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可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 B.26M3+ C. D.

2.(6分)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3CO3

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4.(6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

②NaHCO3、Ba(OH)2、H2SO4

③HCl、NaAlO2、NaHSO4

④Ca(OH)2、Na2CO3、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6分)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6.(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7.(6分)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8.(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

(1)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 CO2和0.3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

(2)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 .

(3)已知:

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 (选填字母).

a.CH3COONa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Na2CO3溶液

②丙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II的反应类型是 .

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9.(13分)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 .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 .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 .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ω1g,MmRn质量为ω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 (用含ω1、ω2和a的代数式表示).

10.(17分)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Z+W

(1)Y的电子式是 。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

(3)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一定温度下,将1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

11.(14分)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 .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 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 B.26M3+ C. D.

【考点】4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D6:水的电离

【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依据水的电离是一电离平衡,根据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影响因素有温度、酸、碱、盐等,加热促进电离;加酸、加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解答】解:A、微粒表示的是酸水溶液中抑制水的电离,故A不符合;

B、离子符号表示的是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不符合;

C、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氯离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故C符合;

D、结构式表示的是醋酸根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不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根据微粒的几种表示式来判断微粒的性质,确认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2.(6分)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3CO3

【考点】GF: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526: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发生2NaHCO3=Na2CO3+CO2↑+H2O,与过氧化钠可能发生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结合物质的物质的量解答。

【解答】解:根据反应式: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计量关系,可知2mol NaHCO3生成CO2和H2O各1mol,Na2O2只有1mol,故其恰好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对于这类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题目,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住物质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了如指掌”,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考点】A6: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GR: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51D:化学键与晶体结构;527: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来回答判断;

B、阴离子并不一定都具有还原性,如氢氧根离子性质稳定,有的阴离子具有氧化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氨基酸、碳酸氢盐等;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但是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

【解答】解:A、活泼金属钠和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金属钠不会和盐之间直接反应,故A错误;

B、阴离子并不一定都具有还原性,有的阴离子具有氧化性,如次氯酸根离子,故B错误;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氨基酸、碳酸氢盐等,故C错误;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但是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所以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等方面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4.(6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

②NaHCO3、Ba(OH)2、H2SO4

③HCl、NaAlO2、NaHSO4

④Ca(OH)2、Na2CO3、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PS: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①Na2SO4与其它两种物质均不反应,KOH与AlCl3互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②Ba(OH)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均生成沉淀,先判断出Ba(OH)2,Ba(OH)2与一物质生成沉淀后,用其沉淀与另一种物质反应,若有气体放出,原沉淀为碳酸钡,所加的物质为硫酸;若无气体放出,则原沉淀为硫酸钡;

③NaAlO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

④Na2CO3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

【解答】解:①Na2SO4与其它两种物质均不反应,KOH与AlCl3互滴,一是先生成沉淀后溶解,一是沉淀立即消失,之后沉淀不再消失,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①选;

②Ba(OH)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均生成沉淀,先判断出Ba(OH)2,Ba(OH)2与一物质生成沉淀后,用其沉淀与另一种物质反应,若有气体放出,原沉淀为碳酸钡,所加的物质为硫酸;若无气体放出,则原沉淀为硫酸钡,因此可以鉴别三种物质,故②选;

③NaAlO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均为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耗,不能鉴别HCl、NaHSO4,故③不选;

④Na2CO3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均生成白色沉淀,三种物质中只能鉴别出Na2CO3,故④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现象相同时不能鉴别,侧重物质之间的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6分)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考点】8F: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同;

B.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位于同周期,为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越大的非金属性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弱;

C.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均为阴离子、或均为阳离子在同一周期,否则不在同一周期;

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X可能为金属.

【解答】解:A.由mXa+与nY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a=n+b,故A错误;

B.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位于同周期,为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则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故B正确;

C.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均为阴离子、或均为阳离子在同一周期,若一个为阳离子一个为阴离子,则一定不在同一周期,故C错误;

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X可能为金属,则不存在气态氢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明确X、Y可能为阴离子、阳离子及相对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考点】DO: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以下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可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 B.26M3+ C. D.

2.(6分)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3CO3

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4.(6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

②NaHCO3、Ba(OH)2、H2SO4

③HCl、NaAlO2、NaHSO4

④Ca(OH)2、Na2CO3、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6分)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6.(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7.(6分)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

8.(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

(1)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 CO2和0.3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

(2)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 .

(3)已知: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