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低碳环保知识答题库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低碳环保知识答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100题)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

2.1973年,国务院在(A)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B上海C广州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D》。

A北京宣言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C),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A)。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节水日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氟烃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A)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C》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D),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A),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A)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A)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A)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B垃圾境外转移C海洋污染D野生物种灭绝

1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A)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

1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

16.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A)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

17.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18.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A)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 10 B 7 C 8 D11

19.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A)。

A麋鹿B野鹿C羚羊D马鹿

20.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B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C)修订。

A.2014年3月30日

B.2014年5月6日

C.2014年4月24日

2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A)。

A.基本政策B.基本国策

C.基本战略

23、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A),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A.生态文明建设B.社会文明建设

C.经济文明建设

24、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B)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生态因素B.自然因素

C.环境因素

25、(C)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C.一切单位和个人

26、(B)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一切单位和个人

27、(C)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一切单位和个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28、每年(B)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6月4日B.6月5日

C.5月4日

29、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C)给予奖励。

A.国家B.各级环保部门

C.人民政府

30、(B)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B、各级环保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1、(B)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国家B.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32、(A)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

33、(A)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

B.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4、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A)。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影响分析

C、环境影响登记

3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C)。

A.责令停业、关闭B.处以罚款

C.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A)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37、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A),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A.限期达标规划B.限期达标政策

C.限期改正规划

38、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B),实行严格保护。

A.生态保护区域B.生态保护红线

C.环境保护红线

3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B)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A.工业废弃物B.生活废弃物

C.公共废弃物

40、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B)、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同时备案B.同时设计

C.同时投标

41、防止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A)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环境保护验收文件

C.环境安全评价文件

42、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A)。

A.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B.排放总量值C.排放浓度指标

43、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的(B),不得排放污染物。

A.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排污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4、为控制环境风险,国家鼓励投保(C),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A.环境安全责任保险

B.环境污染事故保险

C.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45、(C)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A.公民B.法人

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6、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A)、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A.环境信息B.环境质量

C.违法信息

47、(C)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重点排污单位

4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A)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B.建设项目周围的公众

C.受污染区域的公众

4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C)举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0、“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制定的有关(B)的系列标准。

A、能源管理B、环境管理C、质量管理

污染防治15道

51、按照人类活动方式一般将污染源分为:(A)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二类

52、人们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A)。

A、酸雨B、弱酸雨C、强酸雨

53、汽车尾气中含有150至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有(A)(B)(D)。

A、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B、氮氧化合物C、二氧化碳

D、铅的化合物及颗粒物E、二氧化硫

54、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A)增多,它是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矿物燃料使用量的增长和陆地植物的大规模破坏引起的。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55、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C),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纪念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4月12日B、6月5日C、9月16日

下面小编整理了低碳环保知识答题库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低碳环保知识答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100题)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

2.1973年,国务院在(A)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B上海C广州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D》。

A北京宣言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C),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A)。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节水日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氟烃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A)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C》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D),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A),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A)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A)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A)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B垃圾境外转移C海洋污染D野生物种灭绝

1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A)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

1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

16.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A)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

17.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A),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18.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A)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 10 B 7 C 8 D11

19.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A)。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