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2023,一起来看看吧。

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2023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

2、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

3、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4、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5、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D)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

A、5千次B、5万次C、50万次D、500万次

6、(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

7、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

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C)

A、责任B、权利C、义务D、规定

9、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

1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

12、兴国县地震台位于(B)

A、高兴镇B、江背镇C、永丰乡D、方太乡

13、我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C)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A、250 B、180 C、132 D、156

14、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B)

A、2004年11月26日B、2004年12月26日

C、2005年1月26日D、2005年2月26日

15、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

16、在商场、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或柱子边,或在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并注意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漂亮

17、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D)。

A、床下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窗子边

1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

19、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

A、先救人少的地方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D、先救远后救近

20、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B)。

A、使劲跑B、蹲下或趴在地上C、叫喊D、六神无主

21、<<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D)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

22、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D、火灾

23、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A)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D、撤离到开阔地带

24、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遇到地震时,要(B)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A、离开B、抓牢

25、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遇到地震时,要(B)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A.提高B.降低

26、大震前,井水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如变浑、翻花、冒泡、涨落等,这是一种(C)现象。

A、正常B、微观异常C、宏观异常D、水文异常

27、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

28、地震灾害有(D)特点。

A、突发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

29、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A)。

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D、抗震设防规范

30、怎样对待地震谣传?(C)

A、不相信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D、相信并随意传播

31、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32、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泡。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D)异常。

A、水文B、气象C、地象D、地下流体

33、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

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

34、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直下型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唐山地震造成(C)死亡,16万人受伤,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5.8万B、16.46万C、24.24万D、40.70万

35、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

36、下面(D)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

(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

(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B、(3)(5)

C、除(4)以外都是D、上述都是

37、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38、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C),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大洋中脊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D、大陆裂谷地震带

39、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40、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41、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A)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

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D、1976年唐山地震

42、强震指的是(C)

A、8.0级及其以上地震B、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43、地震发生时,在家中(D)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

(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

(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B、(2)(3)(4)(5)(6)

C、(1)(2)(3)(4)D、(1)(2)(3)(4)(5)(6)

44、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45、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B)个。

A、2 B、1 C、10 D、6

46、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C)倍。

A、10 B、20 C、30 D、5

47、45、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D)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A、75%B、85%C、90%D、95%

48、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对社会、城市有重大价值或(A)的工程,这些设施被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

A.重大影响B.重要意义C.重点要求

49、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B)。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50、我国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C)。

A.洪水B.雪灾C.地震

51.(B)年2月4日我国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当时震区有90%的人都看到了地光。

A.1974 B.1975 C.1985

52.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C)上课。

A.室内B.家里C.室外

54.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C)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A.应该B.迅速C.不要

55.在户外避震,(A),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A.不要乱跑B.赶快跑C.可以不跑

56.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C)。

A.震中距B.震源深度C.震中

57.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C)。

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

58.地震造成房屋轻微损坏时,地震烈度为(B)。

A.2—3度B.6度C.7—8度

59.震中距大于(B)千米的地震叫远震。

A.100 B.1000 C.2000

60.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造成唐山市绝大部分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原因是(A)。

A.震级大、震中在市区、绝大多数建筑物未进行抗震设防

B.楼房多而密

C.地基松软

61.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B.我国人口稠密

C.社会公众防震意识弱

62.以下灾害属于地震的直接灾害的是(A)。

A.房倒屋塌B.瘟疫C.火灾、水灾、工业爆炸

63.地震时假如你被埋压,最好的求救方法是(B)。

A.拼命呼唤B.敲击等候C.安静等候

64.下列建筑物属于生命线工程的有(A)。

A.变电站、自来水厂、通讯线路B.机关、学校C.百货公司、餐馆

65.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A)。

A.统一发布制度B.分级管理制度C.限制发布制度

66.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了(C)级大地震。

A.7.5 B.8.0 C.9.0

67.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C)。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A.十几米B.二十几米C.数十米

68.在农村,当地震突然降临时应(B)。

A.首先保护财产后选择逃生

B.应迅速躲到坚固支撑物底下,再伺机跑到户外

C.应立即躲到墙根下

69.在(B)上建造的建筑物,由于地基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这种地基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A.断裂带上B.软弱地基C.岩石上

70.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A),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

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71.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B)多千米。

A.600 B.700 C.800 D.900

72.(C)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73.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B)。

A.发布地震预报B.报告有关部门C.在同学中议论D.闭口不谈

74.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的最主要区别是(B)。

A.地震预警的时间短,地震预报的时间长

B.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

C.地震预警由地震部门发布,地震预报由政府发布

D.地震预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地震预报需要经过专家会商

75.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于(B)年正式立项。

A.2008 B.2015 C.2000 D.2012

76.我国建设的现代化地震监测网络是(C)。

A.以地下为主的观测系统

B.以地表为主的观测系统

C.形成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

D.地面与空间相结合的观测系统

77.下列哪些可以判定为地震谣言(D)。

A.地震三要素十分“精确”的地震预测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B.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专家预报的及跨国地震预报

C.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预言“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传言

D.以上都是

78.家中应备好应急包,应急物品不应包括(B)。

A.饮用水、高热量耐储放的食物B.保暖衣物、高跟鞋

C.收音机、手电筒D.常用药物和急救用品

79.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是(A)。

A.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B.客厅、大厅等开间大的地方

C.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D.门、窗口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

80.在室内准备应急避险场所措施是(A)。

A.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B.紧闭门窗

C.把家具清走D.把重物放置在高处

81.以下室内避震的注意事项中,哪项是对的?(A)

A.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B.试着打开煤气

C.挺直身体,尽全力呼救

D.在地上躺平,保持不动

82.以下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时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A.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不等地震停止就开始转移

C.毒气泄漏时使用明火

D.跳楼离开

83.家庭防震演练具体需要做到(A)。

A.练习快速紧急避险;计算演习时间;震后紧急撤离;紧急救护演习

B.练习快速紧急避险;计算演习时间;震后紧急撤离;组织社区所有业主参与演练

C.练习快速紧急避险;计算演习时间;家中加装女儿墙、高门脸;紧急救护演习

D.练习快速紧急避险;把杂物摆放在逃生路线上;震后紧急撤离;紧急救护演习

84.(B),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遇难者总数将近30万人,近千万人沦为难民。

A.1995年在日本神户东南的兵库县淡路岛发生7.2级地震

B.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9.0级地震

C.2005年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

D.2006年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地区发生6.4级地震

85.(C)年4月20日上午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A.2011年B.2012年C.2013年D.2016年

86.地球岩石圈层七大板块应该是(C)。

A.南极板块、欧洲板块、亚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B.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极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C.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大西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87.地震发生的原因是(C)。

A.地气积累太多而喷发所致B.由天气原因造成

C.由地壳岩石的破裂或错动形成D.由地下水的变化而引发

88.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地震三要素?(B)

A.发震时间B.震源深度C.震级D.震中

89.听到有人预报,本地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某级大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确,应该相信他吗?(B)

A.时间、地点和震级如此精确,应该相信。

B.正因为时间、地点和震级太精确,因而不可信。

C.此人是大专家,应该相信。

D.该预报意见是内部传出来的,应该相信。

90.楼房内避震不安全的位置是哪儿?(D)

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B.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C.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D.阳台上

91.地震发生时,室内不安全的地方是(D)。

A.坚固家具旁B.桌子下C.卫生间D.窗户旁

92.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D)。

A.站立B.趴卧C.侧卧D.蹲伏

93.在家遇到地震时,因尽量关闭燃气火源,原因是:(B)。

A.为了节约能源B.防止发生火灾

C.避免锅中的饭菜糊了D.为了灶具的安全

94.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呆在下述那个地点不容易受到伤害:(D)。

A.陡坡旁B.山崖下C.湖边或河边D.宽阔的空旷处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2023,一起来看看吧。

防灾减灾网络答题答案2023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

2、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

3、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4、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5、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D)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

A、5千次B、5万次C、50万次D、500万次

6、(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

7、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

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C)

A、责任B、权利C、义务D、规定

9、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

1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