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单元测试卷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单元测试卷
单元知识要点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体验7~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归纳总结
1.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2.7的乘法口诀有7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7。
3.8的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4.在8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8。
5.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先弄清已知量要与哪个未知量比较,再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未知量求出来,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记清乘法口诀。
6.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7.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在解题时一定要细心,学会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来分析,这样可以很快地弄清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的乘法口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9.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9。
10.遇到有关队列中的重叠问题时,首先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然后从条件入手,进行细致分析,找出解题方法,最后正确进行解答。
11.找规律时主要运用加、减或乘法找到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中,一共可以摆( )个小正方形。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竖着摆可以摆7列,横着摆可以摆4行,一共可以摆
【解答】28
例2 宴会厅里有6张这样的桌子,有50人参加宴会,坐得下吗?
【分析】由图可知,每张桌子坐8人,有6张这样的桌子。要判断50人能否坐下,需要先求出6张桌子能坐下多少人,列式为6×8或8×6,根据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得出6×8=48(人)或8×6=48(人),再用 48与50做比较。
【解答】6×8=48(人)或8×6=48(人)
48<50
答:坐不下。
例3 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参加市鼓号操表演,要求站成方队,并且人数比60 多,比70 少。你知道应该选派多少人参加吗?
【分析】由题意可知,参加表演要求站成方队,也就是说站成的行数与列数同样多。要求人数比60 多,比 70 少。由以上两个条件,可以想哪两个相同乘数的积在 60 与70之间。想口诀可知,八八六十四,即8×8=64,也就是要选派64人参加。
【解答】8×8=64(人)
答:应该选派64人参加。
例4 松鼠妈妈给小松鼠们分松果,有7只小松鼠,每只得到3个松果,松鼠妈妈留给自己2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分析】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就是求松鼠妈妈的松果数和7 只小松鼠的松果数的和。有7只小松鼠,每只得到3个松果,列出乘法算式是7×3或3×7,根据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得出积是 21,即7只小松鼠一共分到21个松果,再加上松鼠妈妈的松果数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解答】7×3+2=23(个)或3×7+2=23(个)
答:一共有23个松果。
当堂训练
一、填空题。
1.两个加数分别是2和6,和是( ) 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 被减数是25,减数是9,差是( )。
2.每层楼高2米,8层楼高( )米。
3.把口诀填完整。
四________二十四 五________三十五 ________四得八
一________得四 二七________ 三________十二
4.3个9相加,和是( ) 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9,积是( )。
5.找规律填数。
(1)18,24,30,( ),( )。
(2)72,63,54,( ),( )。
二、选择题。
1.找规律填空:24、32、40、48、( )、64。
A.56 B.50 C.72
2.计算7×3应想到哪一句乘法口诀?( )
A.三六十八 B.三七二十一 C.一四得四
3.与8×3+8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8×4 B.8×2 C.32
4.每只猴子吃4个桃子,8只猴子吃( )个桃子。
A.23 B.63 C.32
5.积是45的算式是( )。
A.
三、判断题。
1.两个乘数都是8,结果是16。( )
2.积是18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 )
3.7个9相加得63。( )
4.计算6×9和9×6时用同一句口诀。( )
5.4个9的和与6个6的和相等。( )
四、计算。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9= 2×7= 6×8= 8×4=
5×6= 6×7= 4×9= 3×5=
39-9= 82-50= 27+30= 45-5=
13-9= 22+32= 12+24= 25-4=
五、解决问题。
1.一堆煤共54吨,一辆载重8吨的卡车一共运了4次,还剩多少吨?
2.生活问题。
(1)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本字典的价钱多62元,一个篮球需要多少元钱?
(2)小红买1支钢笔和5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爸爸买了5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9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多少钱?
4.小兰家有6只母鸡。如果每天每只产鸡蛋1枚,一周共产鸡蛋多少枚?
5.汽车厂有33个轮胎,每4个装在1辆车上,这些轮胎能安装7辆车吗?通过计算说明。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单元测试卷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单元测试卷
单元知识要点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体验7~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归纳总结
1.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2.7的乘法口诀有7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7。
3.8的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4.在8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8。
5.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先弄清已知量要与哪个未知量比较,再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未知量求出来,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记清乘法口诀。
6.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7.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在解题时一定要细心,学会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来分析,这样可以很快地弄清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的乘法口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9.9的乘法口诀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9。
10.遇到有关队列中的重叠问题时,首先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然后从条件入手,进行细致分析,找出解题方法,最后正确进行解答。
11.找规律时主要运用加、减或乘法找到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中,一共可以摆( )个小正方形。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竖着摆可以摆7列,横着摆可以摆4行,一共可以摆
【解答】28
例2 宴会厅里有6张这样的桌子,有50人参加宴会,坐得下吗?
【分析】由图可知,每张桌子坐8人,有6张这样的桌子。要判断50人能否坐下,需要先求出6张桌子能坐下多少人,列式为6×8或8×6,根据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得出6×8=48(人)或8×6=48(人),再用 48与50做比较。
【解答】6×8=48(人)或8×6=48(人)
48<50
答:坐不下。
例3 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参加市鼓号操表演,要求站成方队,并且人数比60 多,比70 少。你知道应该选派多少人参加吗?
【分析】由题意可知,参加表演要求站成方队,也就是说站成的行数与列数同样多。要求人数比60 多,比 70 少。由以上两个条件,可以想哪两个相同乘数的积在 60 与70之间。想口诀可知,八八六十四,即8×8=64,也就是要选派64人参加。
【解答】8×8=64(人)
答:应该选派64人参加。
例4 松鼠妈妈给小松鼠们分松果,有7只小松鼠,每只得到3个松果,松鼠妈妈留给自己2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分析】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就是求松鼠妈妈的松果数和7 只小松鼠的松果数的和。有7只小松鼠,每只得到3个松果,列出乘法算式是7×3或3×7,根据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得出积是 21,即7只小松鼠一共分到21个松果,再加上松鼠妈妈的松果数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解答】7×3+2=23(个)或3×7+2=23(个)
答:一共有23个松果。
当堂训练
一、填空题。
1.两个加数分别是2和6,和是( ) 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 被减数是25,减数是9,差是( )。
2.每层楼高2米,8层楼高( )米。
3.把口诀填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