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版防疫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最新版防疫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基层动物防疫员工作职责的是:(D)。

A、做好所在村畜禽的免疫注射工作;

B、及时发现和上报动物疫情;

C、做好辖区内畜禽养殖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D、协助村委会搞好除动物防疫以外的其它农村各项工作。

2.育肥猪的正常体温是:(A)。

A、38-39.5℃;

B、37-37.5℃;

C、37-39℃;

D、38.5-41.5℃。

3.猪的倒提保定适用于(D)。

A、颈部肌肉注射;

B、去势;

C、灌药;

D、腹腔注射。

4.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B)

A、干扰素;

B、疫苗;

C、类毒素;

D、抗生素。

5.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C)

A、抗生素;

B、新型疫苗;

C、类毒素;

D、干扰素。

6.下列选项属于常规疫苗的有(B)

A、基因工程疫苗;

B、类毒素;

C、合成肽疫苗;

D、核酸疫苗。

7.下列选项属于新型疫苗的有(C)

A、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合成肽疫苗;

D、类毒素。

8.类毒素是用人工方法将(A)处理后形成的物质。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细菌素;

D、抗生素。

9.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称为(D)。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灭活疫苗;

D、活疫苗。

10.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称为(A)。

A、灭活疫苗;

B、活疫苗;

C、外毒素;

D、内毒素。

11.口蹄疫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C)条件下贮藏。

A、-15℃;

B、-15℃~0℃;

C、2~8℃;

D、常温。

12.禽流感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C)条件下贮藏。

A、-15℃;

B、-15℃~0℃;

C、2~8℃;

D、常温。

13.鸡新城疫活疫苗一般要求在(A)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A、-15℃;

B、0℃;

C、2~8℃;

D、常温。

14.猪瘟活疫苗一般要求在(A)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A、-15℃;

B、0℃;

C、2~8℃;

D、常温。

15.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须在(D)贮藏。

A、常温条件下;

B、0℃以下;

C、-15℃以下;

D、液氮中(-196℃)。

16.禽颈部皮下免疫接种的注射部位在(B)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

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A、颈侧中1/3部位;

B、颈背部下1/3;

C、颈侧中1/4部位;

D、颈背部下1/4。

17.大动物皮下免疫接种的注射部位在(A),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A、颈侧中1/3部位;

B、颈背部下1/3;

C、颈侧中1/2部位;

D、颈背部下1/2。

18.羊、犬、兔肌肉免疫接种部位宜选择在(C)

A、尾根部;

B、肩胛中央;

C、颈部;

D、胸部。

19.禽皮内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B)。

A、翅膀基部;

B、肉髯部位;

C、胸部肌肉;

D、颈部。

20.猪皮内注射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D)。

A、尾根部;

B、肩胛中央;

C、颈部;

D、耳根后。

21.点眼、滴鼻免疫接种方法适用(A)

A、禽;

B、犬;

C、猪;

D、牛。

22.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中含有灭活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1株。灭活前鸡胚液血凝(HA)效价≥8log2,其颜色和状态为(C)。

A、微黄色海绵状;

B、微黄色悬浮液;

C、乳白色乳状液

D、乳白色悬浮液。

23.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每羽份中含禽流感重组新城疫病毒rL—H5株至少106.0EID50。其颜色和状态为(B),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A、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粉红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4.猪瘟活疫苗的颜色和状态为(C),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A、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粉红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5.狂犬病兽用活疫苗(ERA株)外观呈(A),加稀释液即呈溶解均匀的混悬液。

A、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乳白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6.疫苗瓶标签上“有效期至“20120711”的含义是指(C)。

A、疫苗是2011年7月12日生产的;

B、疫苗有效期至2012年11月7日;

C.疫苗有效期至2012年7月11日;

D、疫苗有效期至2011年7月12日。

27.家畜发生过敏反应后最常用的药物为(A)

A、肾上腺素;

B、磺胺甲基嘧啶;

C、左旋咪唑;

D、敌百虫。

28.一头体重为10~25kg猪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剂量为(B)。

A、0.5ml;

B、1ml;

C、2ml;

D、4ml。

29.一头体重25kg以上猪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剂量为(C)。

A、0.5ml;

B、1ml;

C、2ml;

D、4ml。

30.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分别应达到(C)。

A、100%,60%以上;

B、70%以上,100%;

C、100%,70%以上

D、90%以上,100%。

31.下列疫病哪种属于寄生虫病(A)。

A、弓形体;

B、猪瘟;

C、禽流感;

D、支原体。

32.疥螨寄生于宿主的(A)。

A、皮肤表面;

B、皮肤隧道;

C、毛囊;

D、肌肉。

33.牛、羊胆管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一般是(C)。

A、脑包虫;

B、肠道线虫;

C、肝片吸虫;

D、肠道绦虫。

34.寄生虫病引起的损害主要有:机械性损伤、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C)和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

A、淤血和缺氧;

B、感染和中毒;

C、毒素的毒害作用;

D、过敏反应。

35.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C)

A、终末宿主;

B、保虫宿主;

C、中间宿主;

D、转续宿主。

36.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D)

A、仅有地方性;

B、仅有季节性;

C、有地方性无季节性;

D、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

37.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是弓形虫生活的(B)。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贮藏宿主;

D、保虫宿主。

38.球虫病的感染来源为(B)

A、球虫虫卵;

B、球虫卵囊;

C、球虫幼虫;

D、球虫成虫。

39.(C),其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虫体堵塞肠道。

A、猪疥螨;

B、弓形体;

C、猪蛔虫;

D、旋毛虫。

40.(D),其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呈人猪相互循环感染。

A、猪疥螨;

B、弓形体;

C、猪蛔虫;

D、旋毛虫。

41.用酒精作皮肤外消毒的有效酒精浓度是(C)。

A、100%;

B、90%;

C、75%;

D、60%。

42.炭疽病畜圈舍消毒可用(C)。

A、30%草木灰水;

B、10%石灰乳;

C、20%漂白粉溶液;

D、75%的酒精。

43.运载过炭疽病死畜的车辆一般用的消毒剂是(B)。

A、5%来苏尔溶液;

B、1%过氧乙酸;

C、30%草木灰;

D、75%的酒精。

44.对感染结核病的养畜场内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D)进行消毒。

A、30%草木灰水;

B、75%的酒精;

C、0.1%高锰酸钾;

D、2%烧碱。

45.冲洗伤口所需要的高锰酸钾浓度为(A)

A、0.01%~0.02%溶液;

B、0.05%~0.1%溶液;

C、1%~2%溶液;

D、5%~10%溶液。

46.用量筒量取95%医用酒精(B),加蒸馏水(或纯净水)稀释至l000毫升,即为75%酒精,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A、750毫升;

B、789.5毫升;

C、798.5毫升;

D、950毫升。

47.称取(C)氢氧化钠,装入量器内,加入适量常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搅拌使其溶解,再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5%氢氧化钠,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A、0.5克;

B、5克;

C、50克;

D、500克。

48.在对家畜测体温时,对体温计应(C)消毒。

A、用自来水冲洗;

B、用60%的酒精;

C、用75%的酒精;

D、用95%的酒精。

49.畜禽标识编码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A)位数字及专用

条码组成。

A、15;

B、12;

C、10;

D、8。

50.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为(A)。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1.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牛为(C)。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2.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羊为(B)。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3.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种畜禽为(D)。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4.猪耳标、牛耳标、羊耳标的颜色分别为(A)

A、肉色、浅黄色、橘黄色;

B、浅黄色、橘黄色、肉色;

C、橘黄色、肉色、浅黄色;

D、肉色、橘黄色、浅黄色。

55.免疫后,对散养户猪、牛、羊免疫证的填写应做到(B)。

A、一户一证;

B、一畜一证;

C、一栏一证;

D、一群一证。

56.猪、牛、羊的畜禽种类代码分别为(A)。

A、1、2、3;

B、3、2、1;

C、1、3、2;

D、2、1、3。

57.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化制适用于(D)。

A、口蹄疫;

B、羊猝狙;

C、粘膜病;

D、旋毛虫病。

58.对病死畜禽尸体采取(C)处理。

A、杀来食用;

B、丢到野外;

C、深埋;

D、拿到集市去卖。

59.“传染源”是指(B)。

A、被病原污染的场所;

B、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C、被污染的水源和饲料;

D、病死畜禽。

60.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任一环节则不能造成流行;接种疫苗是从(A)环节阻止传染病流行。

A、易感动物;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传播媒介。

61.(C)病不是动物传染病。

A、猪肺疫;

B、猪瘟;

C、贫血;

D、口蹄疫。

62.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称为(A)。

A、垂直传播

B、间接传播

C、水平传播

D、直接传播。

63.狂犬病病毒是(B)散播的。

A、经血液;

B、沿神经干;

C、经淋巴管;

D、经皮肤。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