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版)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套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做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凃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做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B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做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应答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以填涂的组别识别框为准,两组识别框全凃或不凃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一)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二)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5.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6.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三)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7.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8.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9.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四)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五)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
1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14.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1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六)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16.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17.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七)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1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分析题(共110分)
第(八)至第(十三)题为共同部分
(八)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7分)
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21.图中A河名称为 ,注人 ;B河名称为 ,注入 。
2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 ,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 。B河流经 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 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 资源。
2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
。
2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__雨。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A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
(九)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6分)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5.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河。
26.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 气候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7.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____________等。最大的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28.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29.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江,最终流入 海。
30.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
31.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32.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33.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 ,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 ,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 。
3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
(十一)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5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35.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人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36.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7.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二)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20分)
2007年12月14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改革实验区。
38.武汉城市圈位于 平原,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 在武汉汇合。在城市圈内有两条南北铁路大动脉,分别是京广线与 线。
39.表l数据显示,农业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市。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是黄石市,该地附近的 矿资源较为丰富,钢铁等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圈内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中最普遍的是 工业,这与该城市圈位于我国重要的 基地有关。
40.读表2,对黄冈与黄石两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对比评价。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版)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套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做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凃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做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B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做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应答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以填涂的组别识别框为准,两组识别框全凃或不凃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一)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二)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5.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6.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三)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7.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8.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9.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四)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