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答案解析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2.(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6分)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4.(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5.(6分)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

6.(25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

(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 于乙组的,理由是 。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人。

7.(1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为什么? .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考点】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判断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确定某元素是否为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该方法称为溶液培养法,是通过对比实验确定的.

2.(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考点】E1:稳态的生理意义;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

【解答】解: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认识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

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理解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6分)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F7:种间关系

【分析】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与之共生.根瘤菌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是宿主为根瘤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碳源和能源以及其他必需营养,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如氨.根瘤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解答】解:A、根瘤菌是共生固氮菌,可独立生活在含化合态氮的环境中,但不能进行固氮,因为固氮过程所需要的[H]须由寄主细胞提供,A错误;

B、根瘤菌只有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完成固氮过程,但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仍能存活,B错误;

C、根瘤菌是好氧性细菌,当土壤淹水时使豆科植物根系缺氧,豆科植物生长不良且不利于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固氮量会减少,C正确;

D、大豆所需要的氮素有的高达80%以上可由根瘤菌来提供,还有一部分氮素来自于土壤溶液或其他固氮微生物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根瘤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识记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答案解析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2.(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6分)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4.(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5.(6分)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

6.(25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

(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 于乙组的,理由是 。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人。

7.(1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