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全域静态管理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全域静态管理方案精选1
一、实施封闭管理。
所有村(社区)、小区原则上只保留1个出入口,所有居民足不出户,非本村(社区)、小区居民不得进入。
保供应、保民生、保生产和防疫相关的工作人员凭证出入。
有就医等紧急需求的,按紧急处置机制落实。
村(社区)、小区要建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队伍,设立暖心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二、实施交通管控。
除救护车、消防车、物资保障车和经批准的车辆凭证通行外,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暂停运营。
对高速公路、火车站、高铁站各出入口以及国省干线实施交通管控。
三、加强分类管控。
除征用和符合从严防控要求的酒店、宾馆外,其他经营服务场所一律停业。
暂停外卖、快递等业务。
保供超市、药店、餐饮企业暂停门店经营,分包无接触配送。
医院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有序开放。
各类学校继续实行线上教学,各类培训机构继续暂停线下教学,寄宿制学校全部实行封闭管理。
四、加强闭环管理。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出入口24小时值守,做好卫生消毒,加强人员排查,减少人员流动,落实全员健康监测管理。
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继续实行封闭管理,暂停探视、入院等活动。除保障正常运转外,各级干部一律下沉基层支援防疫工作。
五、加强个人防护。
广大人民群众要强化自我防护,保持良好心
态,自觉遵守防疫各项规定要求,分时段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做好个
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
如出现咽痛、干咳、发热、乏力、嗅觉减退
等不适症状,立即联系村(社区)报备,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排查,
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
六、压实工作责任。
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落实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五
包一”社区防控责任制。
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指令,对违反本通告
要求、干扰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全域静态管理方案精选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特制定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把疫情常态化防控作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突出”和“六个一律”部署要求,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确保疫情不反弹,实现“外部零输入、内部零传播”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机构
成立镇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成员由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负责对全镇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专班,负责疫情常态化防控具体工作。
(一)综合协调和物资保障组
工作职责:
1、负责调度、排查、收集、统计、分析各类疫情数据和信息,负责领导小组文字综合,对上做好相关数据报送工作。
2、负责做好防疫物资储备、采购、调拨等工作。
(二)消杀指导督导组
工作职责
1、成立消杀队伍,负责开通镇政府办公楼、村屯及人员集聚场所集中消毒杀毒工作,做好消毒杀毒记录。
2、负责指导和督点部位场所(超市等)的消杀情况,对消杀不到位的提出限时整改要求,实行闭环管理。
(三)网格巡逻联防联控组
工作职责:
1、按照“网格化+五户联防+巡逻队”的工作机制,对外来及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排查、上报、包保制度,落实发热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制度,落实排查和管控措施,做好测温、登记、扫码工作,并及时向综合协调和物资保障组上报信息,落实五户联防互相监督,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2、负责镇内重点部位人员及密集场所人员的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消毒、保持安全距离等)进行指导。
对集聚特别是打麻将、操办红白喜事等集聚行为进行疏导、劝返和阻止。
3、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对不按照要求违规营业的经营场所的管理,拒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4、村屯外来人员落实专人测温、登记、扫码,发现发热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安排村医现场随诊处置。
(四)宣传疏导组
工作职责:
1、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宣传报导工作,通过树立正反面典型,做好舆论引导。
2、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村屯群众防疫知识知晓率,主动按照疫情常态化管理村规民约积极参与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3、对村屯群众出现的思想懈怠、麻痹大意、拒不配合等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纠正。
(五)村屯环境整治组
工作职责:
1、成立村屯环境整治督导检查组,规范农村群众家庭和个人卫生行为,落实门前三包,做好庭院打扫,按要求定点投放垃圾。
2、加强村屯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做到日产日清。
做好每日考核,发现问题,督促公司及时整改。
3、做好居家隔离人员垃圾封闭收集转运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六)应急管控处置组
工作职责:
1、负责密切关注镇辖区内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积极化解,稳妥处置因疫情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负责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统筹调配应急力量。
3、第一时间对上报的发热人员情况做出反应,对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人员及时协调医疗部门实施首诊、转运、隔离等管控措施。
4、严格落实居家隔离人员“五包一”管控措施。
(七)监督检查组
工作职责:
1、负责对镇辖区内各级防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负责与上级监督指导组对接,积极配合工作,同时对反馈问题进行核实,推送相关组别落实整改措施,整改结果及时反馈上级监督指导组。
三、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任务
(一)做好常态化排查工作。
重点排查镇辖区内境外、国内及重点地区返乡、发烧发热相关症状、购买“一退两抗”药品等相关人员,排查工作要做到“四清”,即常住人口底数清、境外、省外流入人口底数清、“四类”重点人员底数清、重点地区返回人口底数清。
(二)做好常态化村屯网格化管控工作。
各村要做到撤卡不撤责,常态化做好村屯管控工作,制定“网格化+五户联防+巡逻队”工作机制,督促村民养成居家通风消杀、外出佩戴口罩、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等疫情防控习惯。
各村严格落实每日报告制度,按时将本村内人员摸排情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到镇领导小组。
(三)做好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常态化管理工作。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值班值守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制度并建立台账;把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四)做好常态化宣传引导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思想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村村响”、微信群等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
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调度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工作机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常态化防控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强化防疫知识学习。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文件和决策部署,熟悉了解疫情防控有关知识,精准掌握各项防疫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全力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三)强化督导检查。
建立督查机制,聚焦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常态化防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明纪律要求。
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求实效、欺上瞒下等严重影响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要坚决查处,严肃。
全域静态管理方案精选3
一、指导原则
按照泰州市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切实做好我镇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村居、企事业单位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全镇上下要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路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原则,落实好各项防控举措,坚决防止疫情出现反弹回潮。
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各单位要制定具体防控工作方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
二、人员和职责分工
(一)办公室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1)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分析研判全镇面上的疫情管控情况、督查推进疫情管控措施的落实、汇总汇报每天工作情况、及时筹备组织相关会议、统筹协调其他小组的工作情况。
(2)加强疫情监测。
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两节”期间医疗服务,做好院感防控。
发现疫情后立即按照相关预案方案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统筹指挥调度,做到“疫情风险早识别、指挥体系快启动、核酸检测广覆盖、流调溯源不遗漏、社区管理控传播、风险划定防输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
(二)排查筛查组
1、组成人员
各村(居)党组织书记所有企业、工地驻厂(场)员
2、责任落实
(1)做好相关人员、公共场所、集聚活动的排查登记和各类报表的发放、填报、汇总、上报工作。
(2)做好来泰返泰人员排查工作。
各村(居)要按照“十户联防”的相关要求,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
(3)做好重点人员的管理工作。
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泰返泰人员要实行闭环转运,并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来泰返泰人员,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出示包括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健康码),可以自由有序流动;对不能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专车转运至采样服务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的方可自由有序流动。
其所在村居应加强健康管理。
动员所有外来人员登录“新虹桥人之家”APP,及时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动态。
(三)疫情防控组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1)坚持党政机关先行。
“两节”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集体团拜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
确需举办的应合理控制人数和规模,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详细规范的防控方案,严防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在泰州过节,非必要不出泰州,非必要不出境,如确需离开本市应提前向所在单位报告。
(2)压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防控责任,落实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
各单位和村(居)要加强网格化管理,大力宣传和发动本辖区内的人员要佩戴口罩,守住疫情防控网底。
要督促重点人员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
加强巡回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
(3)加强购物场所防控。
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场所,应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
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做好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清洁消毒,加强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4)加强餐饮场所防控。
餐饮场所要认真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举措,提醒顾客非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
要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引导顾客自助点餐,使用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
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监测,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
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合理处置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5)加强接待场所管理。
宾馆、酒店等接待场所要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测体温、查健康码。
发现重点地区来泰返泰人员要及时向村(居)、派出所报告,并配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认真做好布草存放点、清洗消毒间等公共区域设施的消毒处理工作,对客房、餐厅等重点部位落实通风消杀措施,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制度。
(6)落实交通运输防控措施。
汽车站、汽渡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合理控制客座率,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监测制度,身体不适的及时就诊,上岗期间规范防护。
提示旅客进出公共交通运输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
(7)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理。
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四个不得”要求,即: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没有消毒证明的、没有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
进入我镇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先进入所属市集中监管仓进行外包装消杀和采样核酸检测。
冷链食品经营企业要做好卫生清扫、环境消杀、换气通风工作,落实人员体温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
(8)加强文旅活动管理。
严格审批监管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人员密集型活动,严控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严格人流控制,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体温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对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动不予批准。
娱乐场所、电影院、网吧等场所要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落实体温筛查等防控措施,做好健康码核验、信息登记工作。
在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等区域设置专人专岗,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避免出现人群集聚。
(9)加强入境人员管控。
严格落实入境人员“14+14”措施,对已在第一入境地集中隔离14天的来泰返泰人员,核验集中隔离14天证明和核酸检测证明,并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措施;对无法提供集中隔离证明的入境人员,应落实集中隔离14天管控措施。
境外来泰返泰人员要主动向所在村(居)、接待单位或住宿酒店如实进行健康登记,自觉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10)加强医疗机构防控。
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哨点作用,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和首诊负责制,推广分时段预约诊疗,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落实陪护和探视管理制度,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第一时间查验健康码并进行核酸检测。
按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控要求,做好隔离病区储备,加强医疗机构物资准备,确保医疗服务和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试剂、防护用品等储备充足。
(11)加强校园疫情防控。
学校、幼儿园要坚持每日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保洁及消毒。
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精准有序安排学生放假离校,提醒学生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认真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及时掌握师生行程和健康情况。
(1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村居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重点消除卫生死角。
停车场、垃圾点、公共厕所、电梯间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13)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紧急接种,按照知情同意、确保安全的原则,根据既定接种计划,分批有序开展接种,尤其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的紧急接种。
引导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肺炎疫苗等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相关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四)企业疫情防控组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1)落实具体防控措施。
督促属地企业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做到“五有一网格”。
组织人员排查工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春节期间拟返乡人员,了解这些人员返乡的途径地和目的地。
调查暂住人口排摸登记和在建项目、重点工程外来务工人员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
(2)要加大宣传力度。
要给企业员工发放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手册,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做好留在工作地的职工春节期间保障工作。
为春节期间加班的职工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和调休。
(3)落实企业防控责任。
积极引导务工人员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务工地过年,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做好加班工资支付和调休等工作,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
引导群众“两节”期间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省内就地过节,原则上非必要不出省;确需出省的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状况,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不得赴境外(不含澳门地区)旅游探亲。
(4)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指导工业企业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做好隔离场所等规范管理,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加强企业监测和防控,做好企业职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了解防控物资需求动态和生产情况,协调相关企业保障防疫物资供应;跟踪企业防控工作进展,及时上报企业防控工作信息。
(五)物资保障组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1)统筹抓好温度计、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和镇(区)机关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2)在镇(区)机关以及公共服务场所入口处设专人对进入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
(六)舆论宣传组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1)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新闻宣传、疫情发布、舆情管控等方面工作。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传播平台,强化健康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知识,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做好自我防护,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督促医院、宾馆、餐厅、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要利用电子显示屏、新虹桥人之家APP等途径,每天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2)大力宣传个人防护知识,合理安排出行。
倡导网络拜年,提倡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错峰出行,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在出行前应向所在村(居)或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主动配合做好防控管理措施。
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理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个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七)巡查督查组
1、组成人员
2、责任落实
主要负责督查各村(居)、单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凡是防控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单位和部门,要及时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落实属地责任,各村(居)主要负责人对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
机关各办、局,各企事业单位要落实成员部门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完善冬季疫情防控措施并抓好贯彻落实。
全域静态管理方案精选4
根据岳突发公卫指〔20xx〕14号文件、岳突发公卫指〔20xx〕25号文件文件要求,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按照“平战结合、科学调度、精准防控”的工作原则,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点,做到思想不松、机制不变、队伍不散,确保防疫工作机制发挥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的结合文章,努力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信息工作。
1、各村、各部门单位要转换思维,按照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继续保持现有的组织架构,完善优化值班值守制度,落实领导带班,成员值班制,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随叫随到,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2、各村、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分区分级防控的要求,继续强化网格化管理,推进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不落一人,做好测量体温、对健康码红、黄码人员和体温异常人员进行严密监控。
3、各村、各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研判、监测、预警、共享等机制,及时、准确、动态掌握境外入川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入川人员和四类人员(即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信息。
4、办公室要主动发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與情管控。
(二)建立健全快速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
1、各村、各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能职责,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举措,做好发现、排查、管控、隔离、救治等处置方案,加强涉疫信息登记、整理、甄别、报送,建立快速报告和应急应对制度,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阵线。
2、各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主体、村、个人及家庭落实疫情报告主体责任,做好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入川人员信息登记、健康管理和跟踪服务,要及时向镇卫健办、镇防指报告所发现的异常情况。
3、对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推送来的异常情况信息,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和分工,迅速核查到位,并将详细情况反馈至镇防指。
(三)切实落实重点人员管控措施
1、所有我镇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抵达我镇后须主动向所在单位、村报告,配合镇政府采取相应健康管理措施,健康码是红码人员在核酸检测是阴性的情况下一律到集中隔离点隔离,黄码人员在核酸检测是阴性的情况下一律居家隔离,做好个人及家庭防护措施。
2、我镇有在入境口岸所在地集中医学观察期满14天后、再在汨罗集中隔离7天,在解除隔离后要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每天向村或工作(接待)单位报告其健康状况,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配合村或工作(接待)单位到定点医院就诊。
(四)完善流调机制
1、卫健办、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在接到疫情报告或发现四类人员信息时,及时上报镇防指,并按要求管控到位。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的人员,所在单位、村要立即上报镇防指,及时安排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一旦发生影响疫情防控的异常情况,各有关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应对预案,实行精准管控。
(五)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理
对人口密集场所坚决按岳突发〔20xx〕14号管控到位。
对敬老院等特殊单位,要强化风险防范,做好人员防护、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控制探访人员数量和探访频次,限定活动区城,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各村、各部门单位要做好红白喜事的操办劝导工作,做到白事简办,红事缓办、余事不办,严防聚集性疫情反弹。
三、工作要求
1、坚持机制不变,坚持防控以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及时沟通情况,研判形势,紧急工作、重要工作随时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