营时间,特殊情况急需开放的场馆在确保场馆环境充分消毒和工作人员防疫安全有效的情况下酌情安排。

8、出入口登记与管理。场馆要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出通道严格管理,实行“进出检”制度。加强服务对象登记与管理,必须询问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在场馆入口处设置检测点,对计划进入场馆活动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在入口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37。3℃)方可进入,入馆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要依法依规报告相关部门处置。

9、采取人员限流措施。实行实名预约服务,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对每日进馆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入馆人数要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场馆最大接待量和疫情防控水平,综合研究,科学确定。各场馆要对入馆群众进行疏导、分流,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展厅、电影院、体育馆等公共空间内,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0、场馆清洁和消毒。场馆要设置洗手池,配备必要的洗消用品,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安排专人对场馆开放区域、办公区域、生活设施等进行消毒处理,不留死角,确保安全。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要加强场馆内卫生间空气流通,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确保卫生间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1、场馆通风换气。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使用中央空调通风时,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对空调系统进行管理,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空调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消毒。

2、做好医务服务。各场馆要与就近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服务对象得到及时救治或医疗服务。

3、垃圾收集处理。在场馆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4、开展对入馆群众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在场馆显著位置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或告示牌,张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

四、做好异常情况处置

5、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做好发现疫情的应对处置。各场馆要建立完善详尽的内部防控工作机制,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设立隔离观察区域,用于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的暂时隔离;隔离观察区域由专人负责,保证消毒卫生落实到位,相关设施完备。发现可疑症状者,及时安排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处理。

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2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厅函〔2020〕12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高等学校2020年暑期及秋季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苏校防组〔2020〕69号)文件精神和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在保障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场地使用前提下,为满足师生的健身需求,体育场馆按以下方案开放:

一、开放对象:本校学生、教职工

二、教学时间安排

1.上午10:00--12:00

2.下午14:00--17:00(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调整)

三、场地开放时间安排

1.一楼多功能厅、乒乓球厅,每天上午7:00--9:00,对离退休教职工免费开放。

2.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厅,每周一至周五17:00-21:00,周六、周日14:00-21:00,对全校师生开放。

3.健身房,每周一至周五16:00-21:00,周六、周日14:00-21:00对全校师生开放。

说明:暂不提供电话预约服务,以现场售票为准;工作日每周一、周三、周五的17:00--19:00,开放场所为二楼主馆羽毛球、一楼乒乓球,其中二楼主馆羽毛球只对教职工开放。

四、有关说明

1.学校如有重大活动(体育赛事、人才招聘会等等),相关场馆暂停开放。

2.场地开放期间须持校园一卡通入馆。

3.进入场馆必须服从管理,物业管理人员须对进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依据疫情防控要求入馆锻炼。

4.物业管理人员做好体育馆日常卫生保洁外,确保体育馆的开窗通风,并对场馆每日进行消杀。

5.场馆管理人员和物业负责人要定期对体育馆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入馆锻炼不听劝阻者取消其继续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格。

6.体育馆开放方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与学校要求随时调整。

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3

一、防控原则: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

二、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应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2、公共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或者含醇手消液。

3、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等防护用品。

4、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5、科学合理控制人流规模和密度,加大健身器材的间隔(不小于1。5米)。

三、做好健康宣导工作

1、醒目位置张贴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2、告知运动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3、提醒运动者注意保持手卫生。接触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四、落实日常预防性消毒措施

应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场地硬件设施、地面、墙壁、运动器材、公共休息室、公共用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1、消毒频次:

(1)每日要对场所出入口、大厅、卫生间等重要区域进行严格全面消毒;

(2)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门把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不少于2次消毒。

(3)场馆地板频率控制在一周一次即可,频繁消毒容易对地板有影响。

2、消毒对象及方法:

(1)健身器材、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毛巾蘸清水洗净。对不耐腐蚀的表面和物品(金属等),可以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场地硬件设施、地面、墙壁、门窗。每周可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雾或拖拭、擦拭消毒1次,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消毒完毕后,用另外干净的拖布清水洗涤后对地板擦拭1遍,避免消毒剂残留腐蚀地板或造成表面湿滑。

(3)毛巾、浴巾等织物。使用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84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

(4)室内空气。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照射时间1小时。对空调系统的初效滤网应每周清洁后采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液喷洒或浸泡消毒1次。

五、常用消毒剂及配置方法:

1、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2、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六、注意事项:

1、要注意个人防护。在进行配制、消毒时,需穿长筒水鞋、戴口罩、防水长手套,远离儿童。

2、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或墩布进行擦拭。

3、所用消毒产品应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4、酒精不适合用于空气喷撒及大面积消毒,易燃、非常危险;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5、84消毒液不能和洁厕剂一起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6、室内使用消毒剂后要通风,避免化学物质残留被人吸入。

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4

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事件硬件条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与流⾏,保障职⼯⾝体健康,维护影院的稳定和发展,结合影院特点特制定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适⽤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于XX影城内发⽣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处置。

应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针,随时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作准备,提⾼全社会防范突发公共卫⽣事件发⽣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事件的信息开展有效监测,及时进⾏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领导、分级负责

坚持统⼀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突发公共卫⽣事件的范围、性质、危害程度和所需动⽤的资源,实⾏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各级⼈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的统⼀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体系,建⽴健全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事件和可能发⽣的突发公共卫⽣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处理要措施果断,做到早、⼩、严、实。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突发公共卫⽣事件防范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加强和武警部队、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合作,资源共享,建⽴健全信息共享的有效机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事件。要组织、动员公众⼴泛参与突发公共卫⽣事件的应急处理,提⾼全社会的应急能⼒。

应急预案的条件影城⼀旦发⽣重⼤传染病事故,⽴即启动预案,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即到位落实各⾃的职责和任务,各单位所有⼈员都必须⽆条件服从领导⼩组的指挥。

应急⼩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预防管理组、综合预防治理组、应急防范岗、应急内勤岗。

(⼆)应急⼩组职责:

1、当影城现场出现疫情事故时,影城应急⼩组⽴即开始启动。

2、影城现场应急⼩组积极进⾏抢救患者;并上报分公司综合科、公司党群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等卫⽣防疫监督部门。

3、协助影城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作。

4、协助影城现场保护事发现场、维持秩序和做好现场消毒⼯作。

5、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和卫⽣监督部门,调查事发原因。

6、协助影城现场做好善后处理⼯作。

(三)应急⼩组成员分⼯:

1、组长:

(1)全⾯负责影城现场应急⼩组的领导⼯作;

(2)指挥影城现场开展应急处理⼯作。

(3)按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等卫⽣防疫监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落实各项应急⼯作。

(4)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等卫⽣防疫监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事故原因。

2、副组长:

(1)指导项⽬现场应急⼩组处理病患者、并维持、保护事发现场。

(2)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等卫⽣防疫监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事故原因。

3、预防管理组

(1)(现场处理)负责影院⽇常防疫⼯作(包括检测⼊场体温,健康码等),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各项救援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2)负责现场感染⼈员的救援,设置隔离区域,协助外部救援和医疗队伍开展⼯作。

(3)根据领导安排的消杀计划,对影厅内,卖品部,票房,放映间,及3D眼镜设备等进⾏专业消毒计划。并进⾏登记建档。

4、综合预防治理组:

(1)根据公司防疫要求,安排采购防疫必须的⼝罩、酒精、84液等防疫物资,并及时发出紧缺物资的警告信息。并进⾏登记建档。

(2)协助影城现场应急⼩组做好现场的保护⼯作。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