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创建无疫小区工作方案精选5篇。

创建无疫小区工作方案精选篇1

为构建“零疫情”的最基层防线,杜绝疫情村(社区)传播风险,快速有效处置疫情,真正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切实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关于在全市开展“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无疫小区(社区、村、企业、单位、园区)”创建专项行动,制定有关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组织向一线覆盖、人员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倾斜、力量向一线聚集,全面强化疫情防控网格化、区域化管理,实现疫情源头防控工作组织有序、管理严密、措施精准、成效显著。

二、创建目标

以14天为一个周期,全区所有住宅小区(含无物业管理小区、自然村)争创疫情“零发生”,实现小区内无一例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应隔离密接者。

三、创建要求

1.网络织密好。

每个小区均建立支部、每个楼栋要配有楼栋长,并在楼道处张贴相关信息,实现工作全覆盖。

建立“街(镇)—社区(村)—小区(自然村)—楼栋”各层级创建行动微信群,推动创建专项行动扁平化指挥、全员化动员。

发挥小区组织、楼栋小组政治引领作用,完善小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监督检查、服务保障等运行机制。

发挥近邻建优势,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属地街道工委(镇委)配合,开展“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活动,发挥近邻建联盟作用,协调共建单位力量增援小区抗疫,配强小区防控力量。

强化小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推动小区疫情应急处置严密高效。

2.防疫措施好。

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全面开展小区人员摸排,精确“人头定位”,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及时掌握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等人员情况,及时转运高风险人群。

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做到检测快速高效,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

严格实行小区闭环管理,对照小区防疫工作做到“八个有”和“五个一律”(见附件1),做好小区入口管控和外来人口管控,切断疫情在小区间传播途径,实现全员参与、全程防疫、全域防疫。

3.信息共享好。

发挥员“传声筒”作用,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小区群众主动报告个人涉疫事项,尤其是需要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在隔离期间,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并主动上报有关信息。

小区组织、小区物业企业、小区群众发现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或出现中高风险比较多的敏感地区行程史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等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属地组织报告

用好“云课直播间”、近邻交流群等数字建平台、新媒体载体,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保证群众情绪安定,不造、不传、不信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积极参与小区自我管理,增强小区群防群治合力。

4.需求满足好。

以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温暖群众为重点,深入小区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通过网络、热线等形式,征集意见建议,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对居家隔离接受医学观察的群众,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对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及时组织专业力量疏导干预。

安排24小时值班电话,方便群众寻求帮助。

对小区内的特殊XX,要摸清底数、健全台账,深入了解社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空巢老人、残疾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不同情况和需求,明确帮扶内容,实现精准关爱帮扶。

5.个人防控好。

小区员要带头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教育引导小区群众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出入公共场所自觉配合扫码测温、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社交距离。

尽量居家生活,合理安排出行,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组织、参与大型聚会、聚餐、培训、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实行红白喜事简办速办。

要带头接种新冠疫苗,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作用,模范带动60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疫苗。

引导群众及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防范区的人员保持单位、住家“两点一线”,推动小区群众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

6.环境维护好。

设立员示范岗、员责任区,动员离退休干部、业委会成员、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引导小区群众共同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严格落实病毒消杀措施,对电梯、楼道、主干道和企业、单位、园区等公共区域、重点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处置要求,规范设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临时收集点,做到“日产日清”。

宣传引导小区群众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及时清理责任范围内的垃圾、杂物。

发挥员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督导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损毁环卫设施、随意乱丢垃圾、乱倒污水等行为。

四、行动步骤

1.全面动员。

小区组织根据自身防控任务实际,制定符合当前工作重点的“无疫小区”创建动员公告,并依托入户走访、微信QQ群、社区公众号、社区公开栏、楼栋宣传栏等方式,向小区员和群众“点对点”发出,做到动员全覆盖。

2.快速集结。

发挥近邻建工作优势,整合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网格员、楼栋长、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无疫小区”创建工作,建立学习交流、沟通协调、问题反馈等机制,形成建引领下的群众自发自治、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3.精准领命。

结合参与创建“无疫小区”人员的特长,根据小区防控实际需要,组建相应的“无疫小区”志愿服务队(见附件2),内容涵盖卡口管理、人员摸排等9类疫情防控措施,明确以支部委员、员骨干等作为志愿服务队长,牵头落实服务内容。

4.严格实施。

对照“六个好”创建要求,构建各小区志愿服务队长报告、小区支部汇总、社区(村)组织跟进、街道工委(镇委)督导的四级联动推进机制,确保“无疫小区”各项任务和服务落细落实。

5.定期公布。

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每个周期根据街(镇)初审上报情况,对“无疫小区”进行验收,通过各类媒体发布“无疫小区”名单,在小区醒目处悬挂“无疫小区”牌匾,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五、工作保障

1.强化领导。

各级组织要把“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作为检验自身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标准。

区级层面成立以住建、民政、卫健、城管、大数据、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创建专项行动议事协调机构,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好创建工作。

明确街道工委、镇委作为创建专项行动的第一责任单位,各小区所在的社区、村作为具体责任单位,牵头做好各小区、企业、园区创建专项行动的领导、组织、发动、实施、初审等工作。

区直单位要深化“双报到”工作,发动员干部下沉一线,积极融入创建专项行动,发挥自身能力、资源等优势,全面充实基层防控力量。

2.鼓浓氛围。

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各个主体的宣传作用,街道工委、镇委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新乡土化、民俗化的宣传载体,用简短、逗趣、诙谐的方式把创建专项行动意义解读好。

相关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以动漫、案例、微视频等方式推动“六个好”创建要求在小区落实好。

辖区(共建)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更多资源在小区集聚,为宣传工作奠定人员和物质基础。

各级组织要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大力宣传总结在创建专项行动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挖掘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推广和交流。

3.落实奖惩。

深化疫情防控一线考核工作,重点了解在“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中,属地组织领导组织情况、职能部门主动融入情况、辖区(共建)单位参与创建情况、员干部发挥作用情况,切实在急难险重中识别和考察干部。

强化创建专项行动成果运用,将开展成效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调配、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积极发现属地基层组织中表现优秀的一般干部,列入社区(村)“两委”后备队伍,优先其进入社区(村)“两委”班子。

坚决落实领干能上能下规定,对在创建专项行动中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问责。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用好费专项资金和行政经费,重点保障防疫物资采购、一线工作人员慰问等。

4.因地制宜。

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各单位要结合本实施方案精神,从社区、村、企业、单位、园区等实际出发,参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分类指导,保障创建专项行动全覆盖。

结合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与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本单位本部门当前防控重点工作与创建专项行动的结合点,杜绝形主和教条主义,做到统筹谋划、统筹实施、统筹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创建无疫小区工作方案精选篇2

为认真贯彻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筑牢城乡(村)、居民小区的第一防线。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在全镇开展“无疫小区(村、社区”建设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镇所有行政村和社区。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提高全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健康生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营造“健康无疫小区(村、社区),健康家庭,健康生活,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全镇无“四类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发生。

力争全镇社区(村)全部建成无疫小区(村、社区),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期间的好做法好习惯坚持下去,形成更健康、更文明的新时代社区(村)生活新风尚。

三、创建标准

无疫小区(村、社区)指小区(村、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完善,居民群众卫生习惯好、防疫意识强,个人防护意识高,自觉遵守疫情管控各项规定,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从未发生过疫情的小区(村、社区),或者小区(村、社区)虽然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发现及时、管控到位、处置规范,疫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已经解除的社区(村)。

同时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组织机构健全(15分)

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村委会、居委会要内设公共卫生委员会,村(社区)支书兼任公共卫生委员会主任,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制度,有办公场地和专兼职人员。

各居民组组长负责本组群众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四方”协同防控机制完善(15分)

认真履行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镇区内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市监所、应管局、执法队等有关部门要履行行业部门管理责任,镇要认真落实分级分区管控主体责任,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措施。

村(社区)做到“十有”:有防控工作机制、有政策宣传措施、有健康教育措施、有测温登记措施、有消毒消杀措施、有物资保障措施、有疫情病情报告措施、有环境卫生清洁措施、有监督劝导措施、有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任务具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社区(村组)居民群众等有关人员严格依法履行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义务,强化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基层健康治理良好局面。

(三)规范落实防控措施(55分)

1、底数清楚。

村组居民摸排动态精准,每天排查到户到人,精准掌握居民身体状况(发热、患病等),特别是来自高、中风险地区传播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底数和身体状况,工作台账清楚明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0分)

2、疫情管控精准。

高风险地区村组实行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封门闭户、服务上门”防控举措;中风险地区村组实施封控管理,实行“只进不出严禁聚集”等管理措施;低风险地区村组落实好戴口罩、测体温、“亮码”通行及“非绿码”人员禁入、24小时值守等。

(10分)

3、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新冠疫苗接种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应接尽接;防控政策和健康防疫知识宣传进家庭,家庭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场所设置健康(防疫)宣传栏,居民对疫情防控政策和卫生防疫常识知晓率高;居民能够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室内公共场所、密闭场所和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口罩佩戴率达到100%;重点场所设有疫情防控监督员,履行监督劝导职责;居民能够加强个人自我防护,严格落实“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消杀消毒、除灭“四害”、垃圾分类投放等,不信谣、不传、不造;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和管理规范。

(20分)

4、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积极组织居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小区(村组)路面平整,环卫设施完善,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扔乱排等现象;公共区域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清扫,垃圾日产日清,中高风险地区生活垃圾采取定人定车定路线方式闭环清运;电梯、楼道和公共区域等重点场所和设施定时进行通风和预防性消毒;小区(村组)内超市、农贸市场等管理规范,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做好消毒消杀工作。

(15分)

(四)保障措施健全(15分)

村(社区)内各级员干部能够主动响应号召,落实“双报到”制度,主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做好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沟通渠道畅通,无投诉。

对特殊困难XX提供上门服务和必要保障,保障正常生活和就医需求。

安排专业人员对居家隔离接受医学观察的居民做好情绪疏导、心理安慰等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22年10月15日前)

镇疫情防控办公室、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市场管理所、应急管理局、执法队等部门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创建任务。

各村(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创建责任。

(二)试点创建阶段(2022年10月底前)

按照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方式,镇疫情防控办公室、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市场管理所、应急管理局、执法队等部门加强培训指导、督促检查,开展示范创建成效评价,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2022年10月底前,首批试点无疫示范小区(村、社区)挂牌,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总结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三)全面创建阶段(2022年11月一长期坚持)

坚持重质量、重效率、重长效,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

镇疫情防控办公室、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市监所、应管、执法队等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无疫社区(村)验收。

验收达标的,报县进行备案。

首批验收后,启动第二批,以此类推。

验收未通过的,加强整改,在下批次复验;验收通过的,持续巩固提升建设成果。

力争2022年底,全镇所有村(社区)创建成无疫小区(村、社区)。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