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版卫生知识竞赛简答题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2版卫生知识竞赛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3、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报送、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应注意什么?

答: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5、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发生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社会参与,协同合作;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7、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预防和准备、监测和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反应、善后处理8、如何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什么是卫生应急?

答:卫生应急是指通过采取监测、预测、预警、现场处置、医疗卫生救援、应急保障和蔼后处理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0、卫生应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答:卫生应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监测预警、现场调查与处理、实验室检测、现场评估、督导检查、应急技术和物资储备、善后处理、应急培训与演练、信息发布与通报、普及卫生应急知识,以及组织、参与国内外医疗卫生救援等。

11、卫生应急工作的“一案三制”指的是什么?

答: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应急管理法制。

12、卫生应急体制的功能系统如何构成?

答:指挥决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

13、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原则?

答:统一领导原则、常设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协同原则。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认、分级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15、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行政区域责任如何划分?

答: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版卫生知识竞赛简答题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2版卫生知识竞赛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3、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报送、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应注意什么?

答: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5、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发生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社会参与,协同合作;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7、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预防和准备、监测和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反应、善后处理8、如何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什么是卫生应急?

答:卫生应急是指通过采取监测、预测、预警、现场处置、医疗卫生救援、应急保障和蔼后处理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0、卫生应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答:卫生应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监测预警、现场调查与处理、实验室检测、现场评估、督导检查、应急技术和物资储备、善后处理、应急培训与演练、信息发布与通报、普及卫生应急知识,以及组织、参与国内外医疗卫生救援等。

11、卫生应急工作的“一案三制”指的是什么?

答: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应急管理法制。

12、卫生应急体制的功能系统如何构成?

答:指挥决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

13、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原则?

答:统一领导原则、常设原则、分级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协同原则。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认、分级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15、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行政区域责任如何划分?

答: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