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转后,各单位要及时进行复工复产,下面小编整理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篇1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 XXXXX 有限公司复工后的各项工作开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全体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特编制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方案。
1.3 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全体员工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指导;健全各级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深入贯彻落实各级防护工作,做好企业各项任务分配,确保各项工作和任务顺利完成。
1.4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 XXX 有限公司关于复工复产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
2.成立复工复产领导小组
2.1 复工复产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复工复产期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推进各项工作,特成立防止新冠肺炎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本企业的各项防疫工作。
2.2 领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其职责
(1)组长
组长由企业综合管理部总经理担任。
负责复工复产领导小组的指导性工作,对企业防疫及复工复产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组长
副组长由企业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担任。
协助组长做好各项工作,主要负责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
2.3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企业复产复工指导小组设在综合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新型肺炎防疫综合协调工作、防疫应急问题和突发事件处理,组织制定、修订卫生防疫有关的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
(2)负责企业防疫有关的各项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收集分析防疫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更新防护宣传手册;
(3)负责落实企业的值班制度, 做到值班人员在岗、值班电话畅通,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
(4)做好“一人一档”建档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级政府,检查上班员工口罩佩戴情况,上班前和下班后为上班员工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
3.复工前排查工作
确保复工前排查到位,对全体员工的行程、接触史进行统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
3.1 制定防控方案
确保防控有章可循,明确防疫责任机制,制定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企业防疫防控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防疫防控措施、排查制度、后勤保障、日常管控、应急处置、员工返岗安排等内容。
制定卫生防疫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
3.2 储备物资、消毒到位
3.2.1 根据员工数量和防控要求,准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包括不少于两周的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配备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并建立库存和使用台账,发生变化时及时登记在册。
3.2.2 定时消毒重点区域(办公室、电梯、食堂、卫生间);食堂注意食物安全,推行分餐制,避免聚集就餐,加强对餐具的消毒及管理;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如走廊、地面、电梯和休息区的桌椅等做好清洁消毒;在电梯内部、卫生间等张贴“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等宣传画;加强卫生间清洁消毒,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洗手池旁增加酒精消毒剂或免洗手消毒凝胶,并提示员工及客户洗手后进行消毒。
3.3 返岗人员登记
详细记录员工身体状况、假期外出情况、有无密切接触史等信息;对每名员工近14天的去向进行排查;对有过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建立重点监控类清单,规劝其留在当地暂不复工,鼓励员工延迟上班;对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要排查其返回时间,按规定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确保其隔离观察14天并经体温检测正常、无不适症状后方可上岗;每天早晨对全体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对于来自新冠肺炎高发省份的员工进行重点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4.复工期间跟踪管理
4.1 封闭管理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本企业办公场所;每日对全体上班人员进行入企前体温检测,按规定上报复工人员情况、重点监控类人员情况、员工健康状况;建立和落实复工上岗前个人防护知识培训制度。
加强健康教育,多种方式普及防疫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2 物资分配到位
确保每位员工的生命健康,向全体员工发放防疫物资,规定每位员工上班需全程佩戴口罩,统一采购并做好分配登记工作,及时补充相应物资,确保有足够的防控物品,保证企业经营生产和员工健康防护。
4.3 防护措施全面
将工作场所分为公共区域、室内工作场所和室外工作场所三个部分,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做到防护无死角。
4.3.1 减少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区域逗留时间,如前台、走廊、洗手间、茶水间等,逗留期间要正确佩戴口罩。
4.3.2 少触摸公共区域物品,接触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部位时用纸巾遮避,用完后立即扔入废弃纸巾专用垃圾桶内。
4.3.3 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增加消毒的频次,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乘坐电梯时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
严格控制客梯和货梯混用。
4.3.4 员工上班期间必须时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4.3.5 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措施,废弃口罩放入指定垃圾桶内,每天2次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带盖垃圾桶。
4.3.6 对各个出入口、办公室、电梯、食堂、卫生间、休息区进行清洁消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物品的流向设计,尽量保证人员和物品相互隔离,楼内垃圾等污染物品与干净物品无交叉。
4.3.7 暂停集体早会、培训、开会等集聚性活动,督促员工日常佩戴口罩。
防疫防控期间,提倡视频和电话会议,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谢绝外部供应商、客户来访。
4.3.8 办公场所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4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4.3.9 要求所有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
4.3.10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抵达公司后立即洗手消毒,方可开始办公。
5.应急处理措施
5.1 疑似员工处理
5.1.1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及上级机关进行汇报,并向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情况,协助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5.1.2 立即对办公区域进行封锁,对现场其他有可能感染的同事进行隔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接触感染后,对办公区域内所有用品用有效氯溶液进行消毒。
5.1.3 调查员工感染原因,查明员工活动区域和密切接触人员,编制成书面报告,以便对其进行隔离观察。
5.1.4 保护公司内部易感染人群,禁止人员自由活动,控制疾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大,防止其进一步感染路人及家属。
5.1.5 全体员工发现传染疾病人或疑似传染疾病人时,必须立即上报复工复产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立即上报企业决策层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5.2 应急处理
5.2.1 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人员及主要领导要了解实际情况,同时立即前往相关部门迅速按照各自分工采取应急措施。
5.2.2 发现疑似感染员工初期,部门内其他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对其进行隔离并用消毒液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排除一切不利因素,控制事态发展,防止进一步蔓延、恶化。
5.2.3 确认感染后,领导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采取措施,在救护及事件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5.3 救援处理
5.3.1 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内有专人分别负责:接待、监控、后勤、信息和善后,组员各司其职,保证救援工作快速、有效进行。
5.3.2 接待人员承担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应急指导小组的指示及其他任务;负责向急救中心、 防疫定点医院以及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报告,同时迎接救护车,给救护车引路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5.3.3 监控人员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防控措施进行落实,对公司内各场所防控措施进行监督;负责对有传染源的办公室进行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5.3.4 后勤人员负责收集、统计、评估防疫、救护工作中所需物资准备工作(如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确保充足的物资供应和及时供给调用工作。
5.3.5 信息人员负责整理并实时更新省市发病情况及防疫进展,对全体员工定期进行防疫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最新的防疫进度。
5.3.6 善后人员在事件处理完成后,对现场进行消毒、清理,消除因为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环境污染,安抚同办公区域内员工及感染人员家属的情绪。
6.总结
对在复工复产期间发生突发情况时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信息并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或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甚至临阵脱逃的人员,进行处罚。
对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提出表扬,并发放相应的奖励。
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篇2
一、复工复产时间
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要结合疫情防控情况,科学有序分批分类复工复产。
原则上分四类:
(一)重大工程及急需开工的项目。
包括新晋高速、菏宝高速辉县站、G107新乡境改建、S306濮辉线卫辉上乐村至辉县高庄段改建工程等项目,2月10日起,可申请复工复产。
(二)其他项目。
包括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沿太行高速新乡段、濮卫高速新乡段、京港澳高速新乡新区站、S229辉原线、新延快速路等项目,2月17日起,可申请复工复产。
(三)货运行业。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结合疫情防控情况,由市交通运输局适时组织复工复产。
(四)客运行业。
按照《新乡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暂缓复工复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二、复工复产条件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建立组织机构。
项目业主要按照《河南省企业单位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制定完善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明确组织机构、人员、设备、进出场车辆管理、疫情应急处置等,切实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项目业主总负责,各参建单位具体负责、监理单位检查落实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目业主要实行日报告制度,每日向所在县(市)、区乡镇政府和地方交通运输局上报疫情防控情况。
(二)人员排查确认。
项目业主要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拟进入工地的人员基本情况、来新前活动轨迹、来新交通方式等信息进行详实排查并登记造册。
鼓励施工单位使用本地劳务人员。
新乡市区以外的从业人员须出具户籍地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委会以上组织或疫情防控部门开具的疫情安全证明。
(三)明确隔离区域。
按照疫情期间外地来新人员一律实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规定。
xx等省外重点疫区及省内重点地区(信阳、南阳)来新人员居家隔离观察14天;省内(不含信阳、南阳)其它地市来新人员居家隔离观察7天。
现场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由施工单位建设彩板房等满足需要的临时隔离观察房间,不具备条件的由施工单位采取在外租赁方式,明确统一的隔离观察场所(提供租赁合同)。
(四)实施封闭管理。
工程项目多个出入口的应采取封闭措施,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对所有进出项目作业区域的车辆、工作人员或外来人员一律实行“测、查、询”(测量体温、查验身份、询问动向)并进行实名制登记,严密掌握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及行踪,门卫每岗不得少于2人。
(五)储备防护物资。
结合人员配备等实际情况,应连续储备满足一周以上需要的体温计、口罩、消毒剂等疫情防控用品和物资,并配备“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
(六)职工食堂管理。
工地食堂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炊事人员健康证件齐全,按照“宜散不宜聚”原则,错时分散就餐或供应盒饭,并设置密闭式泔水桶。
(七)工地宿舍管理。
工地宿舍必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设置可开启式窗户,保持室内通风,严禁使用通铺。
工地内应单独设置临时隔离观察房间。
(八)开展消毒防疫。
实施施工现场环境整治,对人员使用频次较高的设备机具和现场办公区、职工食堂、宿舍、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消杀和卫生清扫,并建立消毒消杀台账制度。
项目作业区域要确保规范有序、整洁卫生、空气畅通且具备防控管理条件,无积存生活垃圾和污水。
项目开复工前,各作业区域必须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开复工后,每天要定时进行消毒杀菌,并建立消毒消杀台账。
项目所有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同一区域作业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每天早晚2次对作业人员逐一检测体温并记录在案。
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作业现场应立即暂停作业、实行有效隔离阻断。
项目业主应立即报告项目所在县(市)、区乡镇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并及时安排患者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九)安全生产防护。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各项防护措施已落实到位。
(十)施工扬尘治理。
文明施工、扬尘治理“6个100%”防治措施已落实到位。
三、复工复产审批
(一)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和项目所在地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项目业主要按照“应开尽开、能开快开”的原则,抓紧对照复工复产条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准备和自查整改,符合条件后,立即向市领导小组提出复工复产申请,获批后迅速组织复工复产。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各项目业主承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负责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接受所在县(市)、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和各项安排。
(二)落实属地管理职责。
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统筹做好本辖区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工作。
(三)严格督查指导。
市领导小组要强化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督查指导,对复工复产后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的,将采取责令停产停工、约谈通报等措施,并督促项目业主立即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予以从严处理。
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篇3
为积极落实国家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企业应必须确实有效隔离传染源、切断风险源,再结合本地区的疫情防控需要并且经过公司住所地防疫防控指挥部批准同意的情况下,确保企业平稳过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分步、分期、分批次的复工,保障各项预防处置工作落实到位,制定如下参考方案:
一、明确责任主体并健全公司疫情防控指挥机构
企业必须承担疫情预防处置主体责任,要做好企业范围内的场所及企业人员的疫情防控,健全本公司疫情防控指挥机构。
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长:董事长、执行董事或总经理
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指挥长:副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
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某行政总监或人事总监
公司疫情防控成员:公司全体员工
二、复工复产前期防疫准备
1、制定应急预案。
复工企业需提前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积极采取疫情防控应对措施,成立专班、明确专人,应急管理、出入管理、餐饮管理、出差管理、会议管理等各项防控预案到位。
2、强化日常监管。
企业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每日填报《复工人员情况排摸表》,并做好所有复工人员健康状况登记。
3、申请复工员工如果与确诊或疑似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必须向企业居住地社区主动报告,必须主动接受为期14天的企业定点隔离点或居家隔离,相关情况同时报所在地街道或主管部门。
具体工作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严格执行。
4、掌握员工动态。
对市外已返公司住所地的员工、其他城市员工或接触过确凿及疑似人员的员工,制定落实员工分次分批到位方案及防控措施。
5、配备防疫物资。
生产物资、生活物资、防控物资由企业自行解决。
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等开展宣传。
6、统计公司储备的.医用口罩、KN90或KN95口罩,防护服(主要以环卫消毒)、防护眼镜,75%酒精(脱脂棉)/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血氧仪、喷雾器、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
7、制订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8、严格场所管理。
对于配置值班宿舍的企业,日常管理参照小区封闭式管理要求执行,由企业落实值班宿舍各项防控责任,并及时向所在辖区的街道、主管部门报告。
9、为防范未然,企业需设立隔离点,落实管控措施。
同时,在厂区出入口、办公人群集聚区域设立临时体温检测点,做好到岗人员每日健康监测。
三、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安排
1、公司各级部门提前统计各自人员预备到岗情况并汇总报告到人力资源部门。
从本市区以外员工以及较大疫区返工的员工、相关方(含供应商、物流、业务外包、派遣方)进入公司前须组织医务人员全部检查后无异常方可进入。
复工期间必须戴口罩并做好其他防护措施,复工第一天全员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宁可慢不可错。
2、提醒员工在家期间及恢复生产后在疫情管控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
3、员工上班后有任何员工发现身体异常如: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以及腹泻等症状必须立刻上报各管理层,并立刻进行现场消毒和安排员工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将确诊结果通知公司。
4、所有员工、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公司前必须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禁止入场,并报告公司及对接人。
外来人员还须自行佩戴口罩(长期业务方公司提供临时预备口罩)。
5、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确认工作,所有外来人员必须在门岗登记,姓名、电话、近期是否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人等信息。
按照政府规定向企业报备自我隔离,公司按照上班考勤,属地管理部门每日通过微信QQ视频抽查居家隔离情况,可以居家办公灵活处理工作事宜。
6、复工复产前,上班前,公司组织医务人员对公司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每天一次。
重点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及吸烟点,安排专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
中央空调按照技术书采取进风消毒过滤。
7、确认公司集中食堂的安全卫生措施,食堂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
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
就餐采取分批进行,间距至少保持2米。
8、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佩戴手套、防护镜和医用口罩、防护鞋。
9、一次性的必须集中扔弃,重复性防护用品必须集中消毒处理,禁止未经消毒反复使用。
10、餐具统一由服务人员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来从公碗和盘子里夹菜,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餐取菜。
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
11、在卫生间、食堂等主要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
要求员工饭前便前便后必须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流水冲洗。
12、门卫、服务人员、保洁、绿化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胶皮手套每日应更换上述防护用品。
13、复工后,公司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
该物资作为日常防护物资及应急处置物质按需发放。
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废旧换新,防止不合规扔弃传染。
14、在各自劳动岗位上,非人与人接触环境,也必须佩戴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并且每3小时更换一次。
15、禁止随地吐痰,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公司指定的专用有盖医用废弃桶。
16、各公司的车间、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保持开窗通风(不含中央空调),每天上下午各至少两次,每次60分钟。
17、公司在防疫期停止前,暂时取消或控制人数参加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停止因公出行、聚会等。
18、注意个人卫生,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出行,降低乘坐电梯频率,低楼层乘客可以走楼梯步行,不要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取下口罩,随身携带卫生纸(手套),可隔着卫生纸(手套)按电梯按钮。
卫生纸(手套)使用完毕妥善处置。
等候电梯时站在厅门两侧,不要离厅门过近,不要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
乘客走出轿厢后,按住电梯厅外按钮不让电梯关门,等待片刻再进入电梯。
尽量避免与多名陌生人同乘电梯,时间充裕的乘客可耐心等待下一班电梯。
尽量不要用电梯搬运物品,减少随身物品与电梯轿厢接触。
乘坐电梯后,及时洗手、消毒。
19、工作沟通采取微信、QQ、电子邮件方式,确需要当面交流必须做好防护并保持2米以上。
20、不信谣,不传谣,严禁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