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诊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腔诊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因新冠疫情所引发突发事件的危害,确保在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卫健康委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宣扬教育流程:利用本单位各类宣扬栏、微信群、QQ群等情势载体,展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教育,向员工宣扬防设知识,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展开疫情防控专题宣讲;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员工加强本身意识,制止乱吐等不文明行动,并加强本身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成立防疫工作组,负责领导和处理突发事件

组长:薛某某

组员:朱某某、孙某某、薛某某。

防疫主要措施

(1)预检分诊

1、前台人员每天提早10分钟上班,丈量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救治病人及陪同人员的体温,做好记录不能漏掉任何人员。

2、分散预约患者

3、每一个进门患者酒精喷洒消毒并一人一个口罩(不得摘口罩进入)、戴某某PE手套(必须佩戴)帽子,每人准备一个塑料袋把外衣装到里面,在穿上鞋套后询问患者是不是对酒精过敏如过敏可以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过敏可以手部喷酒精,才可以进入。

4、填写就诊登记表

5、等候辨别散患者等候救治(患者与患者距离超过1.5米)

6、酒精擦拭门把手

7、分诊台设立警戒线,让病人在>1.5m顺次排队等候,切勿近距离大量人群在分诊台处拥堵,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到前台,保持候诊大厅空气流通

8、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应给予病人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好,并指点去发热门诊救治。

(2)为医生工作中加强防控措施

1、接诊前后须按7部洗手法规范用手消洗手擦干后须佩戴一次性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面罩等)进行临床操作

2、面罩、护目镜被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或消毒后方可诊治下1位患者,面罩、眼镜使用后贴标签放置含氯1000~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活动水冲洗,晾干备用。

(护士、助理、医生负责)

3、一次性物品一患一换

4、碘伏,棉缸球使用须及时把盖盖上,不得拿使用过的镊子拿取使用(非常重要)

5、能够使用橡皮樟的尽可能使用橡皮樟,减少唾液喷溅

6、手机使用前后空踩30S避免回吸

7、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准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新手套

(3)护士工作流程

1、患者救治前用酒精擦拭牙椅及工作台。

2、每位患者诊疗前,医生应准备贴避污膜,手机底座、3枪、灯把手、吸唾管、头枕帽子、垃圾桶。

3、诊疗前,请患者用0.5%双氧水含漱,使用强某某减少污染物播散。

4、诊疗结束后,除去所有避污膜,冲洗痰盂保证无污物无血渍,75%酒精喷台面痰盂等静置、擦干,痰盂、强某某、弱吸用含氯消毒剂冲洗。

(留痕记录)

5、无菌柜内取用无菌物品及时关闭柜门,使用前检查外包装是不是破损。

6、使用过的器械应严格按标准侵泡消毒灭菌后方可用。

7、医疗废物及时处理,不得堆放(保洁负责)。

8、下班时,脱掉一次性防护用品后按标准洗手回家,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9、车针盒独立包装消毒

10、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准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手套

11、用过的调刀、橡皮碗使用后浸泡含氯消毒剂内

(4)诊疗结束后清洁消毒流程:

1、诊疗环境要求:

①加大诊疗处置时的患者物理间隔,对非独立牙椅诊室,最少间隔1台牙椅安排救治;

②诊室台面尽可能少摆放物品;

2、空气要求:

①诊室加强开窗透风,诊早、中午、诊后各30分钟;

②下班后对诊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3、诊室地面要求:

①诊室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

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消毒采取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

4、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

由专人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墙壁或拖地消毒,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2、工作人员使用后的1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医疗废物本填写完全。

应急处理流程

建立员工晨检制度,落实专人对每位进单位上班员工进行体温丈量,如有发热,立即上报,禁入单位;做好预检分诊,加强患者排查。

发挥“八闽健康码”作用(医患在进入本单位时必须扫八闽健康码),救治患者应先出示“八闽健康码”,凡发现黄码或红码人员或发热患者和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沾染病可能性大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组长,由组长上报到疫情防控主管部门。

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联系定点检测医院,接触人员肯定范围,采取隔离措施.立即申报疾控部门对所在场所进行关闭、消毒、暂停诊疗活动。

口腔诊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2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全镇人民群众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完善新冠肺炎防控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肺炎病例,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处置和转诊,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早期排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三)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标本采集及运送、医务人员防护等工作。

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二、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充分准备、依法管理、协调指挥、加强培训、快速反应、尽早上报、规范诊疗、集中收治。

三、组织管理

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和领导,相关重大问题的决策,统一部署预防和控制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动。

并成立医疗专家组和应急分队、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等组织。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相关工作。

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

五、应急准备

(一)做好物资储备。

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市(区)、县卫生健康局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各种物资(包括抢救治疗必需的设备、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种专用救治设施、设备做好登记备案。

各科室对缺少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要尽快填平补齐,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并处于可用状态。

(二)做好应急值班。

根据医院应急值班安排,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各科室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保持手机24小时通畅,切不可擅离职守。

值班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应急机制和流程,保障应急工作通畅开展。

(三)做好各领域的具体应急流程和应对措施。

包括医院出入口预检分诊、医院病房封闭管理、所有出入人员管理、住院患者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具体防控应对措施和发生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后的应急流程等。

六、防控措施

(一)实施分层、分级处理原则,逐级处理。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门诊通风良好的醒目位置设立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和登记报告工作,填写《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初步筛查登记表》,同时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登记。

(二)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院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无关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

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建立与患者、患者家属的线上沟通渠道,争取其亲属的理解支持;及时对外公布院内的防控形态,以免造成患者及亲属的恐慌。

疫情期间禁止探视,禁止探视人员进入住院部,以免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期间不接受任何家属外带食品或用具进入医院。

(三)病例发现与报告。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

在新冠肺炎监测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应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

(四)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五)医院各病区备好隔离房间。

一旦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住院病例应立即单人单间隔离治疗。

同时同一房间的其他患者相对集中隔离观察,开展进一步排查。

(六)原则上对于病情不紧急、不严重的患者不安排入院。

发热病人在入院前均应采集咽拭子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经过详细的“新冠肺炎”排查后收治入院。

(七)指定一个病区作为新入院发热患者的集中收治病区,并实行单人单房隔离治疗。

(八)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入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九)封闭医院侧门,留医院正门作为唯一进出口,入口处设立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入院区的人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行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方可进入诊区就诊。

限制就诊陪同人员数量,所有进入院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十)所有诊断尚未明确的发热病人不得进入本院病房区域,如确实因病情需要进入本院就诊,需提供发热门诊重点医院排除新冠肺炎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历。

对于分检排查出的可疑病例,将其安置在我院的临时隔离观察室,拨打县120及时送至县发热门诊。

(十一)做好所有人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

建立早晚检测制度,每日安排专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和其他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进行单人隔离并开展进一步排查。

(十二)对临床科室的陪护人员要求不得外出;对医院的安保人员要求不得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做好自我防护。

(十三)为减少人员流动,暂停住院病人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病房的机会;进入门诊的就诊患者和亲属要求就诊后尽快离开,不得逗留以及走动到除门诊外的其他院区。

(十四)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小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

由医院在2小时内组织院内和区(市)有关专家会诊,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至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

(十五)做好院区环境清洁消毒。

认真执行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口罩,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医院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对全院所有工作区域、居住区域每日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病房、门诊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医院垃圾、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

加强医院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七、预检分诊点设置

1、单独设立预检分诊点,不适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给予并教会佩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3、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人员应按一级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同时做好手卫生。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生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设在急诊科,标识醒目)。

八、发热门诊设置

1、发热门诊和观察室要在独立区域设置,设立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

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

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

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4、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

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6、防止人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

7、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

8、患者转运:非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工作人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用专用的转运途径转运。

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10、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用双层医用黄色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九、应急措施

(一)建立具体清晰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人员、设备,抽调专门的护士进行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

(二)按照要求规范设立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行管理。

(三)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

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清洁消毒工作,对经常使(共)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鼠标、手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

十、应急培训

实施分级全员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科室内部培训、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部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人防护、就诊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口腔诊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3

为预防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处置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负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当疫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

全力保证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举措

(一)按照市卫健委要求,做好有关配合工作,接到上级指示后,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迅速开展工作;

(二)积极主动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疫区返程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

(三)积极主动配合市卫健委人口家庭处做好计生特殊家庭维稳工作;

(四)做好单位干部职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