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疫情期间复工返岗人员管理方案通用4篇。
疫情期间复工返岗人员管理方案通用篇1
关于加强国内涉疫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疫情管理工作的通告
近期,xx市疫情仍处于多发态势,xx区、xx区、xx县也有相关疫情报告,我市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仍不可放松。
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现就加强国内涉疫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疫情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主动报备并配合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对7天内有xx区、xx区、xx.县、xx市等有疫情的非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来(返)人员,在抵前请通过“返乡二维码”等途径进行健康申报和报备,倡导抵后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从离开之日算起),前3天严格居家不得外出,并在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有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7天内有疫情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对7天内有疫情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采取集中隔离)。
二、加强重点服务场所管理
全市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健身房、桑拿、按摩、足疗、水疗、麻将馆、网吧、酒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通风不良公共场所要按最大承载量75%限流,落实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措施,出入口要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扫场所码,并查验行程卡,红黄码人员不得入内并及时向村(社区)报告。
商场超市、宾馆酒店、景区景点、农(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限定最大接待量,加强出入管理,做好通风消毒、设置“1米线”、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对发现有发烧咳嗽、红黄码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村(社区)报告。
三、加强排查
各村(社区)要主动加强排查,凡是发现辖区内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市来(返)人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备并开展健康管理;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起带头作用,积极动员亲属、好友和身边群众参与扫码,做到出入各类场所“扫码亮码、绿码通行”。
四、接种疫苗
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症的人员,应尽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针接种。
疫情期间复工返岗人员管理方案通用篇2
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安排部署,经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按照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原则,现就做好涉疫地区风险人员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做好涉疫地区入x人员报备服务工作
(一)明确报备范围。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街道),虽未公布中高风险地区但7日内社会面出现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街道)人员,在入x前应报备。
其他地区来x返x人员无需报备。
(二)畅通报备渠道。
各地要及时公布入x人员报备联系方式。
需报备人员应提前48小时,通过河北健康码“涉疫风险自报”模块报备,或直接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等报备,也可通过家人等代报。
(三)做好报备后服务保障。
负责接收报备的人员要精准掌握防控政策,做好政策咨询,分类进行登记报告。
县级防疫办要加强报备后管理,对需按要求实施集中隔离和居家医学观察的,要明确专人对接服务;对需按要求进行健康监测的,要及时纳入社区管理名单,全程服务管理。
二、精准实施管控和监测措施
(四)严格把握集中隔离对象。
对中高风险地区入x人员等风险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医学观察。
(五)严格把握居家医学观察范围。
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含直辖市的乡镇、街道)入x人员,虽未划定中高风险区域但7日内社会面出现本土阳性感染者的乡镇、街道(含直辖市的乡镇、街道)入x人员等风险人员,实施7天居家医学观察,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居家医学观察应“单人单户”或“单人单室”,同户居住人员一并实施居家医学观察。
(六)规范健康监测服务管理。
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入x人员,虽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但7日内社会面有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旗)其他入x人员,实施7天健康监测,做到“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七)规范隔离管控期间核酸检测频次。
集中隔离期间第1、2、3、5、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间第1、3、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三、做好入x人员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保障
(八)规范入x人员核酸查验。
除通勤人员外(与京津核酸查验要求保持一致),其他入x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x。
(九)做好入x后第一落点检测服务。
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街道)人员、7日内社会面出现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街道)人员,实行第一落点免费“抗原检测+核酸采样”,做到应检尽检。
对其他入x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根据本人意愿进行采样,做到愿检尽检。
四、继续实施常态化核酸筛查
(十)坚持每周组织开展免费预防性核酸筛查。
落实公共场所测温、验码制度,及时排查发现疫情风险;对17类重点人群按照不低于规定频次进行检测。
要在12小时内将核酸检测结果上传河北健康码,在河北健康码设置“核酸检测计时提醒”服务,方便群众及时查验。
(十一)便利群众核酸采样。
合理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优化核酸采样时间安排,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就便采样。
五、持续优化大货车保通保畅服务
(十二)严禁随意限制货车通行。
对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但行程卡带*号的司乘人员,经提前报备并实现“点对点”引导接送的,立即予以放行。
(十三)做好免费检测服务保障。
对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但行程卡带*号且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司乘人员,在第一落点提供“抗原检测+核酸采样”服务,抗原检测结果阴性的立即放行,实行“点对点”引导至装卸货物目的地,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
六、做好通勤人员健康服务保障
(十四)落实与京津一致的通勤管理措施。
压实属地责任,对京x、津x通勤人员进行清单台账管理,落实社区防疫服务保障、联系等措施;实行与北京、天津一致的通勤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查验制度。
(十五)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保障。
对没有规定期限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通勤人员,在第一落点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如因发生疫情导致难以正常通勤的,要为其工作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省防疫办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政策举措。
疫情期间复工返岗人员管理方案通用篇3
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稳妥抓好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
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