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1
曹彬二事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1,不成伤其生.”
【注释】1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成伤其生.
3.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品德.
道生毁宅
道生廉约1,身为三司2,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3,一熊皮障泥4,数十年不容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卑陋,出镇5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丽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
【注释】1道生:指北魏名臣长孙道生.廉约:清廉节俭.2三司:当时的一种初级官位.3兼味:同时吃多种菜肴.4障泥:即马鞯,因垫在马鞍下,两边下垂有遮挡泥土的作用,故名.5出镇:指出任做官.
1.解释加点字
(1)数十年不容易()(2)食不兼味()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A从前霍去病因为匈奴尚未消灭,没法成家.
B当年霍去病因为匈奴还未消灭,没有办法考虑自家的事.
C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尚未消灭,没有需要考虑自家之事.
D当年霍去病认为匈奴还未消灭,没法成家.
3.长孙道生的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表述)
4.长孙道生“令毁宅”的言行中所体现的品德是.
晏子之御1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不雅其出,志念2深矣,常有以自下3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4.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1御:车夫.2志念:志向和兴趣.3自下:谦虚.4抑损:谦虚(抑制自己的骄态).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晏子为齐相()(2)(2)自以为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3.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的晏子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B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因忸捏而自卑.
C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缺乏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
D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不是现在的医生.
4.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进程,表示了车夫的品质,也从正面衬托出晏子所具有的和的品质.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有王著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③.帝听政④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出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⑤益也.
注释:①太宗:指宋太宗.②右军: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③天子的文学侍从官.④听政:处理政务.⑤规:勉励.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太宗益刻意临学()(2)若遽称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又以问著,对如初.
3.太宗“数遣内侍持书示著”的原因是(用原句答复).
4.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太宗一开始时书法很糟糕,所以王著不称善.
B“或询其意”的意思是天子有时候派人去询问王著的意思.
C“帝笔法精绝,超出前古”完全得益于“著之规”.D本文主要表示王著对太宗的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2
王罴待客
王罴①字熊罴,京兆霸城人.尝有台使②,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火透成,用力良多,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惊诧大惭.又罴与客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注释】①王罴:北周大将.罴,音pí.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火: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当是未饥(2)引手就地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A又有一次,王罴与客人吃瓜,客人削瓜时削到了自己的皮肤,王罴心里对他感应不满意.
B又有一次,王罴与客人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罴心里不欢快.
C又有一次,王罴与客人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罴心里对他感应不满意.
D又有一次,王罴与客人吃瓜,客人削瓜时削到了自己的皮肤,王罴心里不欢快.
3、本文写了两件事(1)(2).
这两件事体现了王罴的性格特点.
周亚夫军细柳1
上自劳军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3,锐兵刃,彀弓弩4,持满5.天子先驱6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7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12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9.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10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11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12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3.使人称谢:“天子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注释】1军:军队驻扎.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2上:指华文帝.3被:通“披”.4彀(gòu):张满弓弩.5持满:把弓弦拉足.6先驱:先行卫队.7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8节:符节,天子给的凭证.9壁门:营门.10车骑:汉朝将军的名号.11按:控制.辔:马缰绳.12介:铁甲;胄:头盔.13改容:这里指神情严肃.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暗示敬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不得入”的原因是“
”.
4.以下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军士吏被甲……持满”描写的是细柳军营接受天子校阅阅兵的景象.
B“将军令曰……”和“将军约……”正面描写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格.
C本文主要表示了华文帝尊重良将、倚重良将的贤明.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是因为被周亚夫无视皇权,桀骜不驯的霸气所震慑.
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七
二叟钓鱼
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①,乃投竿问甲曰②:
“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哉?”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③,鱼忘其为我,故易取焉.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④?”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注释】①竟日:整天.②投:扔掉.③瞬:眨眼.神:心神.④奚其获:哪里能收获呢?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何得失之异哉()(2)鱼忘其为我()
2.用现代汉语解释以下的句子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3.乙“竟日亡所获”的原因是(文中的话)
4.上文给你的启示是:
.
李存审授镞1
李存审出于微贱,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2生于膏粱③,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镞:箭头.②尔曹:你们.③膏粱:暗示精美的膳食.膏:肥肉.粱:精米.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2)位极将相()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此传授给孩子所出战的箭头,教导他们珍藏起来.
B.因此赐与孩子们所出示的箭头,命令他们珍藏起来.
C.于是,把取出的箭头交付给孩子们,教导他们珍藏起来.
D.于是,把出示的箭头传授给孩子们,命令他们珍藏起来.
3.“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中的“如此”是指.
(用原文语句答复)
4.本文告知我们的道理是.
岑鼎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1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2,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注释】1盟:结盟.2国:此指极珍贵的宝贝.
1.解释加点字
(1)求其岑鼎()(2)全君之国()
2.解释文中画线句:
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3.“鲁欲使柳季”的目的是.
4.引文通过描写和描写相结合的办法表示了柳季的品质.
陶侃录木屑厚头
陶侃作荆州1时,敕2船官悉录3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4,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5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6,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1作荆州:任荆州刺史.2敕:命令.3录:收集.4正(zhēnɡ)会:正月初一会议.5听事:处理政务的厅堂.前除:堂前台阶.6厚头:竹根.
1.解释加点字
(1)桓宣武伐蜀()(2)悉以作钉()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于是陶侃让人全部用木屑铺在上面,人们进出就都觉得无所谓了.
B于是陶侃让人将木屑全部倾倒在上面,人们进出就都不受妨害了.
C于是陶侃命人全都用木屑笼盖在上面,人们进出就都不受妨害了.
D于是陶侃命人将木屑全部倾倒在上面,人们进出就都觉得无所谓了.
3.引文记叙了两件事,请辨别归纳综合:(1);
(2).
4.以下对引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侃为人很是节俭,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弃.
B“咸不解此意”,一是因为锯木屑本是放弃物,二是因为“不限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