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需要我们多做题,当我们题目做的越多,考试便会更加得心应手,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
食物中毒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C)
A、伤寒B、甲性肝炎C、肉毒中毒D、暴饮暴食性胃肠炎E、禽流感
2、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是(B)
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E、有毒植物中毒
3、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来源是(A)
A、家畜、家禽B、海产品C、人化脓性伤口D、苍蝇E、尘埃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C)
A、高烧+腹泻B、高烧+呕吐C、呕吐+腹泻D、不吐不泻E、呼吸困难
5、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D)
A、奶类B、畜禽肉类C、蛋类D、海产品E、粮豆类
6、据统计,我国肉毒梭菌食物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D)
A、山东B、湖北C、浙江D、xq、E、广西
7、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C)
A、鱼肉B、血液和皮肤C、卵巢和肝D、肾和眼睛E、胃肠
8、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D)
A、加热不彻底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C、贮存不当D、误食E、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9、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B)解毒
A、EDTA—Na2Ca、B、美蓝C、阿托品D、巯基解毒剂E、抗生素
1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作用机制为(A)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抑制己糖激酶活性C、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D、抑制枸橼酸合成酶活性E、抑制异枸橼酸脱氢酶活性。
二、多选题
1、食源性疾病的基本要素包括(ACE)
A、传播媒介——食物B、传染源——患病的人或动物C、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
D、宿主——个体的抵抗力E、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2、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范畴的是(ABCDE)
A、食物中毒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C、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性疾病
D、食物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E、食物过敏。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为(ABD)
A、食物在生产、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B、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存放不当,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C、使用镀锌容器存放食物D、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E、用苦井水煮饭菜
4、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多为(BC)
A、禽蛋B、奶油蛋糕C、剩饭D、还带E、植物性食物
5、下列属感染性食物中毒的有(ACD)
A、沙门菌食物中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C、李斯特菌食物中毒D、志贺菌食物中毒E、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6、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下列类型(ABE)
A、急性胃肠炎型B、急性菌痢型C、败血症型D、神经、精神型E、出血性肠炎型
7、毒覃中毒按临床表现可分为(ACDE)
A、胃肠炎型B、败血症型C、溶血型D、神经、精神型E、脏器损害型
8、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有(ABCDE)
A、被致病菌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B、被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品C、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D、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E、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
三、名词解释
1、食源性疾病2、食物中毒3、食源性疾病4、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5、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四、简答题
1、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
2、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食用过同样的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
3、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答案要点:
1、发病率高,病死率因致病菌而异;
2、夏季发病率高,5~10月多发;
3、主要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
3、引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新鲜蔬菜储存过久、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其硝酸盐在亚硝基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2、刚腌不久的蔬菜含较高的亚硝酸盐;
3、用苦井水煮食物,在不洁容器中放置过夜,则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腌肉制品中加入过量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
5、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加入食品;
6、儿童消化功能不好者,胃肠道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食入蔬菜过多,大量硝酸盐在肠道转变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
4、河豚鱼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答案要点:
河豚鱼中毒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伴四肢乏力、肢端麻痹和晕眩。重者全身麻痹、瘫痪,常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河豚鱼中毒:主要应加强宣传,谨防误食。对新鲜河豚鱼应集中加工,经鉴定合格后方可食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部分:
1、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性病原物主要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真菌、寄生虫及其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
4、沙门菌食物中毒多是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5、影响沙门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贮存时间。
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
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是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8、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的春季。是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为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9、砷在机体内可与细胞内酶的巯基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10、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措施为催吐、洗胃、灌肠。
11、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春季。
12、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食物中毒。
13、肉毒梭菌中毒的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
14、赤霉病麦中毒是由镰刀菌菌种引起的。
毒素部分:
1、黄曲霉毒素化合物均为的衍生物。(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产黄曲霉毒素的常见菌种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
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包括、、、。(致癌、致突变、肝细胞坏死)杂色曲毒素主要污染大米、玉米、花生、面粉、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食品和饲料。
3、赭曲霉毒素A的产毒菌种是赭曲霉、产紫青霉、普通青霉。
4、镰孢菌毒素是真菌毒素的一大类,主要有腐马素、单端孢霉烯族类和玉米赤霉烯酮类等。
5、霉素主要来源于霉烂苹果或霉烂苹果加工的苹果汁。
6、水产品中的毒素有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雪加毒素、和组胺。
7、雪卡毒素是肉毒鱼类的一种。雪卡毒素在肌肉和内脏中浓度最高。雪卡毒素中毒时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
8、河豚毒素的化学名称是氨基全氢间二氮杂萘,是一种非蛋白类神经毒素,卵巢、肝、肠中含量最高,皮肤中只有少量,肌肉基本不含毒。
9、青皮红肉鱼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因为青皮红肉鱼中有较高含量的组氨酸。
10、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涡鞭毛藻所产生的一组毒素。
11、贝类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神经贝类毒素3大类。
12、在豆科植物中,常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素、抗维生素因子、皂甘类和黄酮类等等。
13、芥子苷又称硫代葡萄糖甙,芥子苷的去毒法有加热和微生物发酵。
14、黄花菜中的的有毒成分是秋水仙碱。
15、木薯的主要有毒物质是亚麻仁苦苷。
16、马铃薯的毒性成分为龙葵素,又名茄碱,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17、白果中含有白果酸和白果二酚,一般不可生吃白果。
18、四季豆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由于其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而引起中毒,烹调不当造成毒素未被彻底破坏是引起中素的主要原因。
19、短时间摄入大量含亚硝酸盐蔬菜而引起的植物中毒称为肠源性青紫病。
20、肠源性紫绀的中毒原因是摄入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和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吃大量叶类蔬菜。
21、毒蘑菇中毒分为四种类型: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
22、鸡精、方便面调料、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及配制酱油中存在污染物氯丙醇,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其能够使精子减少和精子活性减低,使生殖能力减弱,并且有潜在致癌和肾毒性。
23、瘦肉精化学名称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
食品污染部分:
(一)单选题
1、(A)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
A水分活度B湿度C、PH值D温度E渗透压
2、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是(E)
A乳杆菌属B肠杆菌科C微球菌属D芽胞杆菌属E假单胞菌属
3、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C)
A细菌来源B环境温度C细菌菌相D菌落总数E食品本身理化特性
4、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E)
A≤1、0μg/g、B≤0、5μg/g、C≤0、2μg/g、D≤0、1μg/g、E不得检出
5、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C)
A兑入其他油B白陶土吸附C加碱去毒D紫外线照射E氨气处理
6、镰刀菌毒素中,(B)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A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B玉米霉烯酮C丁烯酸内酯D伏马菌素E雪腐镰刀菌烯醇
7、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后有恶臭,是食物中(C)分解所致。
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纤维素E矿物质
8、为了防止食品变质,最常用的办法是(D)。
A通风B降低食品的温度C改变食品的PH值D降低食品的含水量E食品辐照
9、评定鱼,虾等水产品新鲜程度的化学指标是(E)
A组胺B、K值C、PH、D挥发性盐基总氮E三甲胺
10、一般食品中的活菌数达(C)cfu时,可认为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A、106、B、10、7、C、10、8、D、109、E、1010
11、冷藏可延缓食品的变质是由于(A)
A酶活性抑制B水分活度降低C湿度降低D延期含量降低E渗透压提高
12、有机磷农药具有(B)毒性
A肾脏B神经C内分泌D血液E肝脏
1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缺点是(C)
A高残留性B低效性C高抗性D高蓄积性E高毒性
14、急性(D)中毒主要危害是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
A铅B汞C铬D砷E镉
15、甲基汞中毒的主要表现是(B)系统损害的症状。
A胃肠B神经C骨骼D消化E泌尿
16、《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对人类,生物及环境危害最大的POPs有(D)种
A、6、B、8、C、10、D、12、E、14
17、受试动物的消瘦综合症可能是由(A)引起的
A、POPs、B、氯丙醇C、丙烯酰胺D、PAH、E、农药
18、用盐酸水解法生产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可能含有(B)
A、丙烯酰胺B、氯炳醇C、杂环胺类化合物D、亚硝胺类E、亚硝酰胺类
19、(A)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
A薯类和谷类B海产品和家禽C蔬类和水果D饼干和面包E爆玉米花和咖啡
20、下述食品污染物中,(E)是属于食品的杂物污染。
A、90锶B、131碘C铅D赫曲霉E铁屑
21、与钙代谢相似的放射性物质是(A)
A、90锶B、137铯C、40钾D、14碳E、131碘
22、放射性物质中参与钾代谢过程的为(C)
A、131碘B、90锶C、137铯D、226镭E、210钋
23、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常以水生生物为最严重的原因是(C)
A放射性核素水中浓度高B放射性核素在水中半衰期长C生物富集作用D放射性废物向水中排放
E其他为未明原因
(二)多选题
1、食品中的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为(BCD)
A、内源性污染物B、生物性污染物C、物理性污染物D、化学性污染物E、外源性污染物
2、微生物污染主要为(ABCDE)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