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疫情期间防聚集工作方案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疫情期间防聚集工作方案1
为加强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新冠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消除新冠的危害,维护学校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根据《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小组
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校医院新冠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新冠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与组织协调,保证疫情处置工作的快速应对、高效运转。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略
职能要求: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反应快速、联防联控。
二、预案启动
当一日内连续发生10例以上与流行病学相关联的新冠例;或在一日内连续发现3例以上(含3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新冠人。
或个别宿舍、班级、年级一日内同时或先后出现2例以上与流行病学相关联的新冠例。
在校办的统一领导下启动新冠防控应急预案。
(一)隔离救治
做好病例接诊工作,凡新冠或疑似新冠例均应及时隔离,合理把握隔离期限,同时实施必要医学处置。
(二)转诊追踪
凡新冠或疑似新冠例均应及时转诊至专业结防机构就诊并及时追踪其诊疗信息,疫情期间转诊病例一律需专业结防机构开具证明方可复学。
(三)疫点消毒
1.凡新冠或疑似新冠患者的宿舍、教室均应使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消毒,地面、物具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清扫或擦拭消毒;
2.疫情期间可适当扩大消毒范围、酌情增加消毒次数,或在公共场所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消毒。
3.加强医疗器械与医院环境消毒,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院感发生。
(四)密切接触者筛查
配合相关专业防治机构,严格按照具体标准进行病例筛查工作。
(五)加强疫情监测
1.辅导员/班长应及时了解同学健康状况,如发现有咳嗽、咳痰以上或有咯血或血痰等新冠可疑症状者,及时向校医院报告,并督促其及时就诊。
2.校医院应提高警惕,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经开区疾控中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将病人转诊至新冠防治机构。
3.新冠患者所在班级加强症状筛查,加强体温晨午检;其他班级开展晨检、有因病缺课、缺勤学生及时报告校医院;
4.校医院加强疫情信息报告,学生处及时与师生、家长解释沟通,避免不必要恐慌。
(六)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改善室内通风条件和环境消杀。
(七)校医院加强新冠诊疗业务学习,健教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冠防控健康教育。
三、预案终止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继发新冠新发病例后,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终止预案。
四、总结评估
评估疫情影响后果、总结防控措施效果,及时上报经开区疾控中心。
妥善保存资料并作为今后新冠防控的经验与借鉴。
学校疫情期间防聚集工作方案2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生命至上、主动抢险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要把救助人员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助,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尽最大可能展开救援工作。
迅速报告、及时处理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当事人、目击者及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开展应对灾害事件工作。
3、依法管理、强化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4、预防为主、保护财产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提高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积极抢救财产,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领导
1、有效开展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学校突发疫情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处室,成立现场指挥部。
2、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根据突发疫情灾害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核实灾情,制定救灾方案,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并落实救灾措施。
3、学校成立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总指挥:校长、书记副总指挥:副校长成员:中层以上领导、各处室主任、年级组、班主任、保安由校长担任救援总指挥,任现场指挥。
抢险行动组组长:xxx成员:xxx疏散引导组:各班班主任通讯联络组:办公室人员救护组:校医后勤保障组:总务处4、职责范围抢险行动组负责发生灾害时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营救,尽力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引导组负责指挥师生转移到安全场所;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和上报工作;人员救护组负责为现场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并在第一时间就近送至镇级以上医院;后勤保障组负责妥善保管从现场抢救出来的物品,对贵重和危险物品要派专人看管并逐件登记造册,以免重复损坏、丢失;为现场救护工作提供车辆、水、食物等物资服务工作。
三、预警预防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学校成立学校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还要经常对建筑物、树木,排水,供电、厕所等组织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食堂、教室、宿舍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常抓不懈,养好习惯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
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
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洗手。
加强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四、监测报告突发事件监测建立突发疫情灾害事件的监测系统。
健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学校疫情期间防聚集工作方案3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学校要进一步排查,将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患病病人,进行登记,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疫情灾害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突发疫情灾害事件报告程序。
3、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4、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瞒报、缓报、漏报突发事件。
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要严格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追究责任。
四、处置流程班级处置流程:
1、日检:每早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出勤人数。
2、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告知年级、校医。
3、劝说:发现身体不适或发热学生,必须劝其看病,在家休养。
4、记录:及时统计患病具体情况并上报学校。
5、跟踪:每天知道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保持联系。
7、消毒:做好班级室内外消毒工作,停止集体性活动。
8、观察:对痊愈后返校学生及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
学校处置流程:学校一旦发现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应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1、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