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知识答题答案2023年,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
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
C公安部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B公安机关C边防D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抓获地D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C)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7日B3日C24小时D12小时
8、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户籍地公安机关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居住地公安机关D案发地公安机关
9、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
A国务院B公安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0、(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D禁毒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B.C.D)
A非法持有毒品的;
B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A.B)制度。
A查验B许可C统一管理D审查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
7、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毒品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B物品C货物D交通工具
9、《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D易制毒化学品
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B)
A怀孕的妇女B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年龄超过60周岁的D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填空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
2、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3、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为二乙酰吗啡。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
5、毒品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处罚性。
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毒品?
答: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什么是毒品犯罪?
答: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3、走私毒品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答: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五、问答题
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答: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别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侵袭,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袭。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A、1839年6月3日B、1840年6月9日C、1841年7月17日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A、海洛因B、杜冷丁C、美沙酮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A、《禁毒法》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D、A、B和C
9、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B)。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
10、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A)。A、二乙酰吗啡B、盐酸哌替啶C、甲基苯丙胺D、盐酸二氢埃托啡
11、《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D)。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B)A、全国妇联B、全国总工会C、教育部
13、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D)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D、A、B和C
14、《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开展全民禁毒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遵循“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15、《禁毒法》规定,(B)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A、乡镇B、县C、市D、省
16、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A)。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B、瞳孔放大,不聚光C、身体瘦弱D、身体浮肿
17、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18、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法律条款源于(B)。A、《禁毒法》B、《刑法》C、《刑事诉讼法》D、《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1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20、娱乐场所及其(D)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A、法人B、投资方C、经理D、从业人员
21、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22、《禁毒法》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C)。A、禁吸戒毒工作B、禁毒法律法规普及工作C、禁毒宣传教育D、禁毒社会化工作
23、“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B)。A、7月9日B、6月26日C、3月12日D、5月17日
24、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门徒》反映了(A)地区制造毒品的情况。A、“金三角”B、“银三角”C、“金新月”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A)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A、无色B、浅黄色C、浅绿色D、浅褐色
26、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D)。A、没要求B、14周岁以上C、16周岁以上D、18周岁以上
27、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A)三国交界处。A、老挝、泰国、缅甸B、泰国、缅甸、柬埔寨C、阿富汗、老挝、缅甸D、越南、马来西亚、缅甸
28、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C)。A、114B、119C、110D、120
29、吸毒者具有(D)等多重属性。A、病人B、违法者C、受害者D、A、B和C
30、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实行许可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对进口、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依法进行管理。禁止走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31、氯胺酮(俗称“K粉”)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B)结晶性粉末。A、无色B、白色C、浅黄色D、浅褐色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C)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一B、二C、三D、四
33、2008年12月3日,成都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市公安局召开了“禁毒志愿者行动暨深入开展《禁毒法》及‘六进’宣传活动会议。会议的圆满结束标志着(C)正式挂牌成立,我市的禁毒志愿工作将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A、成都市禁毒志愿者大队B、成都市禁毒志愿者支队C、成都市禁毒志愿者总队D、成都市禁毒志愿者领导小组
34、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是(D)A、专群结合B、预防与惩治相结合C、教育与救治相结合D、A、B和C
35、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36、非法持有海洛因(B)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A、5B、10C、15D、20
37、《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D)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A、非化工企业B、外资企业C、个体商铺D、个人
38、复吸也称复发吸毒,是指吸毒者在经过戒毒治疗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B)的行为。吸毒者戒毒后复吸的问题十分复杂,也是禁毒工作的难点之一。A、药品B、毒品C、药物D、毒物
39、药物维持治疗有哪些方法?(D)A、美沙酮维持治疗B、丁丙诺啡维持治疗C、纳曲酮维持治疗D、A、B和C
40、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41、按照《禁毒法》的规定,下面表述正确、完整的是:(A)A、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禁毒是人民政府的责任C、禁毒是公安机关的责任D、禁毒是公民自身的责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知识答题答案2023年,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
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
C公安部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B公安机关C边防D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抓获地D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C)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7日B3日C24小时D12小时
8、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户籍地公安机关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居住地公安机关D案发地公安机关
9、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
A国务院B公安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0、(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D禁毒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B.C.D)
A非法持有毒品的;
B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