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后,我们都应该要好好的对这次的考试做一次分析,以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1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在考查目标、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试卷层次分明,试题在设计上难易有度,各难度的题目相互交融。

3、试题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围绕课本,无怪题、偏题和超纲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5、题型稳定。有填空题、选择和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四大题型。由于题型结构不变,有利于教师学生心理上的稳定,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6、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共有56人参考,总分为3906分,人均分69.8分,优秀人数19人,及格人数40人,优秀率为33.9%,及格率为71.4%,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29分。

三、得失分析

1、识记没有到位,该得的基础分没得到

试卷中可见,有些学生平时不记不背。总认为物理属理科,要想学好,重在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

灵活运用。而实际上有时又难以达到真正理解,忽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记忆,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只能达到“听起来耳熟,看起来眼熟”的水平,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了分。如第1题估测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物理数据;第21题考查温度计制成原理;第23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及记录。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

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具体分析,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

3、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

规范作图能力弱,做图题相对简单,主要考察规范的光学作图,应属送分的题目。但完成的情况却并非理想,以至于不少学生丢分。很多学生粗心的把25题作后,没按要求用箭头标出光方向,或者标错了光传播方向。

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计算能力薄弱

计算题是综合性最强的题目,反映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的能力。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步骤不合理,公式、单位不正确,一联系到实际就不知所措。从卷面看被扣分主要在理解题意,公式应用及运算方面。

四、改进措施

为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教学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特制订以下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测量与读数、密度、单位换算、公式、重要实验、规律、定律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和牢固。

2、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题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所以多数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被动接受多,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少。长此以来,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缺乏积极思维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差。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逐步改变那种能听懂,不会自己分析问题的状况。

4、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实验课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

5、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2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九道题,对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的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作为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测试,主要考察了八年级所学习的声学、物态变化、光学、电学,试题的设计按照了中考标准的要求。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图题、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选择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3题、4题、8题。3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水银是不是导体,这说明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的分类不明确,今后教学中要加强此类问题的教学,多举例子让学生明白。4题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了解“哈气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知道到底呈在玻璃内壁还是外壁了,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8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对虚像和实像的性质不明确,不知道到底哪个能用光屏承接,在今后教学中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

【2】填空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有部分学生不会分析问题或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理解不到位。其中错误较多的有15题、17题、18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及考察的电学知识,另外,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晶体熔化过程、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不会活用导致失分严重,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

【3】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动手能力。由于这四道题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对了,但也有少数同学因为粗心、审题不够仔细,没标上箭头和角度,电学连线题中实物图与电路图不相符。

【4】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比如第29题,学生不知道光屏有什么作用,今后教学中实验仪器的作用一定给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求学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揭示问题。

三、方案措施:

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点讲解要细致到位,确保基础知识的的分,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双基”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习惯性错误。

2.更新教学观念,尽可能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过程,注意挖掘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结合身边的物理情景,活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

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平时要有目的具体指导,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4.有意识培养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让学生不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不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

5.在平时的训练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审题方法、过程的指导,提高审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3

一、试题特点

1、试题知识内容分布

物质部分约占18分,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36分,能量部分约占36分。

2、按考标所列知识点,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约100个,知识覆盖面为80%以上。

3、按能考查等级分类,A级知道级水平的占66分,B级理解级水平约占24分,C级理解级水平占10分,基本按局要求。

4、对物理试题的总题评价是:符合新考标的要求,符合考查教师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

其一,试题取材于身边,贴近生活的实例,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如等20题、21题22题,作为有一定难度的考题,取材于生活实际。

其二,突出了对实验探究的考查要求。全卷涉及到实验与实验探究的题有10个,占30分,测试的内容包括:探究方法的分析(18小题),图像与数据的处理(18.22小题)探究过程分析(20小题),探究结论分析(29小题)等等。

二、考试题给今后教学工作的'启示

1、教师要注重运用新教材的新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来指导教学,要从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中去寻找物理知识,要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现象,要把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

2、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开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要只在纸面上进行,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教师也要经历探究过程,在成功与失败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会促使教师本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从统计可以发现,教师对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还算比较重视,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10分基本教育理论题,平均得分9.18,是相当不错的。从合格率达到100%,人平分达到84.49,优秀率达到79%的情况看,如果这些是教师实实在在考出了的成绩,那么我们湘潭市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非常出色的。我们还可从统计可以发现,第20题的得分率相对来说是很低的,难度系数只有0.314,所统计的100份试卷只有3人得满分。其实从题目所给的信息:在野外河边休息,就应想到是利用与水有关的物理知识,两次利用杠杆平衡知识和阿基米德定律,就可很方便地得出答案。

我们大部分老师思路还是不很开阔,运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4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为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全卷共23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0题共30分;

二、填空题7题共30分;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3题共20分;综合应用题2题22分。从考试的题型设计来看本次考试的题型基本是按中考试卷模式设计的。试题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试题难易度合理,其中基础题约70分,中档题约20分,较难题约10分。

二、成绩分析

整体来看:这一次期中考试学生的成绩很差,九年级(1)班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1、(2)班学生有一部分的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一些,但这份试卷对学生基本上还构成一定的难度,因此60分以上同学人数才有25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

三、学生答卷的问题

1、选择题的第5、10题错较多,学生的对凸透镜成像的实际应用还掌握不好。

2、填空题的第14、16、题错很多,因为都是计算题,有十几个学生全做对。

3、作图题的(2)题全年级没有几个学生会画。

4、实验题的20题的第3、4小题,很少学生做对。

5、计算题21-23题,全班十几个学生全做对。

四、改进措施

1、继续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

在课堂中继续加强基本知识的复习和梳理。通过预习、课上精讲精练、小测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回忆、巩固、补漏。

2、抓好实验技能的落实

由于实验题在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难度适中。所以,实验技能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影响升学考试成绩的高低。这类题目的难度属于中档,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使用实验器材的能力。最后,是设计探究实验的专题,其中包括数据分析、图像分析、以及探究实验设计。这类题目相对前两者较难,但是只要掌握解题规律和相应的知识点,好学生不丢分是能够做到的。

3、抓好差生补差和好学生的提优

从这次考试的成绩上来看,无论是好班还是普通班,尽量减少个别生或是缩短个别生的成绩差距都我今后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后半学期我将会把补差工作融入到课堂中进行。通过降低知识复习和练习的难度,多对个别生进行提问,以及课下作业实施分层次布置等方式,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稳步提升个别生的学习成绩。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5

考试结束后,我们都应该要好好的对这次的考试做一次分析,以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1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在考查目标、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试卷层次分明,试题在设计上难易有度,各难度的题目相互交融。

3、试题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围绕课本,无怪题、偏题和超纲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5、题型稳定。有填空题、选择和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四大题型。由于题型结构不变,有利于教师学生心理上的稳定,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6、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共有56人参考,总分为3906分,人均分69.8分,优秀人数19人,及格人数40人,优秀率为33.9%,及格率为71.4%,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29分。

三、得失分析

1、识记没有到位,该得的基础分没得到

试卷中可见,有些学生平时不记不背。总认为物理属理科,要想学好,重在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

灵活运用。而实际上有时又难以达到真正理解,忽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记忆,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只能达到“听起来耳熟,看起来眼熟”的水平,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了分。如第1题估测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物理数据;第21题考查温度计制成原理;第23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及记录。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

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具体分析,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

3、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

规范作图能力弱,做图题相对简单,主要考察规范的光学作图,应属送分的题目。但完成的情况却并非理想,以至于不少学生丢分。很多学生粗心的把25题作后,没按要求用箭头标出光方向,或者标错了光传播方向。

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计算能力薄弱

计算题是综合性最强的题目,反映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的能力。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步骤不合理,公式、单位不正确,一联系到实际就不知所措。从卷面看被扣分主要在理解题意,公式应用及运算方面。

四、改进措施

为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教学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特制订以下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测量与读数、密度、单位换算、公式、重要实验、规律、定律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和牢固。

2、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题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所以多数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被动接受多,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少。长此以来,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缺乏积极思维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差。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逐步改变那种能听懂,不会自己分析问题的状况。

4、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实验课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

5、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000字2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九道题,对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的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作为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测试,主要考察了八年级所学习的声学、物态变化、光学、电学,试题的设计按照了中考标准的要求。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图题、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选择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3题、4题、8题。3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水银是不是导体,这说明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的分类不明确,今后教学中要加强此类问题的教学,多举例子让学生明白。4题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了解“哈气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知道到底呈在玻璃内壁还是外壁了,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8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对虚像和实像的性质不明确,不知道到底哪个能用光屏承接,在今后教学中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

【2】填空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有部分学生不会分析问题或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理解不到位。其中错误较多的有15题、17题、18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及考察的电学知识,另外,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晶体熔化过程、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不会活用导致失分严重,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

【3】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动手能力。由于这四道题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对了,但也有少数同学因为粗心、审题不够仔细,没标上箭头和角度,电学连线题中实物图与电路图不相符。

【4】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比如第29题,学生不知道光屏有什么作用,今后教学中实验仪器的作用一定给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求学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揭示问题。

三、方案措施:

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点讲解要细致到位,确保基础知识的的分,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双基”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习惯性错误。

2.更新教学观念,尽可能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过程,注意挖掘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结合身边的物理情景,活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

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平时要有目的具体指导,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