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共场所消毒要求和消毒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公共场所消毒要求和消毒工作方案1

一、消毒的一般要求

(一)、过氧乙酸适合于室内空气消毒、表面擦拭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适合于表面、地面、分泌物(排泄物)、垃圾、厕所和洁具的消毒;

(三)、酒精(乙醇)适合于办公用品和手表面擦拭消毒。

(四)、严格按照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和配制相应的浓度。

(五)、公共场所提供的个人使用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公用物品应每日消毒1-2次。

(六)、消毒后的物品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七)、从事消毒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消毒知识并做好个人防护。

(八)、每日消毒后要填写消毒记录。

二、常用消毒方法

(一)空气

1、自然通风。

每天至少通风2次,根据房间面积大小每次通风10-30分钟,条件允许可长期通风。

通风条件不好的区域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

2、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建议集中式空调原则上采用全新风运行。

使用回风式空调系统时,应加强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

(二)物体表面

1、做好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应当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对公共地带(物体表面、地面)和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2、对办公室内表面(如办公桌、椅、卷柜等)、经常使用的办公用品表面(如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可用75%的乙醇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20分钟。

(三)餐饮具

1、煮沸消毒1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

2、红外线消毒碗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

3、含氯消毒剂250-500mg/L浸泡15分钟。

4、使用餐具专用消毒器,请按使用说明。

(四)织物(衣物、被褥、座椅套等)

1、加热75-80℃,20分钟。

或煮沸消毒10分钟。

2、含氯消毒剂250-500mg/L浸泡15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五)洁具

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六)注意事项

消毒后的物品,应尽快用清水擦洗干净。

三、不同类别公共场所消毒

(一)办公场所

1、空气:自然通风、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保证空气质量。

2、各类表面:对公共区域的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办公室内经常使用的办公用品表面等,每日喷洒或擦拭消毒2次。

3、地面湿式清洁。

4、垃圾密闭存放,日产日清。

5、工作人员注意勤洗手。

(二)医院(诊所、门诊)消毒

1、空气:自然通风、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保证空气质量。

在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早、晚各30分钟。

2、各类表面:对公共区域的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消毒2次。

3、医疗机构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4、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前后应洗手并消毒。

手皮肤消毒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乙醇等手部消毒剂和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5、地面湿式清洁。

6、垃圾密闭存放,日产日清。

(三)旅、宾、招等住宿场所

1、空气:自然通风、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保证空气质量。

2、卧具:床单、被套、枕套等卧具及毛巾每客一换,及时消毒。

3、饮具:每客一换,清洗后消毒。

4、毛巾、浴巾等织物类:每客一换,及时消毒。

5、拖鞋:每客一换,及时消毒。

6、被褥:每周暴晒1-2次。

7、各类表面:对公共区域的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消毒2次。

8、地面湿式清洁。

9、垃圾密闭存放,日产日清。

10、工作人员注意勤洗手。

(四)商场(超市)

1、空气:自然通风、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保证空气质量。

2、各类表面:对公共区域的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消毒2次。

3、地面湿式清洁。

4、垃圾密闭存放,日产日清。

5、工作人员注意勤洗手。

(五)火车站、客运站等候等场所

1、空气:自然通风、合理使用集中式空调,保证空气质量。

2、各类表面:对公共区域的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消毒2次。

3、地面湿式清洁。

4、垃圾密闭存放,日产日清。

5、工作人员注意勤洗手。

公共场所消毒要求和消毒工作方案2

01、消毒区域

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消杀原则,对两校区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公共场所每天做到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02、消毒方法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