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精选8篇,可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1
本次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题目难、中、易比例恰当,对地理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全面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考试内容都是七年级上学期教学的基础知识,涉及面广,有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气候特点及分布、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地图判读、经纬网的判读、五带的分布图等。如:第一大题的选择题。
二、注重运用图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本试卷充分运用文字和图像双重语言,突出学科特点,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如,综合题中的第19题,根据所给天气预报图分析全国的`天气情况,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和过程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理解资料、地图及画面信息等能力考查。如,综合题18题,根据所给的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记录,进行分析回答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解决所学的气候基本知识;第17题的判读等高线图,考查学生对有关地图知识问题的解决。
2、注重对地理知识灵活的运用。本次考试题,灵活性很强,即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第17题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2)判读河流流向和(4)选择从哪处爬山更容易。第20题根据所给资料在经纬网上,判断两点经纬度和方向。
3、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如第17题计算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和实际水平距离,是生活常见现象,将地理知识、测量和计算能力融合到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查。开放性上表现在开卷部分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问题。
本次测试的地理题,总体难度不高,有些题很简单,但从学生卷面来看,学生得分率并不高,如第16题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第21题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从学校学生总体成绩来看,平均分为79.4,优秀率35.6%,及格率达到95.8%。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第16题大洲和大洋有关知识,学生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19题,读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情况,因为本题涉及到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内容,学生对我国地区分布不清楚,此题得分很低。
五、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考试看出,在平时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2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从学生的整体成绩看,七年级36分以上的有31人,满分的有1人,48-60分的有7人,36-48分的有24人,不及格53人。
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第18题,(2)(3)问的解答题做的较差,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许多学生回答不完整,第(3)问请你再提出2个问题,一部分学生没有写,不知道提什么问题,失分较多。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3
本次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七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2、选择题答题情况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简答题,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4
一、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如第三大题2题,
利用地形地面图,将我国的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特征和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等的'影响综合在一起。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选择题等各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试卷中运用了各种图,使学生在看到试卷和答题时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放松考试的紧张情绪。
二、试卷难度: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重点比较突出,因而学生成绩悬殊不大,满分60分,优生能达58分,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也能及格。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创造性使用教材。
2、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
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4、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5、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改进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命题中应更加重视基础,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5
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了,七年级地理试卷批阅后,感觉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状况,尤其是在本次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读图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现对本次考试反思如下:
一、试卷方面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应该说难度比较适中,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考查到了学生所学的六、七章知识。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知识点,有利于考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程度。
2、学生做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2)读图填空题出现填写颠倒问题。
以下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精选8篇,可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1
本次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题目难、中、易比例恰当,对地理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全面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考试内容都是七年级上学期教学的基础知识,涉及面广,有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气候特点及分布、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地图判读、经纬网的判读、五带的分布图等。如:第一大题的选择题。
二、注重运用图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本试卷充分运用文字和图像双重语言,突出学科特点,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如,综合题中的第19题,根据所给天气预报图分析全国的`天气情况,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和过程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理解资料、地图及画面信息等能力考查。如,综合题18题,根据所给的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记录,进行分析回答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解决所学的气候基本知识;第17题的判读等高线图,考查学生对有关地图知识问题的解决。
2、注重对地理知识灵活的运用。本次考试题,灵活性很强,即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第17题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2)判读河流流向和(4)选择从哪处爬山更容易。第20题根据所给资料在经纬网上,判断两点经纬度和方向。
3、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如第17题计算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和实际水平距离,是生活常见现象,将地理知识、测量和计算能力融合到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查。开放性上表现在开卷部分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问题。
本次测试的地理题,总体难度不高,有些题很简单,但从学生卷面来看,学生得分率并不高,如第16题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第21题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从学校学生总体成绩来看,平均分为79.4,优秀率35.6%,及格率达到95.8%。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第16题大洲和大洋有关知识,学生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19题,读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情况,因为本题涉及到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内容,学生对我国地区分布不清楚,此题得分很低。
五、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考试看出,在平时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2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从学生的整体成绩看,七年级36分以上的有31人,满分的有1人,48-60分的有7人,36-48分的有24人,不及格53人。
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第18题,(2)(3)问的解答题做的较差,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许多学生回答不完整,第(3)问请你再提出2个问题,一部分学生没有写,不知道提什么问题,失分较多。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初一地理3
本次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七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