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开学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小学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最⼤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体健康、⽣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家庄市教育局关于转发〈河北省教育厅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确保20XX年秋季学期开学安全的⼯作⽅案〉的通知》等⽂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适⽤范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组织机构
建⽴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应急领导⼩组。
三、建⽴保障机制
(⼀)当学校未出现疫情时
学校疫情的预防应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
1、加强健康教育
本学期开学初,必须按照国家法律中有关健康教育要求,开齐、上⾜、上好健康教育课。并且复课时要利⽤好开学第⼀课,结合疫情给学⽣上⼀节疫情防控的专题班会,进⼀步提⾼师⽣的⾃我防范意识和能⼒,责任⼈帅美。
利⽤班级群、致家长的⼀封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和防治⼯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持。
2、学校建⽴完善的值班制度。确保每⽇有⼈在校值班,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门卫值守、管理⼯作,实⾏校园封闭式管理,严禁外来⼈员进⼊校园,责任⼈郝xx。
改善学校卫⽣设施与条件,备好消毒液及喷洒⽤具,加强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和校园内公共⽤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责任⼈贾xx。
3、我校已准备了⼝罩、体温计等必备物资。坚持做好每天的晨午检记录表以及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积极做好因病缺课的学⽣情况统计分析⼯作。对⽣病请假在家的学⽣要通过电话等⽅式询问病情,在校⽣病的学⽣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法通知家长的学⽣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医院就医,发现感染患者及时报告学校,责任⼈贾xx。
4、加强师⽣体制锻炼。学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最少⼀⼩时,增强体质,责任⼈贾xx。
5、学校做好疫情演练⼯作和应急处置⽅法。为了避免拥堵和聚集,采取⾼,中,低年级的学⽣错时到校⽅式,早晨上学7:30-7:40,五、六年级,7:40-7:50,三、四年级,7:50-8:00,⼀、⼆年级;下午放学17:20-17:30,⼀、⼆年级,17:30-17:40,三、四年级,17:50-18:00,⼊校师⽣佩戴⼝罩⾃觉间隔⼀⽶以上距离,执勤教师负责维持秩序,登记体温,经测温合格后列队进去教学楼,责任⼈郝xx。
6、采取延时、错时、分年级、分班级⽤餐或分班到⾷堂取⾷,避免⼈员交叉感染。各年级分不同时间段⽤餐。早晨7:00-7:15,⼀⾄三年级,7:15-7:30,四⾄六年级:中午11:45-12:00,⼀、⼆年级,12:00-12:15,三、四年级,12:15-12:30,五、六年级:下午18:15-18:30,⼀⾄三年级,18:30-18:45,四⾄六年级,学⽣戴好⼝罩有序进⼊⾷堂,洗⼿,间隔1.5⽶排队取餐,按间隔距离同向就餐,责任⼈郭素成。
(⼆)当学校周边出现疫情后的防治应急处置
1、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作,责任⼈张xx。
2、避免到⾼风险地区活动,避免接触症状(发热,咳嗽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如果学⽣与疫情病⼈密切接触过,应主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取得相关部门的证明后则可以正常到学校上课,责任⼈贾xx。
3、学校严格执⾏出⼊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员进⼊校园。疫情时实⾏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员进⼊校园,我校设有外出审批和外来实名登记,设⽴体温检测点,责任⼈郝xx。
4、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掌握和控制⼈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和去疫区的⼈员返校后,必须进⾏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员、发热⼈员,在取得相关治愈证明、解除隔离证明、医疗部门康复证明后⽅可返校,责任⼈张xx。
(三)当学校突发疫情后的防治应急处置
1、启动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后,应⽴即启动学校疫情应急领导⼩组⼯作机制,开展应急预案,上报中⼼。
2、应急措施
由校长张xx负责的学校疫情防治⼯作领导⼩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疫情防治⼯作。
主要职责包括:成⽴疫情防控领导⼩组,根据上级疫情防治⼯作预案制定本校的疫情防治⼯作预案;建⽴健全疫情防治责任制度;负责疫情防控⼯作的资料收集与归档⼯作;检查督促与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治措施;利⽤校内(外)、课内(外)的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对学⽣和教职⼯的疫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病科学知识;要求班主任建⽴每⽇学⽣缺课登记制度,发现有病症的学⽣,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向中⼼学校及县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积极配合卫⽣部门做好隔离、消毒⼯作。
3、迅速启动与实施措施
(1)建⽴和完善学校疫情防控负责⼈:各班级疫情防控的第⼀责任⼈为班主任,学校疫情防控的第⼀责任⼈为校长。
(2)教职员⼯如出现发热、⼲咳、乏⼒、⿐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即送往校隔离室并上报学校负责⼈,并再次测量体温,若症状持续应⽴即送往镇卫⽣院进⾏隔离治疗,镇卫⽣院电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外科⼝罩,责任⼈贾xx。
(3)学⽣如出现发热、⼲咳、乏⼒、⿐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送往校隔离室观察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责任⼈贾xx。
(4)教职员⼯或学⽣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校应⽴即送往校隔离室并⽴即向中⼼报告,中⼼⽴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发热门诊电话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责任⼈张xx。
(5)对共同⽣活、学习的⼀般接触者进⾏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责任⼈张xx。
(6)专⼈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或学⽣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并且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室内场所进⾏定期消毒,责任⼈贾xx。
4、善后⼯作
(1)学校突发疫情事件后,应⽴即将情况发⽣的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向上级领导报告;要尽快核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将突发病情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上报。并且对接触场所进⾏全⽅位封锁和消毒,责任⼈张xx。
小学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一、开学前
(一)制度要求。
1.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作出中小学开学决定。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安排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实到位。低风险地区学校开学前应当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加强健康管理。
2.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和工作联络人。
3.中小学校应当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
4.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教育部门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指导,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服务,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学校在开学前应当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对各项方案和预案进行培训,并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5.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返校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
(二)保障要求。
1.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2.校园内清洁消毒。
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提前做好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3.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为入校时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4.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
二、开学后
(一)入校时管理。
1.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2.登记排查入校。
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和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二)入校后管控。
1.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对住宿及参加晚自习的学生增加晚检,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重点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有无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时对患传染病学生复课的病愈证明进行查验。
2.学校应当每日开展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3.合理安排人员活动。
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集体活动。在校期间引导学生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4.科学佩戴口罩。
学生应当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
5.中小学校在教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
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好手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6.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加强对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口罩。
7.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宿舍出入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换气。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8.寄宿制学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应当定期合理安排学生出入校,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
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销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9.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
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