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方案1

鉴于近期我区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频发,为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确保居家隔离人员监管服务到位,现将具体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确居家隔离条件。

对满足单人、单房屋并有弯管下水的独立卫生间条件的,可落实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单人居家隔离,家中其他成员可借住至邻居、亲朋好友家中,严禁多人共同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人员因病需陪护的,可由1人陪护,2人同时居家隔离。

二、严格落实监管服务。

村(社区)要明确专人落实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管服务责任,采取无接触的方式,定期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资。

对需送餐的居家隔离人员,要用一次性碗筷,若被隔离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核酸检测阳性,由专业人员对居住环境消杀后,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城区居家隔离人员要采取贴封条、安门磁等方式,偏远镇村要在居家隔离人员房屋外围采取硬隔离措施,确保居家隔离人员“足不出户”“真居家、实居家”。

村(社区)工作人员要告知周边群众居家隔离人员的风险隐患,倡导共同监管,严禁串门、走动。

三、加强督导检查。

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村(社区)排查管控组、监督检查和考核组要经常性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反馈,督促属地村(社区)限期整改。

对因居家隔离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方案2

近期,国内疫情呈现多点频发、波及范围广、涉及人群复杂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省、市督导组检查反馈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强涉疫地区返平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落实工作方案如下:

一、居家隔离人员的闭环管理

(一)宣传倡导涉疫地区返平人员返平前提前向居住地村(社区)报备,了解管控政策。

如按规定需居家隔离,返平后第一时间单独居家隔离。

(二)如居家隔离人员在落实管控措施前,已与家人共同生活,该户全部人员需一并居家隔离。

(三)乡镇(街道)在接到第一落点推送的涉疫地区返平人员信息时,要通知居住地村(社区)干部“点对点”“人盯人”闭环接回,直接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

二、居家隔离“五包一”责任的落实

(一)乡镇(街道)责任人:一般由包村(社区)干部负责,主要职责:指导督促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村(社区)相关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村(社区负责人):一般由包网格干部负责,主要职责:对被隔离人居家隔离条件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一人一屋”居家隔离要求;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确保辖区人员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配合开展人员赋码、解码工作。

(三)卫健责任人:一般由乡村(社区)医务工作者负责。

主要职责: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实施健康监测,指导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四)公安责任人:一般由属地派出所负责。

主要职责:配合乡镇(街道)、村(社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妨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志愿者:一般由居家隔离人员之外的亲属、邻居或网格员负责。

主要职责: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服务。

三、严格居家隔离的标准

(一)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实行“一人一屋”,原则上做到单人单间单独隔离。

(二)因特殊情况必须共同居住的人,家人全部实行居家隔离。

(三)除外出就医、生育等特殊情况以外,要做到“足不出户”。

就医、生育等外出时,要主动向村(社区)报备。

(四)核酸检测原则上由指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上门采样。

(五)隔离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四、多措并举落实管控措施

(一)乡镇(街道)要对居家隔离条件进行再评估,对条件不具备的一律集中隔离。

(二)实行居家隔离告知承诺制度,推动居家隔离措施落实到位,杜绝私自外出、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

(三)加强对居家隔离人员的关爱和心理疏导,妥善做好后勤保障和心理疏导工作,保障好隔离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日常生活,确保居家隔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

(四)乡镇(街道)要建立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台账,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五)乡镇(街道)每日17:00上报居家隔离人员和核酸检测情况。

五、加强居家隔离的督导检查

(一)县疫情防控办每日对居家隔离人员开展督导抽查,了解居家隔离人员动态,并将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反馈。

(二)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隔离期间人员核酸检测、联系沟通等工作,加强抽查、监督及管控力度。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防止居家隔离人员“漏管失控”等现象发生。

(三)乡镇派出所、卫生院会要会同村(社区)要明确管控责任,全部落实管控措施,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坚决杜绝居家隔离人员超范围活动情况的发生。

对擅自离开的,依法依规处置。

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方案3

1.强化应隔尽隔。

从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及有本土疫情的县(市、区)返回人员实行居家单独隔离14天、次密接人员实行居家单独隔离7天、不具备集中隔离条件的人员落实居家单独隔离。

2.强化网格管理。

发挥“三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作用,落实“五包一”(乡镇(街道)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社区防控责任制。

3.强化生活服务。

社区(村屯)全面保障居家隔离人员基本生活,居家单独隔离人员所需生活物品由社区(村屯)工作人员代为采购,确保能够正常生活。

隔离场所要求

4.强化单独隔离。

除特殊情况外,隔离人员均需做到单独居家隔离,做到“单人单间单卫”,坚决防止私自外出,拒绝一切探访。

5.强化物防技防。

执行“三贴一牌一查一监控”管控措施。

“三贴”即对于居家单独隔离人员第一时间为其贴入户门封条,防止人员出入;在入户门上用红色纸贴告示,限制亲朋好友前来访视;在单元门上贴红色纸告示,提醒邻居做好防护,鼓励举报。

“一牌”即在小区(村屯)入口挂公示牌,标明本小区(村屯)有居家隔离人员,提醒民众做好防护,小区(村屯)出口把好关,控制住被隔离人员外出。

“一查”即每天包保人员不定期巡查被隔离人员是否单独在家,安装电子锁。

并做好安抚、答疑、服务,并做好记录。

“一监控”即在入户门口安装无线监控视频设备,监控设备与包保专班人员手机联网,被隔离人如外出即报警提示。

保证24小时管控到位,达到有人有效实时监管,确保对隔离人员动态监测到位。

健康监测要求

6.强化核酸检测。

在落实管控第1、4、7、10、14天时由专业机构进行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前实行双采双测;次密接人员每天一次核酸检测。

根据防疫需要调整核酸检测频次的,落实相应防控政策。

7.强化医学观察。

确保社区(村屯)每日对隔离人员健康状况进行随访、每天上门测体温两次,专人负责,记录详实,对隔离人员身体、心理、生活等方面密切关注,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上报,并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8.强化消毒消杀。

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日常督促居家隔离人员定期开窗通风;对所在楼道进行每日消毒;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用一次性垃圾袋密封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运输,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隔离人员要求

9.做好自我监测。

每日至少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主动向社区报告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