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初步培养合作识字的能力。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多种多样的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与多样的读书形式,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
3、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学过了《我的家》,知道了很多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世界上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家。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以及我们共同的家,大家想知道吗?那就读课文吧!
二、反复读文,随文识字。
1、听录音读课文。
2、教师及程度较高的学生带读课文。
3、自由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词。
(1)认读蓝天、是、白云、树林、小河、鱼儿、种子、祖国等词语。
(2)认读生字。(采用各种形式读,如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同桌互检等。)
5、学生自己试读课文。(生字回到课文中再次认读,巩固。)
三、体验阅读,读中感悟
1、出示前四行诗句
(1)自由朗读课文,这部分写了谁的家?
(2)你了解谁的家,向大家介绍一下,想象它们的快乐,再读一读。
(3)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你了解谁的家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通过介绍交流,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家的认识,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最后一行诗句
(1)祖国指什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谁还知道祖国的哪些知识?
(2)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个家里快乐地成长,我们都爱这个家,让我们把这种爱读出来吧!
(通过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再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感受祖国的可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句式迁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蓝天、树林、小河、泥土也是谁的家?(如蓝天也是太阳的家,蓝天也是月亮的家。)
2、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多。
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家。
(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所知,畅所欲言,充分拓展课文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五、复习生词,书写生字
1、采用多种形式复习生字词。(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等。)
2、书写本课3个生字。认识新笔划。
3、学习天、土、儿,说说怎样记住字形。(书空,和熟字比较等。)指导书写,注意培养写规范的汉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家》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读8个字,会读写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其中的两三个小节。
3、知道我国有很多不同的民族,知道各民族风俗不同。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其中的两三个小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听说他们的家特别有意思,想去做客吗?
2、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24 小朋友的家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诗歌,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不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
2、检测:读完课文,赶快读一读生字和认读字。
(1)生字卡片检测。(不带拼音)
(2)还有一些词语呢。 出示: 相同 地板 奶茶 姑娘 风俗 (3)碉堡 砌墙 毛毡 土拱 凉
3、词语你们读的非常正确,咱们读读课文吧!读诗歌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这首诗歌一共几个小节? 师生合作读书。
三、精读课文
1、导:你有家,我有家,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大家都来读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读过第一小节,你知道什么了? 指生回答 出示:幸福 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幸福? 学习生字: 幸福 记一记这两个字。
2、分层学习。
(1)课文介绍了几位小朋友的家?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2—5小节。把哪个民族, 小朋友的名字,用直线画下来。 (板书:蒙族 维族 藏族 傣族) 同时介绍:蒙族是蒙古族的简称,维族是维吾尔族的简称。
(2)出示:小满达图 导:快看,小满达策马扬鞭迎接我们来了。 第几小节介绍了小满达的家? 都来读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小满达的家叫什么,什么样? 指生回答(板书:蒙古包) 出示:图片 蒙古包什么样? 他们在蒙古包里干什么呢? 住蒙古包、喝奶茶,这就是蒙族的一种风俗。还不止这些呢!看图:小满达在干什么? 导读:全家围坐在一起喝着香甜的奶茶,唱着歌,聊着天,感觉怎么样? 你能读出来吗?
(3)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小满达一家的幸福。 维族姑娘小帕夏已经着急了,赶快去他的家做客吧!(学生读第三小节) 谁来介绍介绍小帕夏的家? 指生回答(板书:土拱凉 介绍:维族的土拱凉冬暖夏凉,家家都有一大架葡萄) 出示图片:新疆 天山 土拱凉 葡萄架(拓:哈密瓜) 导读:住在冬暖夏凉的土拱凉中,在葡萄架下吃着甜甜的葡萄,欣赏小帕夏的优美舞蹈,你什么感觉? 学生读书。
(4)出示图片,文字 导:这座房子什么样? 学生先读(重点:石头 高又高 平顶) 这是谁的家,你从哪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指生读第四小节 你觉得小扎西的家怎么样? 导读:小扎西搬进了新家什么心情? 自由读。
(5)、出示图片,音乐 导:来到西双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和美丽别致的竹楼。 出示:座座竹楼真美丽, 竹子地板竹墙壁。 这是谁的家,你知道吗? 导:她们不仅住竹楼、吹竹笛,还吃竹筒饭、喝竹筒酒。 你喜欢小罕玉的家吗?为什么这么喜欢? 学生读书。
3、结合板书:四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他们各民族的风俗。(板书:风俗)课文只介绍了一种、两种风俗,每个民族还有其他的风俗,他们的服装不同,这也是他们的风俗。 虽然每个民族不同,但是家家都很幸福、快乐。 出示一小节,学生读。(板书:幸)
4、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各个民族风俗不同,生活在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又像一家人一样幸福。 出示六小节,学生读。
5、读读第六小节是怎、读读第六小节是怎样写的? 指生读。 (与第一小节相同。这也是诗歌的特点,有些句子是重复的。)
6、想记一记这首诗歌吗? 选择你喜欢的两三个小节背一背,也可以把全文都背下来。 学生练习背诵。 指生试着背诵。
作业
把诗歌背诵下来。 把诗歌背给家长听,让家长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
《家》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
2、知道我国有许多不同的民族,知道各民族风俗不同。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其中的两三个小节。
一、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我们是哪个民族的。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个新朋友,(出示图片)他们每一位小朋友都代表一个民族,他们都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服饰不同)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他们的服饰不同,家也都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朋友的家,学习第24课《小朋友的家》(指导“家”的写法)。书里都介绍了哪些小朋友的家?赶紧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二)读准生字词,纠正字音。
1、课文读完了,文中的词语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出示词语卡片)
课文里都介绍了哪几个民族?(蒙族维族藏族傣族)
2、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可难念了,你们都念准了吗?(满达、帕夏、扎西、罕玉)(生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里,还包含着意思呢!
(三)学习课文
1、少数民族小朋友除了服饰不同、名字新鲜外,他们的家也与众不同。他们的家什么样?下边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他们家的句子画下来。
2、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的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的家,他的家什么样?
(四)全班汇报
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给同学们读一读描写这个民族的句子。然后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蒙族。
(1)让我们都来读读这一段,看看蒙族朋友的家什么样?
(图片:蒙古包)
师:看,这就是蒙族朋友居住的蒙古包,和我们住的房子一样吗?
(介绍蒙族朋友的生活习惯。)
(2)小满达的家多好玩呀!喜欢她的家吗?那就再读读课文吧。
2、维族。
(1)谁来说说,维族姑娘小帕夏的家什么样?(学生发言,说从句子中读懂的)。
(2)让我们都来读读这一段。
(3)看得出来,你们都已经喜欢上小帕夏的家乡了,那么就来读读描写他家乡的句子吧,把你对他家乡的喜爱读进去。
谁来读读?让我们听出来你对小帕夏家乡的喜爱。
3、藏族。
(1)碉堡:出示碉堡图片和藏族房子进行对比。
(2)笑眯眯、看图;读出小扎西搬进新家后的喜悦心情
4、傣族。
(1)傣族房子的特点:竹制
a竹子(出示图片),傣族人的房子是用竹子做成的。
b竹笛。
c泼水节。
(2)读课文。
(五)小结这四个小节,写生字。
1、同学们,刚才咱们分别到小朋友家里去做客,回忆一下他们的家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幸福)
2、写生字:幸福
(1)观察生字结构,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2)老师板书
(3)学生写,同桌互评
(4)再写一个。
(六)祖国就像是个大家庭,我们各民族的少年儿童就像一家人一样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下共同成长。最后,然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家》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