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化遗产大赛诗词题库及答案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文化遗产大赛诗词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A、《礼记》

C、《周易》

B、《中庸》

D、《春秋》

参考答案:B

解析: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2.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

A、西林寺

C、庐山

B、东林寺

D、龙虎山

参考答案:A

解析:苏轼当时是刻在庐山西林寺里面的,但是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原迹给损坏了,之后有人模仿苏轼之前刻的,在东林寺又给刻在石碑上了。

3.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

A、南昌

C、拉萨

B、南京

D、西安

参考答案:B

解析: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C、三个季度

B、三年

D、三十年

参考答案:C

解析:三秋指的是江南农民根据时令和收、种、管三项农事所定的名称。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为一个季度,三秋为三个季度,

约是现在的九个月时间。一般意义上而言,三秋泛指时间很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俗语出自《诗经•采葛》。

5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

C、《红楼梦》

B、《三国演义》

D、《西游记》

参考答案:A

解析: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耳,不许笑语喧哗。”

6.“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C、南国

B、西域

D、中原

参考答案:B

解析:“阳关大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7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

C、汤圆

B、巧果

D、竹筒饭

参考答案:B

解析:蒿饼清明踏青;巧果七夕节;汤圆元宵节;竹筒饭清明踏青。

8.下列我国哪个古迹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A、万里长城

C、秦始皇兵马俑

B、乐福大山

D、敦煌

参考答案:C

解析:世界八大奇迹包括: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港灯塔,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A、60岁

C、80—100

B、100岁以上

D、70岁

参考答案:C

解析:杖朝,代指八十岁。“八十杖于朝”。(《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

耄耋之年一七十至八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语出《汉•曹操•对酒歌》:

“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0.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

A、隋朝

C、五代十国

B、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B

解析:“蹴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开始盛行。宫廷中蹴鞠为高雅的活动,在民间也广为盛行。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IL“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

C、孔子、刘备

B、老子、关羽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化遗产大赛诗词题库及答案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文化遗产大赛诗词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A、《礼记》

C、《周易》

B、《中庸》

D、《春秋》

参考答案:B

解析: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2.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

A、西林寺

C、庐山

B、东林寺

D、龙虎山

参考答案:A

解析:苏轼当时是刻在庐山西林寺里面的,但是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原迹给损坏了,之后有人模仿苏轼之前刻的,在东林寺又给刻在石碑上了。

3.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

A、南昌

C、拉萨

B、南京

D、西安

参考答案:B

解析: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C、三个季度

B、三年

D、三十年

参考答案:C

解析:三秋指的是江南农民根据时令和收、种、管三项农事所定的名称。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为一个季度,三秋为三个季度,

约是现在的九个月时间。一般意义上而言,三秋泛指时间很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俗语出自《诗经•采葛》。

5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

C、《红楼梦》

B、《三国演义》

D、《西游记》

参考答案:A

解析: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耳,不许笑语喧哗。”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